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344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5
本技术提供了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涉及多动能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控制部;所述摩擦发电部设置在控制部的内部;所述光伏发电部设置在摩擦发电部的上方;所述风力发电部设置在控制部的内部;外固板通过安装架固定在对接架的内部,使其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便于对内部结构进行保护,摩擦杆与移动块上的转动杆通过锥形齿轮进行连接,进而使车辆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摩擦杆进行转动,从而在转动的同时通过与生电板之间的摩擦进行发电处理,进而便于在多种场合进行使用,解决了就目前传统不同发电模式的车而言,其通常采用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进行使用,但因外界环境的多样化,从而导致车辆在特定环境中,其无法进行风力与光伏发电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动能控制,特别涉及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和环保已渐渐融入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汽车产业的转型也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节能环保概念深入人心,而混合动力车具有多动力源、节能、排放低等显著优点,得到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

2、然而,就目前传统不同发电模式的车而言,其通常采用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进行使用,但因外界环境的多样化,从而导致车辆在特定环境中,其无法进行风力与光伏发电,进而其不便于进行使用,且光伏发电结构与风力发电结构大都直接固定在车辆上,导致其在无法使用时也裸露在外部,进而导致其易受到外界的损坏,从而不便于其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具有摩擦发电部与光伏发电部,外固板通过安装架固定在对接架的内部,使其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便于对内部结构进行保护,摩擦杆与移动块上的转动杆通过锥形齿轮进行连接,进而使车辆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摩擦杆进行转动,从而在转动的同时通过与生电板之间的摩擦进行发电处理,进而便于在多种场合进行使用,而通过将固定板固定在对接架的内部,使其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便于对光伏发电部的其他结构进行固定,进而通过带动块带动控制杆与调节杆进行方向转动,从而使光伏发电部在使用的同时对风力发电部进行收起,从而避免两者同时展现,进而便于未使用的结构进行保护。

2、本技术提供了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具体包括:控制部、摩擦发电部、光伏发电部、风力发电部;所述控制部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为矩形框架状结构,固定架上设有方形板状凸起,固定架上设有轴孔,固定架共设有两组;所述摩擦发电部设置在控制部的内部,摩擦发电部的生电板与控制部的控制板上的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摩擦发电部的摩擦杆与控制部的移动块上的转动杆通过锥形齿轮相连接,摩擦发电部的安装架通过螺钉固定在控制板的上方,生电板,生电板为方形板状结构,生电板上设有轴孔,生电板的轴孔内连接有圆环状凹槽,生电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摩擦发电部的外固板内部;所述光伏发电部设置在摩擦发电部的上方,光伏发电部的固定板固定在控制部的对接架内部,固定板上的控制电机与控制板上的控制中枢通过电性电机,光伏发电部的光伏板与控制板上的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所述光伏板为方形板状结构,光伏板上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光伏板的底部设有u形架,光伏板的u形架上设有螺纹通孔,光伏板螺纹连接在光伏发电部的控制杆上;所述风力发电部设置在控制部的内部,风力发电部的防护筒固定在固定架内部,防护筒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板的上方,风力发电部的发电组件与控制板上的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所述防护筒为矩形筒状结构,防护筒的外壁上设有矩形框架状凸起,防护筒的底部设有轴孔,防护筒共设有两组。

3、可选的,所述移动块为t形块状的机构,移动块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移动块的转动杆上设有移动轮,移动块共设有两组,两组移动块分别固定在固定架的内部。

4、可选的,所述对接架为矩形框架状结构,对接架的内部设有矩形凸起,对接架通过螺钉固定在两组固定架之间;所述控制板为方形板状结构,控制板上设有方形板状凹槽,控制板的外壁上矩形凸起,控制板固定在对接架的内部。

5、可选的,所述外固板为方形板状结构,外固板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外固板上设有轴孔。

6、可选的,所述摩擦杆为圆柱杆状结构,摩擦杆的外壁上设有圆环状凸起,摩擦杆上设有柱状齿轮,摩擦杆转动连接在生电板的内部,边侧摩擦杆上设有圆柱状凸起,边侧摩擦杆上设有锥形齿轮,摩擦杆转动连接在外固板上;所述安装架为方形板状结构,安装架的底部固定有l形板,安装架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固板的底部。

7、可选的,所述光伏发电部还包括:带动块;所述固定板为方形板状结构,固定板上设有矩形凸起,固定板的矩形凸起上设有半圆柱状凹槽,固定板的底部设有l形架,固定板上设有轴孔;所述带动块为柱状齿轮结构,带动块上设有圆柱状凸起,带动块转动连接在固定板内,带动块与固定板上的控制电机相连接。

