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型阶梯护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3779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6
本技术涉及一种景观型阶梯护岸结构。本技术适用于水生态治理领域。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景观型阶梯护岸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景观型阶梯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阶梯式护岸结构,阶梯式护岸结构设置于河道内两侧位置,紧贴原有硬质护岸;所述阶梯式护岸结构顶部具有若干级由河岸向河道中心侧逐级下降的台阶,每级台阶上均设有凹槽,凹槽内竖向分为顶部的回流区域和下方用于种植挺水植物的种植区域;所述阶梯式护岸结构内部设有回流输水管路,该回流输水管路进水端连通各级台阶上凹槽的回流区域,回流输水管路出水端从阶梯式护岸结构下部连通河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景观型阶梯护岸结构。适用于水生态治理领域。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生态环境污染、破坏严重,尤其是水生态环境。以往传统的硬质护岸技术阻断了河岸与河道之间的连通,功能单一,且受到水流冲击强度大,不利于滨岸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生态已刻不容缓。生态护岸技术则是水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原有单一的护岸基础上,增加了景观设计,使在对河岸起保护、修复作用的同时,能够起到美化环境、减少水中颗粒物含量的作用。

3、针对上述问题,文献号为cn202120304157.9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植生型生态抗冲护岸结构,石、土体联合结构简单,构建水深生物的良好生境以及滨岸绿化景观,但回流效果仅限于结构表面,且水流对结构表层植物的冲刷作用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景观型阶梯护岸结构。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景观型阶梯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阶梯式护岸结构,阶梯式护岸结构设置于河道内两侧位置,紧贴原有硬质护岸;

3、所述阶梯式护岸结构顶部具有若干级由河岸向河道中心侧逐级下降的台阶,每级台阶上均设有凹槽,凹槽内竖向分为顶部的回流区域和下方用于种植挺水植物的种植区域;

4、所述阶梯式护岸结构内部设有回流输水管路,该回流输水管路进水端连通各级台阶上凹槽的回流区域,回流输水管路出水端从阶梯式护岸结构下部连通河道。

5、所述种植区域下方填充有填料体,上方为种植体,种植体上种植挺水植物。

6、所述填料体具有沸石、生物炭和/或纤维。

7、所述种植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种植土,下层为营养缓释层。

8、所述阶梯式护岸结构的靠河道中心侧设有斜坡式土石结构,该斜坡式土石结构顶面的坡度与阶梯式护岸结构顶面坡度适配。

9、所述斜坡式土石结构顶面设有生态种植层,生态种植层下方为填充材料。

10、所述生态种植层由若干通过土工布包裹种植土的球状结构堆叠而成并在表面覆盖钢丝网状结构。

11、所述回流输水管路进水端设有过滤网。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阶梯式护岸结构每级台阶上凹槽回流区域,使部分水流从回流区域经回流输水管路回流回河道,部分从阶梯式护岸结构表面回流,减少表面回流的水流量,降低水流对凹槽内挺水植物的冲刷作用。

13、本技术在阶梯结构凹槽内设种植体,为挺水植物提供土壤基底,使结构更具景观性。

14、本技术中种植体上方为回流区域,回流区域内水流相对稳定,可减小外部水流对凹槽内植物(特别根部)的冲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景观型阶梯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阶梯式护岸结构,阶梯式护岸结构设置于河道内两侧位置,紧贴原有硬质护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型阶梯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区域下方填充有填料体,上方为种植体,种植体上种植挺水植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景观型阶梯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种植土,下层为营养缓释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型阶梯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输水管路进水端设有过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型阶梯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阶梯式护岸结构,阶梯式护岸结构设置于河道内两侧位置,紧贴原有硬质护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型阶梯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区域下方填充有填料体,上方为种植体,种植体上种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森军张歌王韶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