雾化装置和电子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4640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雾化装置和电子烟,雾化装置包括:外壳、底座和雾化组件,外壳内具有储油仓和气道,外壳设有吸气口。底座与外壳配合以限定出容纳腔,底座上设有进气口,雾化组件设在容纳腔内,雾化组件与底座之间形成雾化仓,雾化仓分别与进气口和吸气口连通,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芯,雾化芯位于储油仓和雾化仓之间,雾化芯分别与储油仓和雾化仓连通,雾化芯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槽,底座设在外壳的一侧,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扣,第一卡扣配合在第一卡槽内。由此,通过在底座上设置第一卡扣和在雾化芯上设置第一卡槽,并且通过第一卡槽与第一卡扣配合,在用户试图将雾化组件脱离外壳时,外力会使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接触并破坏第一卡槽的结构,以形成对雾化芯的损坏,导致雾化芯无法使用,从而使雾化装置具有良好的防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烟,尤其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和电子烟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雾化芯邻近导电件的一端设有引脚,以使导电件通过引脚与加热电路电连接,一般引脚设计成带有圆环状的结构,同时底座上有两勾状结构,圆环状的结构与勾状结构配合,在用户强拆开底座时,底座上的勾状结构坏破坏引脚,导致雾化芯损环,失去导电功能。但是,在雾化芯上设置引脚,增加加工工序,底座与雾化芯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较低,防拆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雾化装置,以使雾化组件和底座不可拆卸,增加使用电子烟的安全性。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雾化装置。

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雾化装置,包括:外壳、底座和雾化组件,所述外壳的一侧敞开,所述外壳内具有储油仓和气道,所述外壳设有与所述气道连通的吸气口。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配合以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底座上设有进气口,所述雾化组件设在所述容纳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与所述雾化芯的面向所述底座的一端端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所述雾化芯在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为t,其中,所述d、t满足:d≤t/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由所述雾化芯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朝向所述雾化芯中心的方向凹入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第一卡扣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内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为多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与所述雾化芯的面向所述底座的一端端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所述雾化芯在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为t,其中,所述d、t满足:d≤t/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由所述雾化芯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朝向所述雾化芯中心的方向凹入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第一卡扣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内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卡槽分别形成在所述雾化芯的沿所述外壳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