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注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399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注油装置。本技术的装置包括:注油管内处于封闭状态;注油管上表面开有两孔,分别为注油孔和出油孔,注油管侧面上下两部分各开一孔,分别为第一孔和第二孔;短管下端与注油管上表面的内壁平齐,短管下端与注油孔密封焊接,气源球阀可拆卸安装在短管上端,所述气源球阀用于连接加压气源;长管从出油孔处插入注油管内底部,且长管与出油孔密封焊接,接头安装在长管露出注油管的一端;所述连通管为“]”型,连通管是透明的,连通管的上下两孔分别与第一孔和第二孔密封焊接;气压计设在注油管上。本技术能够减少注油装置中的气泡,很好的控制注油装置内的油量,避免气体进入油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柜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简易注油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焦化行业广泛使用螺旋式湿式低压气柜存储焦炉煤气,测量螺旋气柜高度是安全生产和供气稳定的保障。由于螺旋式湿式低压气柜在升降过程中有旋转角度,传统的测量方法是利用静压法原理,在气柜的顶部至底部的油管灌满油,测量油管底部压力,利用检测油柱压强或压力,计算气柜高度。

2、更换油管或加油时,一般是用活塞式压力计往油管内打压注油,活塞式压力计油杯小,往油管注一次油需要往活塞式压力计的油杯里灌十几次油,这样间断性的注油方式容易使油管中带有气泡,而气泡的存在会使测量数据出现较大的偏差,进而不利于计算气柜内焦炉气的存储量。

3、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03663332 a的润滑油加注机,通过进油孔向储油罐注油,然后密封进油孔,通过加气孔注气,出油孔与油管连接,进而在气压的作用下,油排至油管,但是这种注油机不能很好的控制储油罐内的油量,所以很容易将气体排入油管,影响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简易注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简易注油装置,能够减少注油装置中的气泡,很好的控制注油装置内的油量,避免气体进入油管。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简易注油装置,包括注油管,所述注油管内处于封闭状态,所述注油管上表面开有两孔,分别为注油孔和出油孔,注油管侧面上下两部分各开一孔,分别为第一孔和第二孔;

4、还包括短管、气源球阀、长管和接头,所述短管下端与注油管上表面的内壁平齐,短管下端与注油孔密封焊接,所述气源球阀可拆卸安装在短管上端,所述气源球阀用于连接加压气源;所述长管从出油孔处插入注油管内底部,并且长管与出油孔密封焊接,所述接头安装在长管露出注油管的一端;

5、还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为“]”型,连通管是透明的,连通管的上下两孔分别与第一孔和第二孔密封焊接,形成连通器,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指示注油管内油位;

6、还包括气压计,所述气压计设在注油管上,用于测量注油管顶部气压。

7、优选地,还包括漏斗,所述漏斗能够安装在短管上端,便于给注油管加油。

8、优选地,所述气源球阀与短管螺纹连接,气源球阀用于与加压气源管连接。

9、优选地,所述接头与油管接头配套。

10、优选地,所述接头为1/8npt接头。

11、优选地,所述注油管直径为120~170mm,高度为500~600mm。

12、优选地,所述注油孔和出油孔均为φ6~8mm。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均为φ6~8mm。

14、优选地,所述连通管拐角处为圆弧角。

15、优选地,所述连通管高度为注油管高度的85~95%。

16、具体来说,使用本装置向油管内注油时,首先拆下气源球阀,通过漏斗给注油管内注油,注入一定量的油之后,拿走漏斗,安装好气源球阀,气源球阀与加压气源管连接,长管通过接头与油管连接,随着注油管内顶部加压气体压力的增大,油管内的油位随即上升,直至整个油管充满油。

17、油管充满油之后,关闭气源球阀,长管与油管断开连接,注油管缓慢泄压。

18、一般情况下,给注油管加一次油即可给整个油管加满油。特别情况下,如果在油管还没有充满时,注油管内油位过低,则需要暂停加油,关闭气源球阀,移开加压气源管后注油管缓慢泄压,当注油管内压力降至大气压后,拆卸气源球阀,再次用漏斗向注油管内加油,加完一定量的油之后,再次安装好气源球阀,与加压气源管连接,向注油管内通入气体加压,继续上述操作,直至油管内充满油,便可关闭气源球阀,长管与油管断开连接,注油管缓慢泄压。

19、注油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注油管内的油位高度,通过连通器对注油管内的油位进行实时监测;

20、其中注油管每次的注油量,可以根据注油管自身的容量来定,不能超过自身容量的85%,这个具体的注油量可以通过实验来确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可以想到。

21、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

22、本技术通过将长管插入注油管内底部,长管与油管连接,注油管内加油之后,加气,在高气压的作用下,油直接从底部流入长管注入油管内,实现密封注油,避免气体进入油管。

23、本技术通过在注油管侧面设置连通器,能够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指示注油管内油位,进而很好的控制注油装置内的油量,在注油管内油量偏低时及时加油,避免油位过低时气体进入油管。

24、本技术通过半自动的注油方式向油管注油,仅需对气源球阀和漏斗进行人力操作,大大减少了人力输出,减少人力成本。

25、本技术通过简易的注油装置实现对油管的注油,简化了注油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26、本技术通过简易的注油装置,精准把控注油量,避免注油过程中溢出的油品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污染。

27、本技术通过采用简易的注油装置便能实现注油动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科学实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8、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能够减少注油装置中的气泡,很好的控制注油装置内的油量,避免气体进入油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注油装置,包括注油管,所述注油管内处于封闭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管上表面开有两孔,分别为注油孔和出油孔,注油管侧面上下两部分各开一孔,分别为第一孔和第二孔;还包括短管、气源球阀、长管、接头、连通管和气压计,所述短管下端与注油管上表面的内壁平齐,短管下端与注油孔密封焊接,所述气源球阀可拆卸安装在短管上端,所述气源球阀用于连接加压气源;所述长管从出油孔处插入注油管内底部,并且长管与出油孔密封焊接,所述接头安装在长管露出注油管的一端;所述连通管为“]”型,连通管是透明的,连通管的上下两孔分别与第一孔和第二孔密封焊接;所述气压计设在注油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斗,所述漏斗能够安装在短管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球阀与短管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与油管接头配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为1/8NPT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管直径为120~170mm,高度为500~6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孔和出油孔均为φ6~8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均为φ6~8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拐角处为圆弧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高度为注油管高度的85~9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注油装置,包括注油管,所述注油管内处于封闭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管上表面开有两孔,分别为注油孔和出油孔,注油管侧面上下两部分各开一孔,分别为第一孔和第二孔;还包括短管、气源球阀、长管、接头、连通管和气压计,所述短管下端与注油管上表面的内壁平齐,短管下端与注油孔密封焊接,所述气源球阀可拆卸安装在短管上端,所述气源球阀用于连接加压气源;所述长管从出油孔处插入注油管内底部,并且长管与出油孔密封焊接,所述接头安装在长管露出注油管的一端;所述连通管为“]”型,连通管是透明的,连通管的上下两孔分别与第一孔和第二孔密封焊接;所述气压计设在注油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斗,所述漏斗能够安装在短管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球阀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哲刘文喜曹莉杨炜锋郭梁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