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3652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6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双向丝杆的外部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一,所述定位块一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支杆一端,所述活动支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定位块二的内部,所述定位块二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本技术中,实现了有效的对装置进行移动和固定,使装置可以快速调整和转移,以适应新的施工场所和要求,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并且使防护箱的高度方便进行调节,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位置和高度要求,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和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建筑工地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建筑施工中常涉及高空作业,坠落风险是最主要的威胁之一,为了提供安全的边缘保护、防止人员从高处坠落,减少高空作业引起的伤亡事故,所以需要用到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2、现有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在使用时,因装置体积过大不方便进行移动,当装置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后,不方便对装置进行固定,稳定性较差,且防护箱高度不方便进行调节,施工人员可能需要频繁调整工作高度或更换工作位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延长工期,并增加操作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不方便固定和移动且高度不方便调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双向丝杆的外部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一,所述定位块一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支杆一端,所述活动支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定位块二的内部,所述定位块二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底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两个所述定位板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杆的外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吸盘。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底座的上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外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盒,两个所述定位座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后部啮合连接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的后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箱。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移动板的后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的后部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从动齿轮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在安装盒的内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防护箱的前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前部固定连接有拉杆。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底座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杆的一端,所述弹簧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底座的内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螺纹套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技术中,通过支撑板、固定座和吸盘等多个结构的配合,实现了有效的对装置进行移动和固定,使装置可以快速调整和转移,以适应新的施工场所和要求,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19、2、本技术中,通过移动板、齿条板和固定块等多个结构的配合,实现了防护箱的高度方便进行调节,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位置和高度要求,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3),所述双向丝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2),所述双向丝杆(3)的外部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所述螺纹套(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一(6),所述定位块一(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支杆(7)一端,所述活动支杆(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定位块二(8)的内部,所述定位块二(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所述底座(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的上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9),两个所述定位板(9)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0),所述限位块(11)滑动连接在限位杆(10)的外部,所述支撑板(16)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吸盘(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座(19),所述定位座(19)的外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盒(22),两个所述定位座(19)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垫板(20),所述垫板(20)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23),所述主动齿轮(23)的后部啮合连接有齿条板(27),所述齿条板(27)的后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26),两个所述移动板(26)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8),两个所述固定块(28)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箱(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26)的后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板(27),所述齿条板(27)的后部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2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定位杆(25),所述定位杆(25)固定连接在安装盒(2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29)的前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30),所述箱门(30)的前部固定连接有拉杆(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12),所述横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杆(13)的一端,所述弹簧杆(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4),所述螺纹套(4)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滑动连接在滑槽(14)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7),所述固定座(17)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3),所述双向丝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2),所述双向丝杆(3)的外部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所述螺纹套(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一(6),所述定位块一(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支杆(7)一端,所述活动支杆(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定位块二(8)的内部,所述定位块二(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所述底座(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的上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9),两个所述定位板(9)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0),所述限位块(11)滑动连接在限位杆(10)的外部,所述支撑板(16)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吸盘(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座(19),所述定位座(19)的外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盒(22),两个所述定位座(19)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垫板(20),所述垫板(20)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23),所述主动齿轮(23)的后部啮合连接有齿条板(27),所述齿条板(27)的后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26),两个所述移动板(26)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8),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晓焘陈永芳张贵晶杨情鲁健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凯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