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动能控制,特别涉及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和环保已渐渐融入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汽车产业的转型也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节能环保概念深入人心,而混合动力车具有多动力源、节能、排放低等显著优点,得到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
2、然而,就目前传统不同发电模式的车而言,其通常采用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进行使用,但因外界环境的多样化,从而导致车辆在特定环境中,其无法进行风力与光伏发电,进而其不便于进行使用,且光伏发电结构与风力发电结构大都直接固定在车辆上,导致其在无法使用时也裸露在外部,进而导致其易受到外界的损坏,从而不便于其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具有摩擦发电部与光伏发电部,外固板通过安装架固定在对接架的内部,使其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便于对内部结构进行保护,摩擦杆与移动块上的转动杆通过锥形齿轮进行连接,进而使车辆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摩擦杆进行转动,从而在转动的同时通过与生电板之间的摩擦进行发电处理,进而便于在多种场合进行使用,而通过将固定板固定在对接架的内部,使其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便于对光伏发电部的其他结构进行固定,进而通过带动块带动控制杆与调节杆进行方向转动,从而使光伏发电部在使用的同时对风力发电部进行收起,从而避免两者同时展现,进而便于未使用的结构进行保护。
2、本技术提供了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具体包括:控制部、摩擦发电部、光伏发电部、风力发电部;所述控制部包括:固定架;所
3、可选的,所述移动块为t形块状的机构,移动块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移动块的转动杆上设有移动轮,移动块共设有两组,两组移动块分别固定在固定架的内部。
4、可选的,所述对接架为矩形框架状结构,对接架的内部设有矩形凸起,对接架通过螺钉固定在两组固定架之间;所述控制板为方形板状结构,控制板上设有方形板状凹槽,控制板的外壁上矩形凸起,控制板固定在对接架的内部。
5、可选的,所述外固板为方形板状结构,外固板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外固板上设有轴孔。
6、可选的,所述摩擦杆为圆柱杆状结构,摩擦杆的外壁上设有圆环状凸起,摩擦杆上设有柱状齿轮,摩擦杆转动连接在生电板的内部,边侧摩擦杆上设有圆柱状凸起,边侧摩擦杆上设有锥形齿轮,摩擦杆转动连接在外固板上;所述安装架为方形板状结构,安装架的底部固定有l形板,安装架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固板的底部。
7、可选的,所述光伏发电部还包括:带动块;所述固定板为方形板状结构,固定板上设有矩形凸起,固定板的矩形凸起上设有半圆柱状凹槽,固定板的底部设有l形架,固定板上设有轴孔;所述带动块为柱状齿轮结构,带动块上设有圆柱状凸起,带动块转动连接在固定板内,带动块与固定板上的控制电机相连接。
8、可选的,所述控制杆为螺纹杆状结构,控制杆上设有圆柱状凸起,控制杆的底部设有柱状齿轮控制杆共设有两组,两组控制杆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两组控制杆与带动块之间通过卡齿相连接。
9、可选的,所述风力发电部还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为螺纹杆状结构,调节杆上设有圆柱状凸起,调节杆上设有锥形齿轮,调节杆共设有两组,两组调节杆分别转动连接在防护筒内。
10、可选的,所述风力发电部还包括:安装罩;所述安装罩为长方体结构,安装罩内部为空腔结构,安装罩上设有螺纹通孔,安装罩上设有圆柱状凹槽,安装罩共设有两组,两组安装罩分别滑动连接在防护筒内,两组安装罩分别螺纹连接在调节杆上;所述发电组件共设有两组,两组发电组件分别固定在安装罩的内部。
11、有益效果
12、根据本技术的各实施例的不同发电模式的车,与传统多模式的车相比,其底部设有控制部,通过将固定架的内部安装移动块,使其便于通过转动杆带动移动轮进行旋转,从而便于装置整体进行移动,同时便于在转动的同时通过锥形齿轮带动摩擦杆进行转动,使其便于进行摩擦发电,而对接架固定在两组固定架之间,从而便于保持装置的整体稳定,使其便于进行使用,而通过将控制板固定在对接架底部,从而便于对蓄电池与控制中枢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其进行使用
13、此外,摩擦发电部设置在控制部的内部,生电板通过安装架固定在对接架的内部,使其便于保护稳定的同时便于对内部生电板与摩擦杆进行保护,进而便于其进行使用,而摩擦杆与转动杆通过锥形齿轮进行连接,使其便于通过转动杆进行转动,进而在转动的同时通过与生电板之间的摩擦产生电量,从而便于车辆在不满足其他发电的同时进行使用,进行便于车辆持续使用,从而便于车辆进行行驶。
14、此外,光伏发电部设置在摩擦发电部的上方,通过将固定板固定在对接架与防护筒上,使其便于保持光伏发电部的整体稳定,进行便于其进行使用,而带动块与固定板上的控制电机进行连接,使其在转动的同时通过卡齿带动控制杆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在转动的同时通过杆上螺纹控制光伏板进行调节,进而便于控制其进行升降,使其便于进行使用。
15、此外,风力发电部设置在控制部的内部,通过将防护筒固定在固定架内,使便于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对安装罩与发电组件进行保护,从而避免其受到外界损坏,而调节杆通过卡齿与控制杆进行连接,进而使两者进行方向转动,使其便于控制安装罩与光伏板进行反向调节,进而避免光伏发电部与风力发电部同时外漏,进而避免为工作的受到外界损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1)、摩擦发电部(2)、光伏发电部(3)、风力发电部(4);所述控制部(1)包括:固定架(101);所述固定架(101)为矩形框架状结构,固定架(101)上设有方形板状凸起,固定架(101)上设有轴孔,固定架(101)共设有两组;所述摩擦发电部(2)设置在控制部(1)的内部,摩擦发电部(2)的生电板(202)与控制部(1)的控制板(104)上的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摩擦发电部(2)的摩擦杆(203)与控制部(1)的移动块(102