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4522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底壳以及形成于底壳上的三个传感器窗口,三个传感器窗口包括两个光发射窗口和一个光接收窗口,两个光发射窗口分别配置有光发射单元;光接收窗口配置有第一光传感器以及第二光传感器,光接收窗口、第一光传感器以及第二光传感器呈矩形,第一光传感器以及第二光传感器沿着光接收窗口的长边方向并列设置,第一光传感器与第二光传感器的长边与光接收窗口的长边对应配置;两个光发射窗口间隔并列设置于光接收窗口的一侧,并对应光接收窗口的长边设置。将两个光传感器放置于同一传感器窗口内,对应两个光传感器可仅仅设置一个光学隔离件,以减小传感器区域占用的面积,有利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提高,目前,智能手表、手环等智能穿戴电子产品越来越多被人们所喜爱,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具有传统手表不具有的功能,例如显示、通讯、播放音乐、上网、生理监测等功能。

2、智能穿戴设备通常采用光电脉搏波描记法(ppg)检测人体生理参数,ppg传感器通常包括光发射器和光传感器,通常包括反射式和透射式两种类型,在智能穿戴设备上通常使用反射式。反射式ppg传感器原理是:通过光发射器发出光进入用户的血液或组织,再由光传感器检测经人体血液或组织反射的光线,并通过检测该反射光线的强度来测量人体生理参数。在检测到的反射信号中,大部分是直流分量(dc分量),小部分脉动分量(ac分量);光发射器与光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将会影响反射信号,例如光发射器与光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越近,则光传感器监测到的ppg信号强度越强,并且ppg信号中的脉动分量幅值越大,随着光发射器与光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增大,ppg信号的调制深度(脉动分量幅值与直流分量幅值的比值)越大,调制深度越大有利于去除ppg信号中的运动噪声,脉动信号幅值以及调制深度均会影响生理参数的检测精度。为使ppg信号具有较大脉动分量幅值以及调制深度,通常设置多个距离不同的光发射器以及多个光传感器。

3、通常,在现有技术中,将多个光传感器设置于不同的传感器窗口中,为避免光传感器于光发射器之间的串光,通常会在每个传感器窗口设置光学隔离件,较多的传感器窗口及光学隔离件设计会使传感器区域的面积增大,不利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智能穿戴设备较多的传感器窗口及光学隔离件设计会使传感器区域的面积增大,不利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小型化。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底壳以及形成于底壳上的三个传感器窗口,三个传感器窗口包括:

3、两个光发射窗口,分别配置有光发射单元;

4、光接收窗口,配置有第一光传感器以及第二光传感器,光接收窗口、第一光传感器以及第二光传感器呈矩形,第一光传感器以及第二光传感器沿着光接收窗口的长边方向并列设置,第一光传感器与第二光传感器的长边与光接收窗口的长边对应配置;

5、两个光发射窗口间隔并列设置于光接收窗口的一侧,并对应光接收窗口的长边设置。

6、进一步地,光发射单元包括一绿光发射器、一红光发射器以及一红外光发射器,绿光发射器设置于光发射窗口内靠近光接收窗口的一侧,红光发射器以及红外光发射器设置于光发射窗口内远离光接收窗口的一侧。

7、进一步地,光发射窗口呈四边形,光发射窗口朝向光接收窗口的第一侧边平行于光接收窗口的长边。

8、进一步地,光发射窗口朝向光接收窗口的第一侧边的边长小于光接收窗口的长边的1/2。

9、进一步地,光发射窗口的第一侧边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光传感器以及第二光传感器的长边长度。

10、进一步地,光发射窗口包括垂直于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以及第三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位于光接收窗口一侧短边的延长线与长边的中垂线之间。

11、进一步地,第一光传感器以及第二光传感器的形状相同,且第一光传感器与第二光传感器的长边边长小于光接收窗口的长边的1/2。

12、进一步地,光接收窗口内还配置有第三光传感器,第三光传感器设置于光接收窗口内靠近光发射窗口的一侧,第三光传感器与两个光发射窗口中的任意一个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光传感器与两个光发射窗口中的任意一个之间的距离,且第三光传感器与两个光发射窗口中的任意一个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光传感器与两个光发射窗口中的任意一个之间的距离。

13、进一步地,第三光传感器呈矩形,且第三光传感器的长边与光接收窗口的长边对应配置,且第三光传感器与两个光发射窗口之间的距离相同。

14、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底壳以及形成于底壳上的三个传感器窗口,三个传感器窗口包括两个光发射窗口和一个光接收窗口,两个光发射窗口分别配置有光发射单元;光接收窗口配置有第一光传感器以及第二光传感器,光接收窗口、第一光传感器以及第二光传感器呈矩形,第一光传感器以及第二光传感器沿着光接收窗口的长边方向并列设置,第一光传感器与第二光传感器的长边与光接收窗口的长边对应配置;两个光发射窗口间隔并列设置于光接收窗口的一侧,并对应光接收窗口的长边设置。将两个光传感器放置于同一传感器窗口内,对应两个光传感器可仅仅设置一个光学隔离件,以减小传感器区域占用的面积,有利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小型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底壳以及形成于所述底壳上的三个传感器窗口,所述三个传感器窗口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单元包括一绿光发射器、一红光发射器以及一红外光发射器,所述绿光发射器设置于光发射窗口内靠近所述光接收窗口的一侧,所述红光发射器以及所述红外光发射器设置于光发射窗口内远离所述光接收窗口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窗口呈四边形,所述光发射窗口朝向所述光接收窗口的第一侧边平行于光接收窗口的长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窗口朝向所述光接收窗口的第一侧边的边长小于所述光接收窗口的长边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窗口的所述第一侧边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光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光传感器的长边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窗口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以及第三侧边,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第三侧边位于所述光接收窗口一侧短边的延长线与长边的中垂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光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光传感器的形状相同,且所述第一光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光传感器的长边边长小于所述光接收窗口的长边的1/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收窗口内还配置有第三光传感器,所述第三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光接收窗口内靠近所述光发射窗口的一侧,所述第三光传感器与所述两个光发射窗口中的任意一个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光传感器与所述两个光发射窗口中的任意一个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三光传感器与所述两个光发射窗口中的任意一个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光传感器与所述两个光发射窗口中的任意一个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传感器呈矩形,且所述第三光传感器的长边与所述光接收窗口的长边对应配置,且所述第三光传感器与所述两个光发射窗口之间的距离相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底壳以及形成于所述底壳上的三个传感器窗口,所述三个传感器窗口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单元包括一绿光发射器、一红光发射器以及一红外光发射器,所述绿光发射器设置于光发射窗口内靠近所述光接收窗口的一侧,所述红光发射器以及所述红外光发射器设置于光发射窗口内远离所述光接收窗口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窗口呈四边形,所述光发射窗口朝向所述光接收窗口的第一侧边平行于光接收窗口的长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窗口朝向所述光接收窗口的第一侧边的边长小于所述光接收窗口的长边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窗口的所述第一侧边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光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光传感器的长边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窗口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岸陈海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小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