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若寒专利>正文

一种抗干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3794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干扰器,包括抗干扰器主体和风扇框架,所述抗干扰器主体的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风扇框架,所述风扇框架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风扇叶片,所述风扇叶片的输入端连接有风扇电机,所述风扇框架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滤网板,所述风扇框架外壁的底部嵌入有支撑齿条,所述支撑齿条的下方安装有调节齿轮。本技术可将滤网板的底部插入凹槽的内部,通过风扇电机可带动风扇叶片转动,可用于为抗干扰器主体的内部组件提供散热处理,以及通过滤网板为气体提供过滤处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气体携带的杂质,并可将滤网板经风扇框架的内部拉出,由于滤网板与滚刷辊接触,滚刷辊可用于清扫滤网板表面吸附的灰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抗干扰器,具体为一种抗干扰器。


技术介绍

1、抗干扰器的应用于领域广泛,可用于抵抗外部信号对电子信息设备的干扰,保持信号输出的稳定。

2、经检索,在公开号为cn215935228u的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器中,该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器,包括壳体、安装架、通风口和散热组件,所述安装架设于壳体下,所述通风口对称设于壳体的侧面上,所述散热组件一端设于安装架上且另一端设于壳体侧面上,该技术属于电子信息
,具体是指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器。

3、现有的抗干扰器存在以下问题:

4、一般抗干扰器采用散热风扇和过滤网提供散热处理,散热风扇和过滤网均采用螺栓固定在抗干扰器上,由于过滤网长时间的使用,将会吸附大量的灰尘,影响气体的流通,以及将会降低散热效果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干扰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器,包括抗干扰器主体和风扇框架,所述抗干扰器主体的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风扇框架,所述风扇框架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风扇叶片,所述风扇叶片的输入端连接有风扇电机,所述风扇框架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滤网板,所述风扇框架外壁的底部嵌入有支撑齿条,所述支撑齿条的下方安装有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的后端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调节齿轮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方安装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下方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方安装有隔板。

3、优选的,所述风扇框架与风扇电机通过螺栓固定,所述风扇叶片与风扇电机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风扇框架内部的顶部设置有滚刷辊,所述风扇框架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凹槽。

5、优选的,所述滤网板的底部插入凹槽的内部,所述滤网板与滚刷辊接触,所述滚刷辊与风扇框架活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抗干扰器主体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滑块。

7、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与调节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调节齿轮与支撑齿条啮合,所述支撑齿条与风扇框架固定连接,所述风扇框架与支撑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滑块与导向滑槽相适配。

8、优选的,所述抗干扰器主体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卷线电机,所述卷线电机的左侧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上方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抗干扰器主体的内部下方安装有卷线筒,所述卷线筒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远离卷线筒的一端连接有活动轴杆。

9、优选的,所述卷线电机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左侧支撑座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与支撑座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端部插入卷线筒的内部。

11、优选的,所述支撑轴呈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撑轴呈“t”字形结构,所述支撑轴通过限位弹簧与支撑座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本技术可将滤网板的底部插入凹槽的内部,通过风扇电机可带动风扇叶片转动,可用于为抗干扰器主体的内部组件提供散热处理,以及通过滤网板为气体提供过滤处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气体携带的杂质,并可将滤网板经风扇框架的内部拉出,由于滤网板与滚刷辊接触,滚刷辊可用于清扫滤网板表面吸附的灰尘。

14、本技术经伺服电机的作用,可通过调节齿轮将推力作用于支撑齿条,由于支撑齿条与风扇框架固定连接,可推动支撑齿条与风扇框架同步移动,以及风扇框架与支撑滑块固定连接,可将支撑滑块沿导向滑槽的中轴线方向移动,通过支撑滑块和导向滑槽可限制风扇框架的移动轨迹,并可将风扇框架推出,或拉回入抗干扰器主体的内部。