8、可选的,所述控制杆为螺纹杆状结构,控制杆上设有圆柱状凸起,控制杆的底部设有柱状齿轮控制杆共设有两组,两组控制杆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两组控制杆与带动块之间通过卡齿相连接。

9、可选的,所述风力发电部还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为螺纹杆状结构,调节杆上设有圆柱状凸起,调节杆上设有锥形齿轮,调节杆共设有两组,两组调节杆分别转动连接在防护筒内。

10、可选的,所述风力发电部还包括:安装罩;所述安装罩为长方体结构,安装罩内部为空腔结构,安装罩上设有螺纹通孔,安装罩上设有圆柱状凹槽,安装罩共设有两组,两组安装罩分别滑动连接在防护筒内,两组安装罩分别螺纹连接在调节杆上;所述发电组件共设有两组,两组发电组件分别固定在安装罩的内部。

11、有益效果

12、根据本技术的各实施例的不同发电模式的车,与传统多模式的车相比,其底部设有控制部,通过将固定架的内部安装移动块,使其便于通过转动杆带动移动轮进行旋转,从而便于装置整体进行移动,同时便于在转动的同时通过锥形齿轮带动摩擦杆进行转动,使其便于进行摩擦发电,而对接架固定在两组固定架之间,从而便于保持装置的整体稳定,使其便于进行使用,而通过将控制板固定在对接架底部,从而便于对蓄电池与控制中枢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其进行使用

13、此外,摩擦发电部设置在控制部的内部,生电板通过安装架固定在对接架的内部,使其便于保护稳定的同时便于对内部生电板与摩擦杆进行保护,进而便于其进行使用,而摩擦杆与转动杆通过锥形齿轮进行连接,使其便于通过转动杆进行转动,进而在转动的同时通过与生电板之间的摩擦产生电量,从而便于车辆在不满足其他发电的同时进行使用,进行便于车辆持续使用,从而便于车辆进行行驶。

14、此外,光伏发电部设置在摩擦发电部的上方,通过将固定板固定在对接架与防护筒上,使其便于保持光伏发电部的整体稳定,进行便于其进行使用,而带动块与固定板上的控制电机进行连接,使其在转动的同时通过卡齿带动控制杆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在转动的同时通过杆上螺纹控制光伏板进行调节,进而便于控制其进行升降,使其便于进行使用。

