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曲轴自动回转力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3884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曲轴自动回转力矩设备,涉及力矩设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力矩设备,在检测过程中,为人工检测,需要反复检测,导致对曲轴回转力矩测量精度不准的问题,本技术包括曲轴本体、支撑架与工作台,曲轴本体位于工作台的上方,曲轴本体的两端皆设有轴柱,曲轴本体的下方设有压力板,支撑架设有两组,两组支撑架沿工作台的表面间隔设置,支撑架的上端开设有容纳轴柱的凹槽,轴柱的一端设有力矩检测组件,力矩检测组件包括转盘与环形套,通过力矩检测组件对曲轴本体的回转力矩进行检测,通过驱动器驱动转盘通过连接杆沿环槽转动,通过底座固定环形套,通过环形套中心的转轴带动一级连接杆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力矩设备,具体为一种发动机曲轴自动回转力矩设备


技术介绍

1、发动机曲轴自动回转力矩是指静态下转动曲轴所需要的力矩,或用电机按照一定转速倒拖曲轴所需要的力矩,常用于成批生产的装配工序中检查装配质量,由于发动机曲轴规格种类繁多,需要匹配不同的发动机曲轴自动回转力矩设备。

2、目前,专利号为cn201420468695.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曲轴回转装置,包括条形的安装座,安装座的前端面设有凸台,凸台前端面前侧安装有柱体,柱体的前端面设有定位柱,柱体的外壁上设有与安装座平行的定位槽;凸台前端面后侧设有销轴,销轴的外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平台,销轴的前端设有沿轴向的定位孔;安装座后端面的尾部设有转动手柄。本技术结构设计新颖合理,可以方便快速的对曲轴的一端进行定位,通过手摇式驱动,操作方便快捷,方便检测产品的加工,现有的力矩设备,在检测过程中,为人工检测,需要反复检测,导致对曲轴回转力矩测量精度不准,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曲轴自动回转力矩设备,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曲轴自动回转力矩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力矩设备,在检测过程中,为人工检测,需要反复检测,导致对曲轴回转力矩测量精度不准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曲轴自动回转力矩设备,包括曲轴本体、支撑架与工作台,所述曲轴本体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曲轴本体的两端皆设有轴柱,所述曲轴本体的下方设有压力板,所述支撑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架沿所述工作台的表面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开设有容纳所述轴柱的凹槽,所述轴柱的一端设有力矩检测组件,所述力矩检测组件包括转盘与环形套。

3、通过力矩检测组件对曲轴本体的回转力矩进行检测,通过驱动器驱动转盘通过连接杆沿环槽转动,通过底座固定环形套,通过环形套中心的转轴带动一级连接杆转动,通过一级连接杆一端的旋转套带动轴柱转动进行回转力矩检测,通过套桶转轴的转动避免带动二级连接柱,通过扭矩传感器感应曲轴回转的力矩,力矩检测传感的数据通过传导柱在力矩显示器进行显示,更精准方便的显示力矩检测数据,曲轴在转动的时候接触到压力板表面的减震球,通过压力板内的压力传感器将减震球的压力传输到压力数显屏上显示,通过伸缩腿使得压力板可以进行高度调节,以匹配不同的曲轴进行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力矩设备,在检测过程中,为人工检测,需要反复检测,导致对曲轴回转力矩测量精度不准的问题,通过支撑架来架设曲轴本体,通过支撑架上的凹槽来容纳曲轴本体两端的轴柱,通过凹槽内的旋转环让轴柱在凹槽内可以转动,通过环套将轴柱固定在支撑架的上端,通过螺栓将换套固定在支撑架的上端。

4、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位于所述环形套的内部,所述环形套的内壁开设有环槽,所述环形套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延伸到所述工作台,所述转盘的外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有多组,多组所述连接杆沿所述转盘的外侧环绕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套有滑套,所述转盘通过所述连接杆沿所述环槽转动,通过驱动器驱动转盘通过连接杆沿环槽转动,通过底座固定环形套。

5、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的中心设有旋转套、一级连接柱、转轴、套筒与二级连接柱,所述旋转套、所述一级连接柱、所述转轴、所述套筒与所述二级连接柱依次连接,通过环形套中心的转轴带动一级连接杆转动,通过一级连接杆一端的旋转套带动轴柱转动进行回转力矩检测,通过套桶转轴的转动避免带动二级连接柱。

