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浇带可调节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3989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浇带可调节支撑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柱、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柱顶部的支撑顶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柱底部的连接板、以及通过栓钉和固定螺母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下方的底板;所述底板下部固定设置有半球凸块,所述底板上部通过弹性抵接结构连接有凹座,所述弹性抵接结构用以弹性支撑所述凹座,使所述半球凸块的球形凸面与所述凹座的球形凹面抵接;所述凹座与所述底板之间还设置有高度可调的刚性支撑结构,用以对所述凹座进行刚性支撑;本技术能够解决后浇带支撑对底部螺栓强度要求高,螺栓螺母易受承载力松动,影响支撑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具体属于一种后浇带可调节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1、为了解决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如地下室顶板和大型建筑物的楼板等与楼板之间差异沉降、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构件温度应力等问题,近年来普遍采用后浇带来取代传统施工缝,在大面积楼板浇筑混凝土时,按原来施工缝间距要求改成后浇带,其宽度一般为800~1000mm,后浇带的后期浇筑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在现有技术中,拆除混凝土楼板满堂脚手架时,仍存在以下缺点:拆除混凝土楼板满堂脚手架到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持续时间较长,一般需要七到八个月,传统后浇带支撑体系结构形似一堵钢管墙,不仅占据了地面施工空间,而且积压了大量的钢管、扣件、方木和底模板等建筑材料,在目前市场材料紧缺、租赁费用较大的环境下,其问题尤为突出,而且在后期拆除时量大耗时耗力,施工成本较大。

2、为此,公开号为cn115217328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2210883739.6)公开了一种后浇带周边可周转使用的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设置在混凝土地面上、后浇带两侧的盘扣脚手架和独立支撑,盘扣脚手架包括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的盘扣底座、盘扣立杆和盘扣顶托,连接在盘扣立杆之间的盘扣横杆,以及依次向上设置在盘扣顶托上方的双钢管、木方和模板;独立支撑包括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的底板、可调立柱和钢顶板,底板上设有栓钉,可调立柱底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栓钉固定连接,可调立柱包括上钢管和下钢管,下钢管和上钢管通过至少三组螺栓连接固定,在达到拆模条件后可以先行拆除满堂盘扣脚手架,保留后浇带两侧的独立支撑,不积压盘扣架、模板、木方等材料,且可进行周转使用。

3、然而其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支撑体系需要对后浇带两侧进行支撑,需要很强的承载力,而其底部采用螺栓螺母结构作为支撑,不仅对螺栓的强度要求高,而且承载力作用于螺栓螺母上,容易导致其配合产生松动,影响支撑,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后浇带支撑对底部螺栓强度要求高,螺栓螺母易受承载力松动,影响支撑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后浇带可调节支撑结构,包括混凝土顶板、混凝土地面、设置于混凝土顶板下方的支撑柱、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柱顶部的支撑顶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柱底部的连接板、以及通过栓钉和固定螺母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下方的底板;其中,所述支撑顶板的顶部与混凝土顶板的底部接触,所述底板设置于混凝土地面上;所述底板下部固定设置有半球凸块,所述底板上部通过弹性抵接结构连接有凹座,所述弹性抵接结构用以弹性支撑所述凹座,使所述半球凸块的球形凸面与所述凹座的球形凹面抵接;所述凹座与所述底板之间还设置有高度可调的刚性支撑结构,用以对所述凹座进行刚性支撑。

2、所述弹性抵接结构包括伸缩套以及设置于所述伸缩套内部的支簧;所述伸缩套上部与所述凹座底部固定连接,下部与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簧用于将所述凹座支起。

3、所述刚性支撑结构包括若干个垫片,所述垫片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垫片用于垫设在所述伸缩套的四周以及所述凹座与所述底板之间对所述凹座进行刚性支撑。

4、所述支撑柱底部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栓钉间歇设置。

5、所述垫片四周还包裹有保护膜。

6、所述连接板下方浇筑有混凝土。

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8、通过设置半球凸块、凹座和刚性支撑结构,三者对支撑柱进行主要支撑,承担主要的载荷力,施加在栓钉与固定螺母上的载荷力很小,保证支撑柱底部的稳定。

9、在将底板与地面固定后,需要通过调节栓钉与固定螺母之间的配合,调整支撑顶板的高度与角度,使支撑顶板的顶面与膜板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此时,即使半球凸块随着调整产生了偏转,由于其球状设计,其凸面依旧可以与凹座的凹面相抵接,进行力传递,在配合刚性支撑结构的情况下起到承担主要载荷的作用,在连接板与底板直接的距离产生变化时,弹性抵接结构通过伸缩并保持对凹座施加弹性力,使半球凸块的凸面时刻与凹座的凹面抵接,便于将刚性支撑结构装入凹座与底板之间。

10、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浇带可调节支撑结构,包括混凝土顶板、混凝土地面、设置于混凝土顶板下方的支撑柱(1)、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柱(1)顶部的支撑顶板(2)、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柱(1)底部的连接板(3)、以及通过栓钉(42)和固定螺母(41)连接于所述连接板(3)下方的底板(4);其中,所述支撑顶板(2)的顶部与混凝土顶板的底部接触,所述底板(4)设置于混凝土地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下部固定设置有半球凸块(5),所述底板(4)上部通过弹性抵接结构连接有凹座(6),所述弹性抵接结构用以弹性支撑所述凹座(6),使所述半球凸块(5)的球形凸面与所述凹座(6)的球形凹面抵接;所述凹座(6)与所述底板(4)之间还设置有高度可调的刚性支撑结构,用以对所述凹座(6)进行刚性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可调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抵接结构包括伸缩套(7)以及设置于所述伸缩套(7)内部的支簧(8);所述伸缩套(7)上部与所述凹座(6)底部固定连接,下部与所述底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簧(8)用于将所述凹座(6)支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浇带可调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支撑结构包括若干个垫片(9),所述垫片(9)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垫片(9)用于垫设在所述伸缩套(7)的四周以及所述凹座(6)与所述底板(4)之间对所述凹座(6)进行刚性支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可调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底部与所述连接板(3)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栓钉(42)间歇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浇带可调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9)四周还包裹有保护膜(9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后浇带可调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下方设置有混凝土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可调节支撑结构,包括混凝土顶板、混凝土地面、设置于混凝土顶板下方的支撑柱(1)、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柱(1)顶部的支撑顶板(2)、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柱(1)底部的连接板(3)、以及通过栓钉(42)和固定螺母(41)连接于所述连接板(3)下方的底板(4);其中,所述支撑顶板(2)的顶部与混凝土顶板的底部接触,所述底板(4)设置于混凝土地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下部固定设置有半球凸块(5),所述底板(4)上部通过弹性抵接结构连接有凹座(6),所述弹性抵接结构用以弹性支撑所述凹座(6),使所述半球凸块(5)的球形凸面与所述凹座(6)的球形凹面抵接;所述凹座(6)与所述底板(4)之间还设置有高度可调的刚性支撑结构,用以对所述凹座(6)进行刚性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可调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抵接结构包括伸缩套(7)以及设置于所述伸缩套(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浩凯李书华李广周欢祝洪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