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3491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S1、构建分布能源的运行周期的边界条件;S2、获取等效电负荷值和等效热负荷值;S3、在运行周期开始时,检测是否存在电负荷尖峰,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S4,若存在,则执行步骤S5;S4、基于等效电负荷值和等效热负荷值控制分布能源以最小燃料消耗为目标运行;S5、基于用户侧电负荷缺口累加值以及储能设备的开始充能时间控制热电联产动力设备提前满负荷运行,实现了降低对热电联产动力设备的装机容量要求以及分布能源的初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电力系统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这些能源存在着间歇性和波动性。因此,在电力系统中使得不同源头能源协调运行,优化供应和需求的匹配,减少能源浪费,也成为了关键性的问题。分布能源技术可以结合多种能源技术,通过通信技术进行协调,以实现电力供需的匹配和优化。分布能源经柔性直流送出是实现弱交流系统条件下分布能源大规模送出的有效技术手段。但由于分布能源为满足直流送出功率、负荷侧电、冷、热等多种需求,导致分布能源中热电联产动力设备装机容量设计过高,出现分布能源初投资高、运行成本高等问题。为此,亟需开展考虑初投资成本的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和装置,用于降低对热电联产动力设备的装机容量要求、分布能源的初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2、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包括:

3、s1、构建分布能源的运行周期的边界条件;

4、s2、获取等效电负荷值和等效热负荷值;

5、s3、在运行周期开始时,检测是否存在电负荷尖峰,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s4,若存在,则执行步骤s5;

6、s4、基于所述等效电负荷值和所述等效热负荷值控制分布能源以最小燃料消耗为目标运行;

7、s5、基于用户侧电负荷缺口累加值以及储能设备的开始充能时间控制热电联产动力设备提前满负荷运行。

8、可选的,分布能源包括热电联产动力设备、光伏组件、太阳能集热器、电热泵、电制冷机和储能设备,步骤s4具体包括:

9、s40、以热电联产动力设备产生的电功率为横坐标,以热电联产动力设备的热功率为纵坐标构建电热功率坐标系;

10、s41、在所述电热功率坐标系中建立热电联产动力设备的运行曲线,所述运行曲线的一个端点为热电联产动力设备的最小工况点,另一个端点为热电联产动力设备的最大工况点;

11、s42、基于所述运行曲线在所述电热功率坐标系中划分运行区域;

12、s43、根据储能设备的荷载状态确定等效负荷点的调节范围,所述等效负荷点的横坐标值为所述等效电负荷值,纵坐标值为所述等效热负荷值;

13、s44、根据所述调节范围调节所述等效负荷点的位置,得到新等效负荷点;

14、s45、根据所述新等效负荷点与所述电热功率坐标系内运行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热电联产动力设备的实际运行工况点,获得热电联产动力设备生产的电功率和热功率。

15、可选的,步骤s42具体包括:

16、以电热泵性能系数的负数为斜率,以电热功率坐标系原点、所述运行曲线的两个端点为起始点,往其左上方分别做第一辅助射线、第二辅助射线、第三辅助射线;以所述电热功率坐标系原点、所述运行曲线的两个端点为起始点,以垂直于所述电热功率坐标系的横轴,往其正下方分别作第四辅助射线、第五辅助射线、第六辅助射线;

17、将第一辅助射线和第四辅助射线的左侧区域划分为第一区域;

18、将第一辅助射线、第四辅助射线与第二辅助射线、第五辅助射线围成的区域划分为第二区域;

19、将第二辅助射线、运行曲线和第三辅助射线围成的区域划分为第三区域;

20、将第五辅助射线、运行曲线和第六辅助射线围成的区域划分为第四区域。

21、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新等效负荷点与所述电热功率坐标系内运行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热电联产动力设备的实际运行工况点,包括:

22、当所述新等效负荷点位于第一区域时,控制热电联产动力设备停机;

