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锡鑫专利>正文

一种旋转式双面皮带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831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旋转式双面皮带扣,包括旋转轴和与之旋转配合的旋转组件,旋转轴连接于皮带装饰面板/皮带固定结构的一端,旋转组件设于皮带固定结构/皮带装饰面板的一端,所述旋转组件一端设有用于插装旋转轴的转轴穿孔及与之垂直设置的容槽,所述旋转轴截面为腰圆形,在容槽内卡装有设有凸状弹性部的弹性组件,抵压于插装入转轴穿孔的旋转轴外周,通过旋转旋转轴,凸状弹性部抵压至旋转轴的平面上形成一个锁定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双面皮带扣旋转轴为截面为腰圆形的柱状结构从而使得皮带扣翻转的过程更加顺畅,避免不必要的噪音,也便于加工过程。此外,还将现有技术中的弹珠换为弹片的结构,利用弹片整个面的弹性形变起到一个弹性抵压的作用,这使得弹性体更加耐用,不易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皮带扣,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双面皮带扣。技术背景 皮带作为一种穿着与人身上的重要配饰,除了固定衣裤之外,在一些特定的场合, 更是作为一种身份和品位的象征,而皮带扣更是皮带上最重要的配件,其与皮带、衣物是否 配搭,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整个衣饰的搭配效果。然而,通常情况下,如果需要更换皮带的 花样,就需要先卸下皮带头,对皮带或者皮带头进行更换,这样的过程复杂且通用性不强, 因而就出现了一种皮带扣旋转的皮带,它通过在皮带扣的两面设计出不同的花纹、装饰,使 用时,只需要翻转皮带扣就可以起到不同设计样式的转换,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出 席不同场合的需要。中国专利200720047277. 5中公开了一种压片翻转两用扣,它包括固定板、定位 压片和双面翻转片,定位压片的一端通过转动轴与固定板的前端转动连接,定位压片转开 时与固定板之间留有容扁型带穿过的空间,定位压片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双面翻转片通过 中心转轴设在定位压片的自由端上;定位压片内置有一空腔,该空腔具有一个端口,在空腔 内设置有两个相向放置的强力弹珠;双面翻转片与定位压片相向的一端设置有一中心转 轴,另一端的两侧设计有弹珠,在中心转轴左右两侧开设有卡槽,该中心转轴穿置于定位压 片的端口,并通过转动形成一个锁定位置和一个松开位置,在锁定位置上,中心转轴的两侧 卡槽与定位压片的两个固定铁片相插接。但是,这种弹珠作为弹性体的结构,随着使用次数 的增多,非常容易失效,造成无法旋转双面翻转片或者当其处于锁定的非使用状态时,容易 发生误翻转的情况,此外,中心转轴上设有的卡槽的长度没有延伸至整个中心转轴,而是和 弹珠端部大小相应,由于用户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对翻转片的施力较复杂,容易出现弹珠端 部被中心转轴的未开槽部分卡住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到翻转片的顺畅转动,出现噪音,甚 至会导致无法转动翻转片的情况,而且,在柱状的中心转轴上开卡槽,卡槽的位置又要保证 一定的精度,这样从加工上来说,也增加了难度,成本也会随之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得皮带头的双面翻转流畅、不 易失效、加工简单的可自动完成皮带扣翻转定位的皮带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转式双面皮带扣,包括旋转轴和与之旋转配合的旋转组件,旋转轴连接于皮带 装饰面板/皮带固定结构的一端,旋转组件设于皮带固定结构/皮带装饰面板的一端,所述 旋转组件一端设有用于插装旋转轴的转轴穿孔及与之垂直设置的容槽,所述旋转轴截面为 腰圆形,在容槽内卡装有设有凸状弹性部的弹性组件,抵压于插装入转轴穿孔的旋转轴外 周,通过旋转旋转轴,凸状弹性部抵压至旋转轴的平面上形成一个锁定位置。通过弹性组件的凸状弹性部的弹性形变实现对旋转轴外周的弹性抵压,转动旋转轴,使得凸状弹性部抵 于旋转轴的卡槽内,形成锁定位置,即皮带扣的工作位置。由于弹性抵压是靠弹性组件面上 的或若干个弹簧的弹性形变来实现抵压的,因而不易失效,寿命较长。同时截面为腰圆形的 旋转轴,使得弹性组件不易被卡住,而且只需要旋转旋转轴至一定的位置,其可以自动旋转 回锁定位置,完成皮带扣的自动定位过程,也使得转动更加流畅。所述弹性组件为两个弹片。该对弹片置于容槽后,两端抵于容槽壁,其截面呈“X”形,凸状弹性部为弹片弓起 部分。弹片两端抵压于容槽壁,则其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性力,使得凸状弹性部抵压于旋 转轴外周。转轴穿孔贯穿于容槽底中部,所述容槽还设有一个带通孔的容槽盖。