15、本技术设置的安装板可为抗干扰器主体的内部组件提供安装位置,以及可通过液压油缸拉动安装板移动,可将安装板拉至合适的位置,用于提供拆装组件的便捷。

16、本技术经卷线电机的作用,可通过驱动齿轮推动从动齿轮转动,由于从动齿轮与卷线筒通过支撑座和支撑轴间接连接,可带动卷线筒转动,卷线筒可用于收卷线束,可缩短线束的长度,减少线束占据的空间。

17、本技术通过限位弹簧可将支撑轴将支撑座的内部推出,并可将支撑轴插入卷线筒的端部,可用于限制卷线筒的位置,以及可提高拆装卷线筒的便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干扰器,包括抗干扰器主体(1)和风扇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器主体(1)的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风扇框架(2),所述风扇框架(2)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风扇叶片(6),所述风扇叶片(6)的输入端连接有风扇电机(5),所述风扇框架(2)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滤网板(3),所述风扇框架(2)外壁的底部嵌入有支撑齿条(20),所述支撑齿条(20)的下方安装有调节齿轮(19),所述调节齿轮(19)的后端连接有伺服电机(18),所述调节齿轮(19)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下方安装有液压油缸(23),所述液压油缸(23)的下方安装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下方安装有隔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框架(2)与风扇电机(5)通过螺栓固定,所述风扇叶片(6)与风扇电机(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框架(2)内部的顶部设置有滚刷辊(22),所述风扇框架(2)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凹槽(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板(3)的底部插入凹槽(4)的内部,所述滤网板(3)与滚刷辊(22)接触,所述滚刷辊(22)与风扇框架(2)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器主体(1)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滑槽(24),所述导向滑槽(24)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滑块(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18)与调节齿轮(19)固定连接,所述调节齿轮(19)与支撑齿条(20)啮合,所述支撑齿条(20)与风扇框架(2)固定连接,所述风扇框架(2)与支撑滑块(2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滑块(21)与导向滑槽(24)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器主体(1)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卷线电机(10),所述卷线电机(10)的左侧连接有驱动齿轮(11),所述驱动齿轮(11)的上方安装有从动齿轮(12),所述抗干扰器主体(1)的内部下方安装有卷线筒(17),所述卷线筒(17)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撑座(13),所述支撑座(13)远离卷线筒(17)的一端连接有活动轴杆(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电机(10)与驱动齿轮(1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11)与从动齿轮(12)啮合,所述从动齿轮(12)与左侧支撑座(13)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3)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弹簧(14),所述限位弹簧(14)的一端与支撑座(13)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支撑轴(15),所述支撑轴(15)的端部插入卷线筒(17)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15)呈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撑轴(15)呈“T”字形结构,所述支撑轴(15)通过限位弹簧(14)与支撑座(13)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器,包括抗干扰器主体(1)和风扇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器主体(1)的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风扇框架(2),所述风扇框架(2)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风扇叶片(6),所述风扇叶片(6)的输入端连接有风扇电机(5),所述风扇框架(2)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滤网板(3),所述风扇框架(2)外壁的底部嵌入有支撑齿条(20),所述支撑齿条(20)的下方安装有调节齿轮(19),所述调节齿轮(19)的后端连接有伺服电机(18),所述调节齿轮(19)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下方安装有液压油缸(23),所述液压油缸(23)的下方安装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下方安装有隔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框架(2)与风扇电机(5)通过螺栓固定,所述风扇叶片(6)与风扇电机(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框架(2)内部的顶部设置有滚刷辊(22),所述风扇框架(2)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凹槽(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板(3)的底部插入凹槽(4)的内部,所述滤网板(3)与滚刷辊(22)接触,所述滚刷辊(22)与风扇框架(2)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器主体(1)内壁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滑槽(24),所述导向滑槽(24)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滑块(21)。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若寒石书颖李玲王彤彤宋一诺王可欣
申请(专利权)人:徐若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