)上的转动杆通过锥形齿轮相连接,摩擦发电部(2)的安装架(204)通过螺钉固定在控制板(104)的上方,生电板(202),生电板(202)为方形板状结构,生电板(202)上设有轴孔,生电板(202)的轴孔内连接有圆环状凹槽,生电板(202)通过螺钉固定在摩擦发电部(2)的外固板(201)内部;所述光伏发电部(3)设置在摩擦发电部(2)的上方,光伏发电部(3)的固定板(301)固定在控制部(1)的对接架(103)内部,固定板(301)上的控制电机与控制板(104)上的控制中枢通过电性电机,光伏发电部(3)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02)为T形块状的机构,移动块(102)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移动块(102)的转动杆上设有移动轮,移动块(102)共设有两组,两组移动块(102)分别固定在固定架(10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架(103)为矩形框架状结构,对接架(103)的内部设有矩形凸起,对接架(103)通过螺钉固定在两组固定架(101)之间;所述控制板(104)为方形板状结构,控制板(104)上设有方形板状凹槽,控制板(104)的外壁上矩形凸起,控制板(104)固定在对接架(10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板(201)为方形板状结构,外固板(201)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外固板(201)上设有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杆(203)为圆柱杆状结构,摩擦杆(203)的外壁上设有圆环状凸起,摩擦杆(203)上设有柱状齿轮,摩擦杆(203)转动连接在生电板(202)的内部,边侧摩擦杆(203)上设有圆柱状凸起,边侧摩擦杆(203)上设有锥形齿轮,摩擦杆(203)转动连接在外固板(201)上;所述安装架(204)为方形板状结构,安装架(204)的底部固定有L形板,安装架(204)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固板(201)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部(3)还包括:带动块(302);所述固定板(301)为方形板状结构,固定板(301)上设有矩形凸起,固定板(301)的矩形凸起上设有半圆柱状凹槽,固定板(301)的底部设有L形架,固定板(301)上设有轴孔;所述带动块(302)为柱状齿轮结构,带动块(302)上设有圆柱状凸起,带动块(302)转动连接在固定板(301)内,带动块(302)与固定板(301)上的控制电机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303)为螺纹杆状结构,控制杆(303)上设有圆柱状凸起,控制杆(303)的底部设有柱状齿轮控制杆(303)共设有两组,两组控制杆(303)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板(301)上,两组控制杆(303)与带动块(302)之间通过卡齿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部(4)还包括:调节杆(402);所述调节杆(402)为螺纹杆状结构,调节杆(402)上设有圆柱状凸起,调节杆(402)上设有锥形齿轮,调节杆(402)共设有两组,两组调节杆(402)分别转动连接在防护筒(40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1)、摩擦发电部(2)、光伏发电部(3)、风力发电部(4);所述控制部(1)包括:固定架(101);所述固定架(101)为矩形框架状结构,固定架(101)上设有方形板状凸起,固定架(101)上设有轴孔,固定架(101)共设有两组;所述摩擦发电部(2)设置在控制部(1)的内部,摩擦发电部(2)的生电板(202)与控制部(1)的控制板(104)上的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摩擦发电部(2)的摩擦杆(203)与控制部(1)的移动块(102)上的转动杆通过锥形齿轮相连接,摩擦发电部(2)的安装架(204)通过螺钉固定在控制板(104)的上方,生电板(202),生电板(202)为方形板状结构,生电板(202)上设有轴孔,生电板(202)的轴孔内连接有圆环状凹槽,生电板(202)通过螺钉固定在摩擦发电部(2)的外固板(201)内部;所述光伏发电部(3)设置在摩擦发电部(2)的上方,光伏发电部(3)的固定板(301)固定在控制部(1)的对接架(103)内部,固定板(301)上的控制电机与控制板(104)上的控制中枢通过电性电机,光伏发电部(3)的光伏板(304)与控制板(104)上的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所述光伏板(304)为方形板状结构,光伏板(304)上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光伏板(304)的底部设有u形架,光伏板(304)的u形架上设有螺纹通孔,光伏板(304)螺纹连接在光伏发电部(3)的控制杆(303)上;所述风力发电部(4)设置在控制部(1)的内部,风力发电部(4)的防护筒(401)固定在固定架(101)内部,防护筒(401)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板(301)的上方,风力发电部(4)的发电组件(404)与控制板(104)上的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所述防护筒(401)为矩形筒状结构,防护筒(401)的外壁上设有矩形框架状凸起,防护筒(401)的底部设有轴孔,防护筒(401)共设有两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02)为t形块状的机构,移动块(102)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移动块(102)的转动杆上设有移动轮,移动块(102)共设有两组,两组移动块(102)分别固定在固定架(10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架(103)为矩形框架状结构,对接架(103)的内部设有矩形凸起,对接架(103)通过螺钉固定在两组固定架(101)之间;所述控制板(104)为方形板状结构,控制板(104)上设有方形板状凹槽,控制板(104)的外壁上矩形凸起,控制板(104)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祖全,谢雨知,谢雨桐,谢德权,谢雨涵,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红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