6、进一步地,所述二级连接柱上设有扭矩传感器,所述二级连接柱的一端设有传导柱,所述传导柱的上端设有力矩显示器,所述传导柱的下端设有驱动器,通过扭矩传感器感应曲轴回转的力矩,力矩检测传感的数据通过传导柱在力矩显示器进行显示,更精准方便的显示力矩检测数据。

7、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板的两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压力板的底部设有伸缩腿,所述伸缩腿位于支撑板的底部,所述伸缩腿设有多组,所述伸缩腿的下端连接所述工作台,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有减震球,通过伸缩腿使得压力板可以进行高度调节,以匹配不同的曲轴进行使用。

8、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球设有多组,多组所述减震球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均匀设置,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压力数显屏,曲轴在转动的时候接触到压力板表面的减震球,通过压力板内的压力传感器将减震球的压力传输到压力数显屏上显示。

9、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的内部设有轴柱转动的旋转环,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设有环套,所述环套的两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螺栓,通过凹槽内的旋转环让轴柱在凹槽内可以转动,通过环套将轴柱固定在支撑架的上端,通过螺栓将环套固定在支撑架的上端。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技术通过力矩检测组件对曲轴本体的回转力矩进行检测,通过驱动器驱动转盘通过连接杆沿环槽转动,通过底座固定环形套,通过环形套中心的转轴带动一级连接杆转动,通过一级连接杆一端的旋转套带动轴柱转动进行回转力矩检测,通过套桶转轴的转动避免带动二级连接柱,通过扭矩传感器感应曲轴回转的力矩,力矩检测传感的数据通过传导柱在力矩显示器进行显示,更精准方便的显示力矩检测数据,曲轴在转动的时候接触到压力板表面的减震球,通过压力板内的压力传感器将减震球的压力传输到压力数显屏上显示,通过伸缩腿使得压力板可以进行高度调节,以匹配不同的曲轴进行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力矩设备,在检测过程中,为人工检测,需要反复检测,导致对曲轴回转力矩测量精度不准的问题。

12、2、通过支撑架来架设曲轴本体,通过支撑架上的凹槽来容纳曲轴本体两端的轴柱,通过凹槽内的旋转环让轴柱在凹槽内可以转动,通过环套将轴柱固定在支撑架的上端,通过螺栓将环套固定在支撑架的上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曲轴自动回转力矩设备,包括曲轴本体、支撑架与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本体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曲轴本体的两端皆设有轴柱,所述曲轴本体的下方设有压力板,所述支撑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架沿所述工作台的表面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开设有容纳所述轴柱的凹槽,所述轴柱的一端设有力矩检测组件,所述力矩检测组件包括转盘与环形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曲轴自动回转力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位于所述环形套的内部,所述环形套的内壁开设有环槽,所述环形套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延伸到所述工作台,所述转盘的外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有多组,多组所述连接杆沿所述转盘的外侧环绕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套有滑套,所述转盘通过所述连接杆沿所述环槽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曲轴自动回转力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中心设有旋转套、一级连接柱、转轴、套筒与二级连接柱,所述旋转套、所述一级连接柱、所述转轴、所述套筒与所述二级连接柱依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曲轴自动回转力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连接柱上设有扭矩传感器,所述二级连接柱的一端设有传导柱,所述传导柱的上端设有力矩显示器,所述传导柱的下端设有驱动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曲轴自动回转力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板的两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压力板的底部设有伸缩腿,所述伸缩腿位于支撑板的底部,所述伸缩腿设有多组,所述伸缩腿的下端连接所述工作台,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有减震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曲轴自动回转力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球设有多组,多组所述减震球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均匀设置,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压力数显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曲轴自动回转力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的内部设有轴柱转动的旋转环,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设有环套,所述环套的两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螺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曲轴自动回转力矩设备,包括曲轴本体、支撑架与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本体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曲轴本体的两端皆设有轴柱,所述曲轴本体的下方设有压力板,所述支撑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架沿所述工作台的表面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开设有容纳所述轴柱的凹槽,所述轴柱的一端设有力矩检测组件,所述力矩检测组件包括转盘与环形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曲轴自动回转力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位于所述环形套的内部,所述环形套的内壁开设有环槽,所述环形套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延伸到所述工作台,所述转盘的外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有多组,多组所述连接杆沿所述转盘的外侧环绕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套有滑套,所述转盘通过所述连接杆沿所述环槽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曲轴自动回转力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中心设有旋转套、一级连接柱、转轴、套筒与二级连接柱,所述旋转套、所述一级连接柱、所述转轴、所述套筒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建杨爽隋国敏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中汽动力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