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经机送经量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4617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1
本技术涉及一种送经机送经量调节装置,包括底板、放线机构和送经机构,所述放线机构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左侧,所述送经机构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右侧,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两个立柱,四个所述立柱的外侧均活动套设有套筒,所述立柱上设有用于调节经线间距的调节机构,所述立柱上设有下压组件,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固定在前侧两个和后侧两个套筒之间。该送经机送经量调节装置,通过将放线机构上的经线从两个下压辊的下方穿过,且根据经线的数量来转动旋转辊,然后将经线从对应数目的分叉条内穿过,通过分叉条将经线的等距的分开,进而使得每个经线之间保持一定的相同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送经机,具体为一种送经机送经量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1、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织带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30年代,织带都是手工作坊生产,原料为棉线、麻线。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7201384u)一种织带送经机送经量调节装置,该技术通过设置了底板、安装结构、摆动机构、张紧机构、送经机构、固定柱、第二开口槽、第二连接弹簧、摆动柱和摆动辊可完成在送经时绕制在摆动辊上的织带条不会与摆动辊外端面产生磨损的动作,达到了织带条在整个送经过程中不会断,不会影响这个生产过程的效果。

3、经申请人检索发现,上述专利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上述专利在对经线进行传输的过程当中,摆动辊和张紧辊外侧的经线在传输的过程当中贴合在一起,彼此之间的缝隙较小,此时多根经线在摆动辊和张紧辊的外侧形成一股经绳,后续还需要将经绳分成一根根的经线,而且不能根据经线的数量来调节经线之间的距离,降低了生产的效率,同时还影响后续的加工处理,故而提出一种送经机送经量调节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送经机送经量调节装置,具备可调节经线间距等优点,解决了不能根据经线的数量来调节经线之间的距离,降低了生产的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送经机送经量调节装置,包括底板、放线机构和送经机构,所述放线机构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左侧,所述送经机构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右侧,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两个立柱,四个所述立柱的外侧均活动套设有套筒,所述立柱上设有用于调节经线间距的调节机构,所述立柱上设有下压组件;

3、其中,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固定在前侧两个和后侧两个套筒之间,后侧所述安装板的正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前侧安装板正面的转杆,所述转杆的前端固定有把手,所述把手远离转杆的一端固定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插销,所述插销的外侧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正面固定有套设在插销外侧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筒内腔的正壁固定连接,前侧所述安装板的正面固定有定位盘,所述转杆的外侧固定有旋转辊,所述旋转辊的外侧固定有若干个分叉条。

4、进一步,所述转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前侧安装板的内部,所述定位盘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四个且供插销插入的定位孔。

5、进一步,所述若干个分叉条分为四组,上侧一组所述分叉条的数量为十三个,右侧一组所述分叉条的数量为九个,下侧一组所述分叉条的数量六个,左侧一组所述分叉条的数量为四个。

6、进一步,若干个所述分叉条的上端面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定位盘套设在转杆的外侧。

7、进一步,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两个顶板,两个所述顶板分别固定在前侧两个和后侧两个套筒之间,两个所述顶板的内部均贯穿连接有竖杆,两个所述竖杆的上端面均固定有挡板,所述竖杆与挡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有第二弹簧,左侧两个所述套筒和右侧两个套筒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下压辊。

8、进一步,所述旋转辊位于两个下压辊之间,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竖杆的外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送经机送经量调节装置,通过将放线机构上的经线从两个下压辊的下方穿过,且根据经线的数量来转动旋转辊,然后将经线从对应数目的分叉条内穿过,通过分叉条将经线的等距的分开,进而使得每个经线之间保持一定的相同的距离。

11、2、该送经机送经量调节装置,通过两个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得两个下压辊始终具有一个向下的力,通过两个下压辊对经线进行压缩,从而使得经线处于紧绷的状态,有效的提升经传输时候的稳定性,避免经线在传输的时候位置发生偏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经机送经量调节装置,包括底板(1)、放线机构(2)和送经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机构(2)固定在底板(1)上表面的左侧,所述送经机构(3)固定在底板(1)上表面的右侧,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两个立柱(4),四个所述立柱(4)的外侧均活动套设有套筒(5),所述立柱(4)上设有用于调节经线间距的调节机构(6),所述立柱(4)上设有下压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经机送经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60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前侧安装板(601)的内部,所述定位盘(608)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四个且供插销(605)插入的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经机送经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分叉条(610)分为四组,上侧一组所述分叉条(610)的数量为十三个,右侧一组所述分叉条(610)的数量为九个,下侧一组所述分叉条(610)的数量六个,左侧一组所述分叉条(610)的数量为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经机送经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分叉条(610)的上端面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定位盘(608)套设在转杆(602)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经机送经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7)包括两个顶板(701),两个所述顶板(701)分别固定在前侧两个和后侧两个套筒(5)之间,两个所述顶板(701)的内部均贯穿连接有竖杆(702),两个所述竖杆(702)的上端面均固定有挡板(703),所述竖杆(702)与挡板(703)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有第二弹簧(704),左侧两个所述套筒(5)和右侧两个套筒(5)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下压辊(7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送经机送经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辊(609)位于两个下压辊(705)之间,所述第二弹簧(704)套设在竖杆(702)的外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经机送经量调节装置,包括底板(1)、放线机构(2)和送经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机构(2)固定在底板(1)上表面的左侧,所述送经机构(3)固定在底板(1)上表面的右侧,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两个立柱(4),四个所述立柱(4)的外侧均活动套设有套筒(5),所述立柱(4)上设有用于调节经线间距的调节机构(6),所述立柱(4)上设有下压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经机送经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60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前侧安装板(601)的内部,所述定位盘(608)的内部开设有数量为四个且供插销(605)插入的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经机送经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分叉条(610)分为四组,上侧一组所述分叉条(610)的数量为十三个,右侧一组所述分叉条(610)的数量为九个,下侧一组所述分叉条(610)的数量六个,左侧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长海夏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海众威海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