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微量泵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微量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4017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量泵系统,其包括:注射单元,配置有若干用于放置注射器的注射仓;控制单元,用于生成控制信号。控制单元能够根据当前受治疗患者的治疗方案生成以时间为横轴的条状图,以通过该条状图来显示在计划的治疗进程中各种治疗手段及其内在关系随时间的进展情况,并确认注射仓的启用方案、装填有不同药物的注射器在多个注射仓中的分配方案以及后续的替换方案,从而为不同的注射器赋予相应的进出权限,使得具有相应进出权限的注射器能够在规定的时机放入对应的注射仓中或从对应的注射仓中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量泵,尤其涉及一种微量泵系统


技术介绍

1、微量泵是一种智能化的注射装置,能够将药物精确、微量、均匀且持续地输入患者体内。临床上对某些药物的注射速度和精度要求很高,当对所用药物的给药量要求非常准确、给药总量很小、给药过程需缓慢或长时间恒定时,使用微量泵可以实现高精度、长时间的注射过程,以保证药物在人体内达到最佳的、有效的浓度。通过合理地调节药物的注射速度,可实现连续输注各种急需的药物,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按照通道数来划分,微量泵可分为单通道微量泵和多通道微量泵,其中,多通道微量泵是指具有双轨道以上的微量泵,因其能同时使用两个及以上的通道,既能为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的危重病人提供更便捷的给药工具,又能节省空间及设备配件,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示例性地,多通道微量泵可包括双通道微量泵、四通道微量泵、六通道微量泵、八通道微量泵等。

3、cn113975531a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微量泵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注射主管、多个微量注射装置、盐水冲洗泵、糖水冲洗泵和电路部分,壳体中设置有微量泵仓和电路仓,每个微量注射装置由微量泵入器、注射器、注射支管和注射电控阀组成,注射器卡接在微量泵入器上,注射支管的一端与注射主管相连通,另一端与注射器的出液口相连通,盐水冲洗泵和糖水冲洗泵的出液口均经管路与注射主管相连通。

4、cn116764028a公开了一种微量注射系统,该微量注射系统可以包括配置在多个可独立驱动的注射通道的注射装置,注射装置包括用于存储待注射药品的储液单元;送液单元,包括出液室和输液头,其中,出液室配置为通过容积变化从储液单元吸入药物或排出药物至输液头;控制器,基于确定的待注射药品的注射量驱动出液室吸入或排出待注射药品;其中,出液室和输液头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与待注射药品相关的光学检测结果的检测室,以允许控制器能够基于光学检测结果确定注射通道与待注射药品的匹配性。

5、传统的多通道的微量泵系统存在的典型缺陷包括:在实际注射过程中,有些患者需要同时泵入多种药物(如icu患者常用到四通道甚至六通道以上的注射管道),而输注药物通常以透明液体居多,加之连接到输液头的延长管也是规格相同的透明软管,因此难以从外观上直观地区分药物类别,不利于医护人员迅速准确地辨识患者正在泵入的药物。临床上常采用贴颜色标签的方式来区分,此方式虽能区分各注射通道的药物,但却无法在注射器和对应注射通道之间建立身份关联,也即注射器有可能被置入错误的注射通道中。此外,当需要调整多种药物的输注参数或注射管内出现气泡(如引入了空气)时,医护人员会取下多个注射器并执行换液、补液或排气等操作。例如在排气时,医护人员会取下注射器并从患者端取出延长管,待排气完成后再将注射器重新安置在注射台架上。在此装卸过程中,多个注射器在被装回注射通道时可能会出现位置调换的情况。由于各个注射通道通常是按照设定的工作参数来执行彼此不同的药物注射任务的,因此若注射器和注射通道之间形成错误的对应关系,将导致药物按照错误的注射模式被递送,将对患者的治疗造成致命影响。

6、虽然现有技术cn116764028a提出了可利用光学检测的方式来实现对注射器的验证和区分,但是在执行注射的各类药物中存在部分药物具有避光需求,这些药物对光的稳定性差,遇光容易发生光降解反应及光毒性反应,不仅降低疗效,还可能增加毒性。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并不能适用于全部的注射过程,尤其是对于(icu病房内的)危重患者而言,需严格保障患者的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因此,如何提升多通道微量泵在为危重患者进行注射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7、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专利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专利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专利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防止患者的用药过程出现对应关系的混乱,现有技术已经出现通过基于用药信息对用药过程进行监控的方式来实现患者的用药安全性的技术方案。例如,公开号为cn114191219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护理用智能换药系统,包括用于获取目标患者的身份标签并基于身份标签确定目标患者的用药信息的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基于用药信息对目标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基于监控结果确定目标待换药品信息以及换药时刻的监测模块,以及用于基于目标待换药品信息进行配药,且基于配药结果并根据换药时刻对目标患者进行换药的换药模块。该技术方案通过确定患者的用药信息,并根据用药信息实时监控患者的用药情况,便于及时在换药时刻进行药品准备并及时换药,提高了换药的效率以及患者的用药安全性。然而,该技术方案默认所有的用药信息均为独立设置的,只能按照相应用药时间节点先后的顺序进行用药计划的执行,无法针对多项用药信息存在交叉关系情况下的用药信息监控及调整。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量泵系统,以解决上述至少部分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量泵系统,其包括:

3、注射单元,配置有若干用于放置注射器的注射仓;

4、控制单元,用于生成控制信号。

5、控制单元能够根据当前受治疗患者的治疗方案生成以时间为横轴的条状图,以通过该条状图来显示在计划的治疗进程中各种治疗手段及其内在关系随时间的进展情况,并确认注射仓的启用方案、装填有不同药物的注射器在多个注射仓中的分配方案以及后续的替换方案,从而为不同的注射器赋予相应的进出权限,使得具有相应进出权限的注射器能够在规定的时机放入对应的注射仓中或从对应的注射仓中取出。

