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376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储油仓体和封油主体,所述储油仓体内形成有储油腔,所述封油主体封堵所述储油腔,所述封油主体具有注油部,所述封油主体的至少一个注油部是由可穿刺且穿刺后自行恢复原状的弹性胶体制成。通过设置有具有弹性的注油部,使得运输过程中器具与烟油分开放置,在运输到目的地之后再进行装填,且装填过程用注油针直接注油即可,注油过程可以保持雾化装置的清洁度,无烟油流出,且无需拆装雾化装置即可完成注油,省时省力,同时烟油跟电子烟的分开售卖,减少了因消费者的个体偏好造成的某些预充填某种口味的烟油库存过多,造成的浪费,扩大了销售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烟,尤其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技术介绍

1、随着传统香烟的危害逐渐被大众所认知,电子烟已经越来越被吸烟消费群体所接受,并逐渐扩大着市场占有率。电子烟的本质是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通过主机与烟弹(也称雾化器)进行连接,主机中的电池提供电能使烟弹中的发热体发热,将油仓中的油雾化,从而产生气溶胶供使用者进行吸入。

2、在电子烟出厂时,需要将电子烟内预先装好原厂配置的烟油,再装箱运输至各销售处进行销售。由于传统电子烟的油仓密封结构单一,即只有一层密封圈,并且雾化芯和通气管之间没有密封措施,因此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路途颠簸或其他外力冲击的影响会经常造成烟油泄漏的情况;并且在电子烟长时间不用时,灰尘以及潮湿的空气也会从孔隙进入到雾化芯和通气道中,导致烟油的性质发生改变,同时形成锈迹或者积灰,而影响雾化芯的性能的同时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3、目前注油方式多采用将雾化器拆卸部分部件以实现注油,注油后再将该部件安装,注油操作过于繁琐。

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仓体和封油主体,所述储油仓体内形成有储油腔,所述封油主体封堵所述储油腔,所述封油主体具有注油部,所述封油主体的至少一个注油部是由可穿刺且穿刺后自行恢复原状的弹性胶体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部为膜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胶体为橡胶、硅胶、乳胶或塑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部的位置与所述储油腔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油主体设有用于指引注油位置的引导槽,所述封油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仓体和封油主体,所述储油仓体内形成有储油腔,所述封油主体封堵所述储油腔,所述封油主体具有注油部,所述封油主体的至少一个注油部是由可穿刺且穿刺后自行恢复原状的弹性胶体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部为膜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胶体为橡胶、硅胶、乳胶或塑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部的位置与所述储油腔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油主体设有用于指引注油位置的引导槽,所述封油主体与所述引导槽所对应的槽底壁作为所述注油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部的厚度≥1mm且≤3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部的厚度≥1.5mm且≤2.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加热烟油的发热芯,所述储油仓体一端端部开设有用于吸烟的吸烟口,所述储油仓体内设有导烟管,所述导烟管与所述吸烟口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油主体朝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团芳
申请(专利权)人:阿斯派尔北美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