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3972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8
本技术属于风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手持风扇,包括送风部和手持部,所述手持部包括第一外壳体及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体内的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壳体及设于所述电池壳体内的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和所述第二蓄电池通过电连接件串联连接。本技术所提供的手持风扇,通过在电池组件中设置两个蓄电池串联的连接方式,增加了所述手持风扇的电池容量,使得用户在使用手持风扇时,续航时间可以更加持久,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风扇,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风扇


技术介绍

1、手持风扇作为一种新兴的产物,由于能够产生自然持续的凉风,且携带方便、外表简洁美观,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在一些天气酷热的地方,人们常常会随身携带手持风扇,以便于随时随地可以扇风降温。

2、目前市面上的手持风扇种类繁多,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但是现有的手持风扇大多电池容量较小,无法满足人们对使用手持风扇时能够超长续航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风扇,用以解决在使用手持风扇时,电容容量较小、无法超长续航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风扇,包括送风部和手持部,所述手持部包括第一外壳体及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体内的电池组件;

3、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壳体及设于所述电池壳体内的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和所述第二蓄电池通过电连接件串联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件上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通过导电线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5、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导电线的一端设有连接第一蓄电池正极的第一导电件和连接第二蓄电池负极的第二导电件,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导电线的一端设有串联连接所述第一蓄电池和所述第二蓄电池的第三导电件。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蓄电池和所述第二蓄电池串联连接后靠近所述导电线的一端设有第一绝缘片,所述第一蓄电池和所述第二蓄电池串联连接后远离所述导电线的一端设有第二绝缘片。

7、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焊接有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用于检测蓄电池电路充放电时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

8、进一步的,所述主控芯片还用于均衡所述蓄电池电路充放电时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所述主控芯片中通过调节内阻的阻值均衡所述第一蓄电池和所述第二蓄电池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

9、进一步的,所述送风部包括第二外壳体及与所述第二外壳体卡接的进风罩和风嘴,所述进风罩设于进风口的一侧,所述风嘴设于出风口的一侧。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外壳体内设有第二内壳体、与所述第二内壳体卡接的进风口支架及出风口导风件,所述进风口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壳体卡接,所述进风口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进风罩卡接,所述出风口导风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壳体卡接,所述出风口导风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风嘴卡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内壳体内设有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圆柱形腔体和绕设于所述圆柱形腔体外侧的叶片,所述圆柱形腔体内设有电机轴承,所述电机轴承套设于所述驱动电机外侧。

12、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罩包括滤网及卡接于所述滤网外围的固定环,所述滤网的形状为正六边形。

13、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末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板、连接所述底板边缘的侧壁结构以及与所述侧壁结构和所述底板卡接的底座安装轴,所述侧壁结构上设有与所述底座安装轴卡接的第一凹槽及与底板凸起卡接的第二凹槽。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通过在电池壳体内设置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和所述第二蓄电池通过电连接件串联连接,增加了所述手持风扇的电池容量,使得用户在使用手持风扇时,续航时间可以更加持久,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部(10)和手持部(20),所述手持部(20)包括第一外壳体(21)及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体内的电池组件(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224)上设有电路板(2241),所述电路板(2241)通过导电线(2242)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电池(222)和所述第二蓄电池(223)串联连接后靠近所述导电线(2242)的一端设有第一绝缘片(225),所述第一蓄电池(222)和所述第二蓄电池(223)串联连接后远离所述导电线(2242)的一端设有第二绝缘片(22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241)上焊接有主控芯片(2246),所述主控芯片(2246)用于检测蓄电池电路充放电时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2246)还用于均衡所述蓄电池电路充放电时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所述主控芯片(2246)中通过调节内阻的阻值均衡所述第一蓄电池(222)和所述第二蓄电池(223)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部(10)包括第二外壳体(11)及与所述第二外壳体(11)卡接的进风罩(12)和风嘴(13),所述进风罩(12)设于进风口的一侧,所述风嘴(13)设于出风口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体(11)内设有第二内壳体(14)、与所述第二内壳体(14)卡接的进风口支架(15)及出风口导风件(16),所述进风口支架(1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壳体(14)卡接,所述进风口支架(15)的另一端与所述进风罩(12)卡接,所述出风口导风件(1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壳体(14)卡接,所述出风口导风件(16)的另一端与所述风嘴(13)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壳体(14)内设有送风组件(17),所述送风组件(17)包括驱动电机(171)和叶轮组件(172),所述叶轮组件(172)包括圆柱形腔体(1721)和绕设于所述圆柱形腔体(1721)外侧的叶片(1722),所述圆柱形腔体(1721)内设有电机轴承(173),所述电机轴承(173)套设于所述驱动电机(171)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12)包括滤网(121)及卡接于所述滤网(121)外围的固定环(122),所述滤网(121)的形状为正六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20)末端安装有底座(30),所述底座(30)包括底板(31)、连接所述底板(31)边缘的侧壁结构(32)以及与所述侧壁结构(32)和所述底板(31)卡接的底座安装轴(33),所述侧壁结构(32)上设有与所述底座安装轴(33)卡接的第一凹槽(321)及与底板凸起(311)卡接的第二凹槽(3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部(10)和手持部(20),所述手持部(20)包括第一外壳体(21)及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体内的电池组件(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224)上设有电路板(2241),所述电路板(2241)通过导电线(2242)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电池(222)和所述第二蓄电池(223)串联连接后靠近所述导电线(2242)的一端设有第一绝缘片(225),所述第一蓄电池(222)和所述第二蓄电池(223)串联连接后远离所述导电线(2242)的一端设有第二绝缘片(22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241)上焊接有主控芯片(2246),所述主控芯片(2246)用于检测蓄电池电路充放电时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2246)还用于均衡所述蓄电池电路充放电时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所述主控芯片(2246)中通过调节内阻的阻值均衡所述第一蓄电池(222)和所述第二蓄电池(223)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部(10)包括第二外壳体(11)及与所述第二外壳体(11)卡接的进风罩(12)和风嘴(13),所述进风罩(12)设于进风口的一侧,所述风嘴(13)设于出风口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观正袁水勇李佳琪郑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