23、当所述新等效负荷点位于第二区域时,控制热电联产动力设备运行在最小工况点;

24、当所述新等效负荷点位于第三区域时,以所述新等效负荷点绘制以电热泵性能系数的负数为斜率的第一目标直线,控制热电联产动力设备运行在第一目标直线与所述运行曲线的交点;

25、当所述新等效负荷点位于第四区域时,以所述新等效负荷点绘制垂直于所述电热功率坐标系横轴的第二目标直线,控制热电联产动力设备运行在第二目标直线与运行曲线的交点。

26、可选的,步骤s43具体包括:

27、获取当前荷载状态下储电池在预置时间段内的最大放电功率pdis,ba和充电功率pchar,ba,以及热水罐在预置时间段内的最大放热功率pdis,ht和蓄热功率pchar,ht;

28、以等效负荷点为起始点,分别向横轴负方向距离pdis,ba处和横轴正方向距离pchar,ba处作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以等效负荷点为起始点,分别向纵轴负方向距离pdis,ht处和纵轴正方向距离pchar,ht处作垂直于纵轴的直线,获取四条直线围成的矩形区域,得到等效负荷点的调节范围。

29、可选的,步骤s44具体包括:

30、基于优先使用储能设备中现有的储电量和蓄热量策略,将所述等效负荷点调节至调节范围的左下角点处,得到新等效负荷点。

31、可选的,步骤s5具体包括:

32、基于热电联产动力设备的最大产电功率、运行周期内的第一个负荷尖峰的出现时间j、蓄电池充电效率、蓄电池放电效率以及运行周期内当热电联产设备以最大电功率运行时仍存在的用户侧电负荷缺口累加值确定储能设备的开始充能时间n;

33、若当前时刻τ是负荷尖峰,或,当前时刻τ大于/等于开始充能时间n,且小于/等于出现时间j,则控制热电联产动力设备满负荷运行,获得热电联产动力设备生产的电功率和热功率;

34、若当前时刻τ小于开始充能时间n,则执行步骤s4;

35、若当前时刻τ大于开始充能时间n,且用户侧电负荷缺口累加值小于当前蓄电池容量,则执行步骤s4;

36、若用户侧电负荷缺口累加值大于/等于当前蓄电池容量,且蓄电池当前储电量小于当前蓄电池容量,则控制控制热电联产动力设备满负荷运行,获得热电联产动力设备生产的电功率和热功率。

37、可选的,步骤s1具体包括:

38、根据未来预置时间段可再生能源出力以及用户侧冷、热、电负荷预测精度情况,获得未来预置时间段的可再生能源出力、用户侧冷、热、电负荷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函数;

39、基于未来预置时间段的可再生能源出力、用户侧冷、热、电负荷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函数抽样未来预置时间段的可再生能源出力、用户侧冷、热、电负荷的预测概率误差值;

40、结合未来预置时间段的可再生能源出力、用户侧冷、热、电负荷的预测概率误差值和预测值生成场景,并结合当前时间段的可再生能源出力、用户侧冷、热、电负荷,共同构建运行周期的边界条件。

41、可选的,所述检测是否存在电负荷尖峰,包括:

42、判断用户侧的净电负荷与电热泵的耗电功率之和是否大于热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布能源包括热电联产动力设备、光伏组件、太阳能集热器、电热泵、电制冷机和储能设备,步骤S4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2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新等效负荷点与所述电热功率坐标系内运行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热电联产动力设备的实际运行工况点,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3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4具体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具体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是否存在电负荷尖峰,包括:

10.一种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布能源包括热电联产动力设备、光伏组件、太阳能集热器、电热泵、电制冷机和储能设备,步骤s4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2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新等效负荷点与所述电热功率坐标系内运行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热电联产动力设备的实际运行工况点,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荣照易杨付超林建熙刘宇明王延纬李诗旸樊玮朱泽翔秦颖婕刘梓宁朱思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