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3491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5
一种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包括以下重量计的原料:红花12‑20g、大黄12‑20g、牡丹皮10‑15g、川芎12‑20g、当归10‑15g、两面针10‑15g、连翘10‑15g、薄荷脑10‑15g、冰片10‑15g、细辛12‑20g、花椒12‑20g及胡椒10‑15g;本发明专利技术组方配伍合理,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用药安全有效,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能,对跌打损伤等原因引起的软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疗效,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


技术介绍

1、软组织损伤是指软组织受到暴力或长期慢性劳损,引起局部软组织(肌肉、腱鞘、筋膜、滑囊、关节囊、软骨、韧带等)的挫伤,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功能障碍,属于骨科常见疾病之一。软组织损伤在中医学上称为“伤筋”,血瘀气滞,脉络不和为其主要病机,治疗当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软组织损伤后,机体发生一系病理变化,如炎症介质大量增多;创伤部位组织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出现肌纤维水肿、微循环障碍、血液黏度增加、局部组织增生等现象。

2、西医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其副作用较大,中医则以外治法为主,通过抑制炎性介质表达、提高痛阈、增加局部微循环、改善血流变、促进机体代谢,加快增生病变的转化吸收,修复损伤的结缔组织等方式发挥其创伤修复的作用。

3、软组织损伤包括急性软组织损伤及慢性软组织损伤,其中急性软组织损伤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外伤性疾病,消肿止痛用外用制剂需求量大,而现有应用于软组织损伤治疗的外用中药制剂疗效不佳,因此,开发一种疗效好、副作用低的消肿止痛外用中药制剂有着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可有效解决软组织损伤治疗的用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包括以下重量计的原料:红花12-20g、大黄12-20g、牡丹皮10-15g、川芎12-20g、当归10-15g、两面针10-15g、连翘10-15g、薄荷脑10-15g、冰片10-15g、细辛12-20g、花椒12-20g及胡椒10-15g;其中,取除薄荷脑及冰片以外的其他药材粉碎成粗粉,在粗粉中加入原料药总重量3-12倍重量体积浓度为40%~80%的乙醇,搅拌均匀浸渍,密封,常温放置6-18d,过滤得滤液,再将粉碎为细粉的薄荷脑和冰片加入滤液搅匀溶解,静置24h后,再次过滤,在滤液中添加乙醇至体积为药材总重量的3-12倍,分装,即得;所述的重量体积是固体以g计,液体以ml计。