转轴穿孔设 于中部,使得旋转轴的受力点位于弹片的中部,受力更加均勻。该对弹片至少一个端部相连,在容槽内设有形状与弹片相应的弹片槽,弹片槽和 凸状弹性部对应的位置槽宽大于弹片厚度。所述两个凸状弹性部分别为拱起方向背离旋转轴的结构,其截面为“口”形。通过 旋转轴抵压“ 口 ”形凸状弹性部至弹片槽的相互作用,产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抵压作用。转轴穿孔贯穿至容槽底中部,所述容槽还设有一个带通孔的容槽盖。便于对弹片 的辅助定位。所述弹性组件通过螺钉连接于容槽内,依次包括第一薄片、第二薄片和置于两个 薄片之间的弹簧,第一薄片抵于旋转轴外周。所述弹性组件为一个或两个,所述第一薄片和第二薄片相对的表面设有位置相对 应的第一沉孔结构和第二沉孔结构,所述弹簧两端部分别卡于第一沉孔结构和第二沉孔结 构内。皮带装饰面板的正反面分别设有不同的装饰图案或文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旋转式双面皮带扣由于将旋转轴设计成截面为腰圆形的柱状结构从而 使得皮带扣翻转的过程更加顺畅,避免不必要的噪音,也便于加工过程,具体操作过程中, 只需要翻转皮带装饰面板到一定角度,即可自动完成皮带扣的自动定位过程,此外,还将现 有技术中的弹珠换为弹性组件的结构,利用弹片整个面或者若干个弹簧的弹性形变起到一 个弹性抵压的作用,这使得弹性体更加耐用,不易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双面皮带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轴的截面图3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4为旋转轴和旋转组件的旋转配合结构图5为实施例2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6为实施例2的旋转组件的俯视图7为实施例2的旋转轴和旋转组件的连接状态示意图8为实施例2的旋转轴和旋转组件的连接截面图;图9为实施例2的旋转式双面皮带扣的手动施力临界位置; 图10为实施例3的旋转轴和旋转组件的连接截面图; 图11为实施例3的旋转组件和旋转轴的连接截面图; 图12为实施例3弹性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实施例4的旋转轴和旋转组件的连接截面图;图14为实施例4的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第一种形式的皮带扣; 图16为第二种形式的皮带扣; 图17为第三种形式的皮带扣; 图18为第四种形式的皮带扣; 图19为第五种形式的皮带扣。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双面皮带扣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旋转轴1和与之旋转配 合的旋转组件2,旋转轴1连接于皮带装饰面板3(正反面分别设有不同的装饰图案或文字) 一端,旋转组件2设于皮带固定结构4的一端,旋转轴1为截面是腰圆形的柱状体,如图2 所示,图中旋转轴1的外表包括两个圆弧面5和两个平面6,它的截面中的单个圆弧部分的 圆心角为0° -180°的范围,这里优选80°,图3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旋转组件2的一端 设有用于插装旋转轴1的转轴穿孔7及与之垂直设置的容槽8,在容槽8内卡装有一对设有 凸状弹性部9的弹片10,分别抵压于插装入转轴穿孔7的旋转轴1外周,通过旋转,凸状弹 性部9抵压至平面6内形成一个锁定位置,即图1所示的位置。此外,在容槽8的最内端靠 近皮带装饰面板3的位置还设有一盖板13,用于辅助定位弹片10。如图4所示,是旋转轴和旋转组件的旋转配合结构图,该对弹片10置于容槽8后, 两端11抵于容槽壁12,其截面呈“X”形,凸状弹性部9为弹片10的弓起部分。使用时,图1 所示的锁定状态下的旋转轴1和旋转组件2,此时,弹片10上的弹性变形最小,如果逆时针 或者顺时针旋转皮带装饰面板3,带动旋转轴1旋转,其上的圆弧面5接触并抵压弹片10, 使其弹性变形增大,继续旋转到大约转过130°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片10上的弹性形 变始终不变,旋转轴1受到的弹性力大小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双面皮带扣,包括旋转轴和与之旋转配合的旋转组件,旋转轴连接于皮带装饰面板/皮带固定结构的一端,旋转组件设于皮带固定结构/皮带装饰面板的一端,所述旋转组件一端设有用于插装旋转轴的转轴穿孔及与之垂直设置的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截面为腰圆形,在容槽内卡装有设有凸状弹性部的弹性组件,抵压于插装入转轴穿孔的旋转轴外周,通过旋转旋转轴,凸状弹性部抵压至旋转轴的平面上形成一个锁定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锡鑫
申请(专利权)人:陈锡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