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可扩展多焦距成像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可扩展多焦距成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3127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3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扩展多焦距成像系统,涉及光学领域,该可扩展多焦距成像系统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附加镜组和本体镜组,本体镜组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窗口和靶面;附加镜组包括缩束镜组或扩束镜组;第一透镜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透镜;第二透镜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透镜;第三透镜为双凸透镜;窗口为平行平板。该系统的本体镜组只采用三片透镜的结构形式,通过在本体镜组前方添加附加镜组即可实现可扩展多焦距成像系统的焦距转换,操作简单。而且附加镜组的缩束镜组或扩束镜组可以实现总计三种不同的焦距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光学元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扩展多焦距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1、红外成像系统常用于实现成像和探测,随着技术不断发展,红外成像镜头逐渐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相关技术在调整红外成像系统的焦距时,会在原本红外成像系统的两侧各自添加透镜组,形成新的红外成像系统。但是,相关技术调整红外成像系统的焦距不仅需要大幅调整红外成像系统的结构,操作较为繁琐复杂,而且相关技术只能在两个焦距值之间转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扩展多焦距成像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2、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扩展多焦距成像系统。该系统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附加镜组和本体镜组,所述本体镜组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窗口和靶面;所述附加镜组包括缩束镜组或扩束镜组。

3、所述第一透镜为凸面朝向所述物侧的弯月透镜;

4、所述第二透镜为凸面朝向所述物侧的弯月透镜;

5、所述第三透镜为双凸透镜;

6、所述窗口为平行平板。

7、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缩束镜组包括第一缩束透镜和第二缩束透镜;所述第一缩束透镜为凸面朝向所述物侧的弯月透镜;所述第二缩束透镜为凸面朝向所述像侧的弯月透镜;其中,所述第一缩束透镜和所述第二缩束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8、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缩束透镜朝向所述物侧的镜面为球面,且朝向所述像侧的镜面为非球面;所述第二缩束透镜朝向所述物侧的镜面为球面,且朝向所述像侧的镜面为非球面。

9、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缩束透镜朝向所述物侧的镜面的曲率半径为125.41,且朝向所述像侧的镜面的曲率半径为46.7;所述第二缩束透镜朝向所述物侧的镜面的曲率半径为-78.85,且朝向所述像侧的镜面的曲率半径为-61.46。

10、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扩束镜组包括第一扩束透镜和第二扩束透镜;所述第一扩束透镜为凸面朝向所述物侧的弯月透镜;所述第二扩束透镜为凸面朝向所述物侧的弯月透镜;其中,所述第一扩束透镜为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二扩束透镜为球面透镜。

11、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扩束透镜朝向所述物侧的镜面为球面,且朝向所述像侧的镜面为非球面;所述第二扩束透镜朝向所述物侧的镜面为球面,且朝向所述像侧的镜面为球面。

12、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扩束透镜朝向所述物侧的镜面的曲率半径为120.1,且朝向所述像侧的镜面的曲率半径为236.83;所述第二扩束透镜朝向所述物侧的镜面的曲率半径为256.3,且朝向所述像侧的镜面的曲率半径为98.95。

13、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为球面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为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朝向所述物侧的镜面为球面,且朝向所述像侧的镜面为球面;所述第二透镜朝向所述物侧的镜面为球面,且朝向所述像侧的镜面为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朝向所述物侧的镜面为球面,且朝向所述像侧的镜面为非球面。

14、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朝向所述物侧的镜面的曲率半径为19.78,且朝向所述像侧的镜面的曲率半径为32.7;所述第二透镜朝向所述物侧的镜面的曲率半径为30.87,且朝向所述像侧的镜面的曲率半径为13.07;所述第三透镜朝向所述物侧的镜面的曲率半径为228.99,且朝向所述像侧的镜面的曲率半径为-34.89。

15、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镜组的焦距为24.5毫米,所述本体镜组和所述缩束镜组的焦距为12.25毫米,所述本体镜组和所述扩束镜组的焦距为49毫米。

16、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本公开还可以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其设置有电子感光元件以成像,该成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可扩展多焦距成像系统。

17、本公开的可扩展多焦距成像系统,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附加镜组和本体镜组,本体镜组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窗口和靶面;附加镜组包括缩束镜组或扩束镜组;第一透镜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透镜;第二透镜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透镜;第三透镜为双凸透镜;窗口为平行平板。本公开的本体镜组只采用三片透镜的结构形式,通过在本体镜组前方添加附加镜组即可实现可扩展多焦距成像系统的焦距转换,操作简单。而且附加镜组的缩束镜组或扩束镜组可以实现总计三种不同的焦距设置。

18、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扩展多焦距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附加镜组和本体镜组,所述本体镜组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窗口和靶面;所述附加镜组包括缩束镜组或扩束镜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缩束镜组包括第一缩束透镜和第二缩束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束镜组包括第一扩束透镜和第二扩束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扩展多焦距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附加镜组和本体镜组,所述本体镜组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窗口和靶面;所述附加镜组包括缩束镜组或扩束镜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缩束镜组包括第一缩束透镜和第二缩束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焕宝丁金阳崔超赵华鹤李垚段文举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精仪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