3、本专利技术组方配伍合理,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用药安全有效,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能,对跌打损伤等原因引起的软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疗效,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计的原料:红花12-20g、大黄12-20g、牡丹皮10-15g、川芎12-20g、当归10-15g、两面针10-15g、连翘10-15g、薄荷脑10-15g、冰片10-15g、细辛12-20g、花椒12-20g及胡椒10-15g;其中,取除薄荷脑及冰片以外的其他药材粉碎成粗粉,在粗粉中加入原料药总重量3-12倍重量体积浓度为40%~80%的乙醇,搅拌均匀浸渍,密封,常温放置6-18d,过滤得滤液,再将粉碎为细粉的薄荷脑和冰片加入滤液搅匀溶解,静置24 h后,再次过滤,在滤液中添加乙醇至体积为药材总重量的3-12倍,分装,即得;所述的重量体积是固体以g计,液体以mL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计的原料:红花12g、大黄12g、牡丹皮10g、川芎12g、当归10g、两面针10g、连翘10g、薄荷脑10g、冰片10g、细辛12g、花椒12g及胡椒10g;其中,取除薄荷脑及冰片以外的其他药材粉碎成粗粉,在粗粉中加入3倍重量体积浓度为50%的乙醇,搅拌均匀浸渍,密封,常温放置7d,过滤得滤液,再将粉碎为细粉的薄荷脑和冰片加入滤液搅匀溶解,静置24 h后,再次过滤,在滤液添加乙醇至体积为原料药总重量的3倍,分装,即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计的原料:红花14g、大黄14g、牡丹皮13g、川芎14g、当归12g、两面针11g、连翘11g、薄荷脑11g、冰片12g、细辛13g、花椒13g及胡椒13g;其中,取除薄荷脑及冰片以外的其他药材粉碎成粗粉,在粗粉中加入8倍重量体积浓度为60%的乙醇,搅拌均匀浸渍,密封,常温放置10d,过滤得滤液,再将粉碎为细粉的薄荷脑和冰片加入滤液搅匀溶解,静置24 h后,再次过滤,在滤液添加乙醇至体积为原料药总重量的8倍,分装,即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计的原料:红花18g、大黄16g、牡丹皮15g、川芎16g、当归10g、两面针10g、连翘13g、薄荷脑12g、冰片10g、细辛12g、花椒18g及胡椒15g;其中,取除薄荷脑及冰片以外的其他药材粉碎成粗粉,在粗粉中加入12倍重量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搅拌均匀浸渍,密封,常温放置14d,过滤得滤液,再将粉碎为细粉的薄荷脑和冰片加入滤液搅匀溶解,静置24 h后,再次过滤,在滤液添加乙醇至体积为原料药总重量的12倍,分装,即得。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计的原料:红花20g、大黄16g、牡丹皮14g、川芎20g、当归15g、两面针13g、连翘13g、薄荷脑12g、冰片12g、细辛20g、花椒20g及胡椒15g;其中,取除薄荷脑及冰片以外的其他药材粉碎成粗粉,在粗粉中加入12倍重量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搅拌均匀浸渍,密封,常温放置14d,过滤得滤液,再将粉碎为细粉的薄荷脑和冰片加入滤液搅匀溶解,静置24 h后,再次过滤,在滤液添加乙醇至体积为原料药总重量的12倍,分装,即得。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计的原料:红花16g、大黄16g、牡丹皮12g、川芎16g、当归13g、两面针12g、连翘13g、薄荷脑13g、冰片12g、细辛16g、花椒16g及胡椒12g;其中,取除薄荷脑及冰片以外的其他药材粉碎成粗粉,在粗粉中加入7倍重量体积浓度为65%的乙醇,搅拌均匀浸渍,密封,常温放置12d,过滤得滤液,再将粉碎为细粉的薄荷脑和冰片加入滤液搅匀溶解,静置24 h后,再次过滤,在滤液添加乙醇至体积为原料药总重量的6倍,分装,即得。

...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计的原料:红花12-20g、大黄12-20g、牡丹皮10-15g、川芎12-20g、当归10-15g、两面针10-15g、连翘10-15g、薄荷脑10-15g、冰片10-15g、细辛12-20g、花椒12-20g及胡椒10-15g;其中,取除薄荷脑及冰片以外的其他药材粉碎成粗粉,在粗粉中加入原料药总重量3-12倍重量体积浓度为40%~80%的乙醇,搅拌均匀浸渍,密封,常温放置6-18d,过滤得滤液,再将粉碎为细粉的薄荷脑和冰片加入滤液搅匀溶解,静置24 h后,再次过滤,在滤液中添加乙醇至体积为药材总重量的3-12倍,分装,即得;所述的重量体积是固体以g计,液体以ml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计的原料:红花12g、大黄12g、牡丹皮10g、川芎12g、当归10g、两面针10g、连翘10g、薄荷脑10g、冰片10g、细辛12g、花椒12g及胡椒10g;其中,取除薄荷脑及冰片以外的其他药材粉碎成粗粉,在粗粉中加入3倍重量体积浓度为50%的乙醇,搅拌均匀浸渍,密封,常温放置7d,过滤得滤液,再将粉碎为细粉的薄荷脑和冰片加入滤液搅匀溶解,静置24 h后,再次过滤,在滤液添加乙醇至体积为原料药总重量的3倍,分装,即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肿止痛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计的原料:红花14g、大黄14g、牡丹皮13g、川芎14g、当归12g、两面针11g、连翘11g、薄荷脑11g、冰片12g、细辛13g、花椒13g及胡椒13g;其中,取除薄荷脑及冰片以外的其他药材粉碎成粗粉,在粗粉中加入8倍重量体积浓度为60%的乙醇,搅拌均匀浸渍,密封,常温放置10d,过滤得滤液,再将粉碎为细粉的薄荷脑和冰片加入滤液搅匀溶解,静置24 h后,再次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吴作敏于晓涛王韵旨王单单宁萌李宜涵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市中心医院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