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卧式筒形直流增压锅炉双壳体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卧式筒形直流增压锅炉双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93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式筒形直流增压锅炉双壳体结构,包括炉膛;所述炉膛内设置有燃烧器,炉膛设置有炉膛进风口,炉膛设置在内壳护板内部;所述内壳护板外侧设置有外壳体,外壳体为筒形结构;所述内壳护板和外壳体间设置有夹层风道;所述内壳护板末端与烟气出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双壳体结构通过内方外立式圆筒形式,在相应设备处布局合理介质通道,达到建立锅炉炉膛增压燃烧环境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双层结构均有承压使用更可靠安全,体积小燃烧强度大,可大幅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筒形直流增压锅炉双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1、直流增压锅炉是指锅炉烟气驱动的压气机将进入压气机的空气压缩增压到工作压力后供入锅炉炉膛,使锅炉的燃烧在高正压条件下进行,燃烧得以强化,炉膛容积热负荷大幅度提高,大大强化了炉膛以及对流受热面的传热,极大减小受热面体积,从而使锅炉体积和重量大大减小,占地面积也小了许多。

2、与普通注汽锅炉相比直流增压锅炉具有,燃烧强度大,锅炉传热性好,重量轻、尺寸小,可靠性好,启动速度快,机动性能优越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使用环境的苛刻、面积及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场景尤其重要。

3、国内针对直流增压锅炉的研究目前仍处空白阶段,卧式直流增压锅炉的结构布局方式开创了注汽锅炉小型化研究的新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相应设备处布局合理介质通道,达到建立锅炉炉膛增压燃烧环境的目的一种卧式筒形直流增压锅炉双壳体结构。

2、一种卧式筒形直流增压锅炉双壳体结构,包括炉膛;所述炉膛内设置有燃烧器,炉膛设置有炉膛进风口,炉膛设置在内壳护板内部;所述内壳护板外侧设置有外壳体,外壳体为筒形结构;所述内壳护板和外壳体间设置有夹层风道;所述内壳护板末端与烟气出口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炉膛还连接有燃料入口;所述燃料入口与喷油器雾化器连接,喷油器雾化器连接有高压油管,油管穿过外壳并通过伸缩节与外壳密封连接,炉膛进风口与调风器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与空气进口风道连接;所述空气进口风道连接有锅炉烟气驱动的压气机。

5、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还设有增压空气入口。

6、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固定在底座撬体上。

7、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上均设有人孔和检查孔,人孔和检查孔上设密封盖。

8、进一步地,所述设置在外壳上的密封盖通过非石棉橡胶板密封连接,设置在内壳上的密封盖通过两层硅酸铝纤维布密封连接,硅酸铝纤维布2.5mm厚,密封盖与人孔、检查孔为椭圆形。

9、进一步地,所述内壳护板和外壳体连接处安装有带波纹管的膨胀节。

10、进一步地,所述内壳护板上设置有烟道保温。

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双壳体结构通过内方外立式圆筒形式,在相应设备处布局合理介质通道,达到建立锅炉炉膛增压燃烧环境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双层结构均有承压使用更可靠安全,体积小燃烧强度大,可大幅提高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筒形直流增压锅炉双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3);所述炉膛(3)内设置有燃烧器(2),炉膛(3)设置有炉膛进风口(9),炉膛(3)设置在内壳护板(4)内部;所述内壳护板(4)外侧设置有外壳体(6),外壳体(6)为筒形结构;所述内壳护板(4)和外壳体(6)间设置有夹层风道(10);所述内壳护板(4)末端与烟气出口(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筒形直流增压锅炉双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3)还连接有燃料入口;所述燃料入口与喷油器雾化器连接,喷油器雾化器连接有高压油管,油管穿过外壳并通过伸缩节与外壳密封连接,炉膛进风口(9)与调风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筒形直流增压锅炉双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6)与空气进口风道连接;所述空气进口风道连接有锅炉烟气驱动的压气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筒形直流增压锅炉双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6)还设有增压空气入口(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筒形直流增压锅炉双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6)固定在底座撬体(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筒形直流增压锅炉双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6)上均设有人孔和检查孔,人孔和检查孔上设密封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卧式筒形直流增压锅炉双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外壳上的密封盖通过非石棉橡胶板密封连接,设置在内壳上的密封盖通过两层硅酸铝纤维布密封连接,硅酸铝纤维布2.5mm厚,密封盖与人孔、检查孔为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筒形直流增压锅炉双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护板(4)和外壳体(6)连接处安装有带波纹管的膨胀节(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筒形直流增压锅炉双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护板(4)上设置有烟道保温(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筒形直流增压锅炉双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3);所述炉膛(3)内设置有燃烧器(2),炉膛(3)设置有炉膛进风口(9),炉膛(3)设置在内壳护板(4)内部;所述内壳护板(4)外侧设置有外壳体(6),外壳体(6)为筒形结构;所述内壳护板(4)和外壳体(6)间设置有夹层风道(10);所述内壳护板(4)末端与烟气出口(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筒形直流增压锅炉双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3)还连接有燃料入口;所述燃料入口与喷油器雾化器连接,喷油器雾化器连接有高压油管,油管穿过外壳并通过伸缩节与外壳密封连接,炉膛进风口(9)与调风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筒形直流增压锅炉双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6)与空气进口风道连接;所述空气进口风道连接有锅炉烟气驱动的压气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筒形直流增压锅炉双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盈利吴穷王军孙嘉启高占洋艾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