6、与上述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的控制单元能够对执行治疗方案的不同注射器赋予不同的控制方案。基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包括:如何根据患者相对应的治疗方案确保相应注射器的使用准确性。具体地,本专利技术能够根据具体患者的治疗方案将相应的注射器及相关的药物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展现,便于医护人员直观了解当前治疗方案的进展状态。同时,对于微量泵系统而言,各种治疗手段可包含不同药物的注射过程,极易出现由于对注射器及药物信息的错误识别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治疗方案执行的不同阶段,以权限控制的方式对注射器执行的优先级进行管理,避免由于人员的失误对不同注射器的执行顺序及药物注射的准确度造成影响。进一步地,由于需要使用微量泵系统的患者通常为高危患者,其需要长时间地利用微量泵系统来实现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注入药物。正是因为整个治疗进程的时间跨度大、精度要求高,在使用微量泵系统时需要根据治疗方案对注射器的使用方式进行提前规划,以确定出最优的分配方案。

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控制单元能够根据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包含药品信息、患者信息在内的数据信息计算得到在计划的治疗进程中各种治疗手段所需占用的注射时间,并以此形成以时间为横轴的条状图。

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量泵系统,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400)能够根据信息获取单元(200)获取的包含药品信息、患者信息在内的数据信息计算得到在计划的治疗进程中各种治疗手段所需占用的注射时间,并以此形成以时间为横轴的条状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获取单元(200)设置的第一采集部件(210)能够在所述注射器(120)的药物装填过程对所使用的药物和所述注射器(120)相关的信息进行获取,以使得所使用的药物及装填该药物的所述注射器(120)能够相互配对,并由所述控制单元(400)依据记录的所述注射器(120)的特定标识为所述注射器(120)赋予相应的进出权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获取单元(200)设置的第二采集部件(220)能够对待放置的所述注射器(120)上的特定标识进行识别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400),使得所述控制单元(400)能够将该特定标识与记录中的特定标识进行匹配,从而确定所述注射器(120)在当前节点是否具有进出权限。

<p>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400)在确定当前所述第二采集部件(220)所识别的所述注射器(120)在当前节点是否具有进出权限之后能够向所述注射单元(100)的限位部件(130)发出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限位部件(130)能够对相应的所述注射仓(110)执行进出管理操作,其中,所述限位部件(130)能够在所述注射器(120)放入所述注射仓(110)后对所述注射器(120)进行可拆卸的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控制单元(400)通讯连接的监测单元(300)能够直接对患者进行监测和/或通过与外置的监测设备通讯连接以间接获取患者的一项或多项生理指标,其中,所述监测单元(300)能够被配置为将所述信息获取单元(200)所获取的药品信息和患者信息代入至预先存储的监测规则,以选择与药品信息和患者信息对应关联的生理指标作为监测目标。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400)能够根据所述监测单元(300)获取的实时生理指标对所述注射单元(100)的推动部件(140)的移动参数进行调控,以使得当前受治疗的患者的生理指标能够被限制在预设的安全阈值内,其中,在所监测的任一生理指标超出对应的安全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400)能够指示所述注射单元(100)停止泵入药物并发出警告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400)在生成以时间为横轴的条状图时能够确定其中存在共占时间的多个治疗手段,将存在共同的一段共占时间的多个治疗手段划定为同一组别,以使得所述控制单元(400)能够依据该组别内的所有治疗手段来确定该段共占时间内的监测规则和安全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单元(100)能够在至少部分所述注射仓(110)上设置有可控启闭的遮光部件(150),以通过所述控制单元(400)判断各所述注射仓(110)中的所述注射器(120)内是否装填有需要避光的药物,并控制相应的遮光部件(150)完成启闭状态的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仓(110)内能够设置有调温部件(160),所述调温部件(160)能够根据采集到的仓内温度数据而进行加热或制冷,其中,所述控制单元(400)在根据所述信息获取单元(200)获取的数据信息确定所述注射器(120)的分配方案时能够以降低温度因素对各所述注射器(120)在空间维度和/或时间维度上的影响程度的方式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量泵系统,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400)能够根据信息获取单元(200)获取的包含药品信息、患者信息在内的数据信息计算得到在计划的治疗进程中各种治疗手段所需占用的注射时间,并以此形成以时间为横轴的条状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获取单元(200)设置的第一采集部件(210)能够在所述注射器(120)的药物装填过程对所使用的药物和所述注射器(120)相关的信息进行获取,以使得所使用的药物及装填该药物的所述注射器(120)能够相互配对,并由所述控制单元(400)依据记录的所述注射器(120)的特定标识为所述注射器(120)赋予相应的进出权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获取单元(200)设置的第二采集部件(220)能够对待放置的所述注射器(120)上的特定标识进行识别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400),使得所述控制单元(400)能够将该特定标识与记录中的特定标识进行匹配,从而确定所述注射器(120)在当前节点是否具有进出权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400)在确定当前所述第二采集部件(220)所识别的所述注射器(120)在当前节点是否具有进出权限之后能够向所述注射单元(100)的限位部件(130)发出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限位部件(130)能够对相应的所述注射仓(110)执行进出管理操作,其中,所述限位部件(130)能够在所述注射器(120)放入所述注射仓(110)后对所述注射器(120)进行可拆卸的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控制单元(400)通讯连接的监测单元(300)能够直接对患者进行监测和/或通过与外置的监测设备通讯连接以间接获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欣于慧王子佳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