15、此外,风力发电部设置在控制部的内部,通过将防护筒固定在固定架内,使便于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对安装罩与发电组件进行保护,从而避免其受到外界损坏,而调节杆通过卡齿与控制杆进行连接,进而使两者进行方向转动,使其便于控制安装罩与光伏板进行反向调节,进而避免光伏发电部与风力发电部同时外漏,进而避免为工作的受到外界损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1)、摩擦发电部(2)、光伏发电部(3)、风力发电部(4);所述控制部(1)包括:固定架(101);所述固定架(101)为矩形框架状结构,固定架(101)上设有方形板状凸起,固定架(101)上设有轴孔,固定架(101)共设有两组;所述摩擦发电部(2)设置在控制部(1)的内部,摩擦发电部(2)的生电板(202)与控制部(1)的控制板(104)上的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摩擦发电部(2)的摩擦杆(203)与控制部(1)的移动块(102)上的转动杆通过锥形齿轮相连接,摩擦发电部(2)的安装架(204)通过螺钉固定在控制板(104)的上方,生电板(202),生电板(202)为方形板状结构,生电板(202)上设有轴孔,生电板(202)的轴孔内连接有圆环状凹槽,生电板(202)通过螺钉固定在摩擦发电部(2)的外固板(201)内部;所述光伏发电部(3)设置在摩擦发电部(2)的上方,光伏发电部(3)的固定板(301)固定在控制部(1)的对接架(103)内部,固定板(301)上的控制电机与控制板(104)上的控制中枢通过电性电机,光伏发电部(3)的光伏板(304)与控制板(104)上的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所述光伏板(304)为方形板状结构,光伏板(304)上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光伏板(304)的底部设有U形架,光伏板(304)的U形架上设有螺纹通孔,光伏板(304)螺纹连接在光伏发电部(3)的控制杆(303)上;所述风力发电部(4)设置在控制部(1)的内部,风力发电部(4)的防护筒(401)固定在固定架(101)内部,防护筒(401)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板(301)的上方,风力发电部(4)的发电组件(404)与控制板(104)上的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所述防护筒(401)为矩形筒状结构,防护筒(401)的外壁上设有矩形框架状凸起,防护筒(401)的底部设有轴孔,防护筒(401)共设有两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02)为T形块状的机构,移动块(102)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移动块(102)的转动杆上设有移动轮,移动块(102)共设有两组,两组移动块(102)分别固定在固定架(10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架(103)为矩形框架状结构,对接架(103)的内部设有矩形凸起,对接架(103)通过螺钉固定在两组固定架(101)之间;所述控制板(104)为方形板状结构,控制板(104)上设有方形板状凹槽,控制板(104)的外壁上矩形凸起,控制板(104)固定在对接架(10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板(201)为方形板状结构,外固板(201)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外固板(201)上设有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杆(203)为圆柱杆状结构,摩擦杆(203)的外壁上设有圆环状凸起,摩擦杆(203)上设有柱状齿轮,摩擦杆(203)转动连接在生电板(202)的内部,边侧摩擦杆(203)上设有圆柱状凸起,边侧摩擦杆(203)上设有锥形齿轮,摩擦杆(203)转动连接在外固板(201)上;所述安装架(204)为方形板状结构,安装架(204)的底部固定有L形板,安装架(204)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固板(201)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部(3)还包括:带动块(302);所述固定板(301)为方形板状结构,固定板(301)上设有矩形凸起,固定板(301)的矩形凸起上设有半圆柱状凹槽,固定板(301)的底部设有L形架,固定板(301)上设有轴孔;所述带动块(302)为柱状齿轮结构,带动块(302)上设有圆柱状凸起,带动块(302)转动连接在固定板(301)内,带动块(302)与固定板(301)上的控制电机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303)为螺纹杆状结构,控制杆(303)上设有圆柱状凸起,控制杆(303)的底部设有柱状齿轮控制杆(303)共设有两组,两组控制杆(303)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板(301)上,两组控制杆(303)与带动块(302)之间通过卡齿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部(4)还包括:调节杆(402);所述调节杆(402)为螺纹杆状结构,调节杆(402)上设有圆柱状凸起,调节杆(402)上设有锥形齿轮,调节杆(402)共设有两组,两组调节杆(402)分别转动连接在防护筒(40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1)、摩擦发电部(2)、光伏发电部(3)、风力发电部(4);所述控制部(1)包括:固定架(101);所述固定架(101)为矩形框架状结构,固定架(101)上设有方形板状凸起,固定架(101)上设有轴孔,固定架(101)共设有两组;所述摩擦发电部(2)设置在控制部(1)的内部,摩擦发电部(2)的生电板(202)与控制部(1)的控制板(104)上的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摩擦发电部(2)的摩擦杆(203)与控制部(1)的移动块(102)上的转动杆通过锥形齿轮相连接,摩擦发电部(2)的安装架(204)通过螺钉固定在控制板(104)的上方,生电板(202),生电板(202)为方形板状结构,生电板(202)上设有轴孔,生电板(202)的轴孔内连接有圆环状凹槽,生电板(202)通过螺钉固定在摩擦发电部(2)的外固板(201)内部;所述光伏发电部(3)设置在摩擦发电部(2)的上方,光伏发电部(3)的固定板(301)固定在控制部(1)的对接架(103)内部,固定板(301)上的控制电机与控制板(104)上的控制中枢通过电性电机,光伏发电部(3)的光伏板(304)与控制板(104)上的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所述光伏板(304)为方形板状结构,光伏板(304)上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光伏板(304)的底部设有u形架,光伏板(304)的u形架上设有螺纹通孔,光伏板(304)螺纹连接在光伏发电部(3)的控制杆(303)上;所述风力发电部(4)设置在控制部(1)的内部,风力发电部(4)的防护筒(401)固定在固定架(101)内部,防护筒(401)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板(301)的上方,风力发电部(4)的发电组件(404)与控制板(104)上的蓄电池通过电性连接,所述防护筒(401)为矩形筒状结构,防护筒(401)的外壁上设有矩形框架状凸起,防护筒(401)的底部设有轴孔,防护筒(401)共设有两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02)为t形块状的机构,移动块(102)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移动块(102)的转动杆上设有移动轮,移动块(102)共设有两组,两组移动块(102)分别固定在固定架(10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不同发电模式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架(103)为矩形框架状结构,对接架(103)的内部设有矩形凸起,对接架(103)通过螺钉固定在两组固定架(101)之间;所述控制板(104)为方形板状结构,控制板(104)上设有方形板状凹槽,控制板(104)的外壁上矩形凸起,控制板(104)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祖全谢雨知谢雨桐谢德权谢雨涵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红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