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温风机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626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降温风机风扇,涉及到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动力机构和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前面设有前罩壳,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开设有冷却环腔,所述冷却环腔内壁的上侧设有第一注水管道,所述保护壳内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水泵腔,所述第一水泵腔内壁的左右两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设有软管,所述保护壳表面开设有多个放置槽,多个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均设有制冷板,多个所述制冷板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导温板。本技术避免了因风扇长时间作业导致动力机构高温的缺点,可以实现对动力机构快速降温,从而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特别涉及一种降温风机风扇


技术介绍

1、电风扇作为一种降温设备,是最重要的家用电器。

2、电风扇可以在下降炎热的室内增加空气流通,提高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速度,给人带来清凉舒爽的感觉。

3、申请人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降温风机风扇”,其公开(公告)号为“cn209781264u”,该专利主要通过设置调节盘,在螺栓的作用下,能使风扇本体实现改变风扇本体上下吹风范围的目的,通过设置万向球,在万向槽的作用下,能使风扇本体实现局部上下摆动的目的,从而可实现局部调节风扇本体摆动角度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一旋转电机,能使风扇本体实现圆周摆动进行吹风的目的,但是传统的降温风机风扇通常在炎热天气使用,由于天气温度较高和降温风机风扇长时间运行时,就容易导致风机风扇的动力装置运行的负荷增加和温度升高,从而导致风机风扇的动力装置因高温损坏,也增加了风机风扇的故障率,降低了风机风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温风机风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降温风机风扇通常在炎热天气使用,由于天气温度较高和降温风机风扇长时间运行时,就容易导致风机风扇的动力装置运行的负荷增加和温度升高,从而导致风机风扇的动力装置因高温损坏,也增加了风机风扇的故障率,降低了风机风扇的实用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温风机风扇,包括动力机构和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前面设有前罩壳,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开设有冷却环腔,所述冷却环腔内壁的上侧设有第一注水管道,所述保护壳内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水泵腔,所述第一水泵腔内壁的左右两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设有软管,所述保护壳表面开设有多个放置槽,多个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均设有制冷板,多个所述制冷板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导温板,所述冷却环腔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二导温板,所述冷却环腔的内壁设有多个三角块,所述前罩壳的前面设有喷雾装置。

3、优选的,所述喷雾装置包括圆形块,所述圆形块的后面与前罩壳的前面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块的前面设有雾化喷头,所述圆形块内部的一侧开设有注水腔,所述注水腔内壁的上侧设有第二注水管道,所述圆形块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水泵腔,所述第二水泵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出端贯穿第二水泵腔内壁的左侧且设有出水管道,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入端贯穿第二水泵腔内壁的右侧延伸至注水腔内壁的一侧且设有吸水管。

4、优选的,所述第一注水管道的上端贯穿冷却环腔内壁的上侧延伸至保护壳的顶面,两个所述软管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一水泵腔内壁的一侧与冷却环腔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导温板的一端均贯穿相应的放置槽内壁的一侧延伸至相应的冷却环腔内壁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导温板的一端均贯穿冷却环腔内壁的一侧延伸至保护壳内壁的一侧,所述出水管道的前端与雾化喷头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注水管道贯穿注水腔内壁的上侧延伸至圆形块的顶面。

5、优选的,所述第一注水管道和第二注水管道的上端均设有密封盖,可以防止液体因晃动而洒出来,也可以防止灰尘的进入。

6、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的下面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贯穿保护壳内壁的下侧延伸至保护壳的下面。

7、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可以增大设备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

8、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前面设有按钮,所述保护壳的后面设有散热网板,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9、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通过利用第一注水管道将水加入冷却环腔当中,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通过制冷板将相应的第一导温板变凉,可以让冷却环腔内的水变凉,再利用第二导温板传导温度的作用,将冷却后水的温度传导至动力机构的周围,实现对动力机构降温的目的,同时利用第一水泵实现环腔内的水流动,利用三角块扰流目的,让水可以快速的冷却,利用第二水泵和雾化喷头的组合作用,可以在吹风的同时还能有水雾,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避免了因风扇长时间作业导致动力机构高温的缺点,可以实现对动力机构快速降温,从而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年限。

11、通过第一注水管道以及第二注水管道的贯穿效果,保证了冷却水的正常注入,同时利用软管与冷却环腔的连接作用,保证水流的正常流动,利用第一导温板与第二导温板的贯穿效果,可以实现快速传导温度的效果,可以将设备内部的各个零件稳定的连接在一起,防止因设备内部连接不稳定而导致的设备损坏,同时也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12、通过利用密封盖可以防止液体因晃动而洒出来,也可以防止灰尘的进入,利用支撑杆和螺纹杆可以调节设备的整体高度,方便人们不同的需求,利用底座可以增大设备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也保证了设备的基本使用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温风机风扇,包括动力机构(1)和保护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2)的前面设有前罩壳(3),所述保护壳(2)的内部开设有冷却环腔(4),所述冷却环腔(4)内壁的上侧设有第一注水管道(5),所述保护壳(2)内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水泵腔(6),所述第一水泵腔(6)内壁的左右两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7),所述第一水泵(7)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设有软管(8),所述保护壳(2)表面开设有多个放置槽(9),多个所述放置槽(9)的内壁均设有制冷板(10),多个所述制冷板(10)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导温板(11),所述冷却环腔(4)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二导温板(12),所述冷却环腔(4)的内壁设有多个三角块(13),所述前罩壳(3)的前面设有喷雾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风机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装置包括圆形块(14),所述圆形块(14)的后面与前罩壳(3)的前面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块(14)的前面设有雾化喷头(16),所述圆形块(14)内部的一侧开设有注水腔(15),所述注水腔(15)内壁的上侧设有第二注水管道(17),所述圆形块(14)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水泵腔(18),所述第二水泵腔(1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19),所述第二水泵(19)的输出端贯穿第二水泵腔(18)内壁的左侧且设有出水管道(20),所述第二水泵(19)的输入端贯穿第二水泵腔(18)内壁的右侧延伸至注水腔(15)内壁的一侧且设有吸水管(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温风机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水管道(5)的上端贯穿冷却环腔(4)内壁的上侧延伸至保护壳(2)的顶面,两个所述软管(8)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一水泵腔(6)内壁的一侧与冷却环腔(4)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导温板(11)的一端均贯穿相应的放置槽(9)内壁的一侧延伸至相应的冷却环腔(4)内壁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导温板(12)的一端均贯穿冷却环腔(4)内壁的一侧延伸至保护壳(2)内壁的一侧,所述出水管道(20)的前端与雾化喷头(16)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注水管道(17)贯穿注水腔(15)内壁的上侧延伸至圆形块(14)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风机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水管道(5)和第二注水管道(17)的上端均设有密封盖(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风机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1)的下面设有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的下端贯穿保护壳(2)内壁的下侧延伸至保护壳(2)的下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温风机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2)的下端设有螺纹杆(23),所述螺纹杆(2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2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温风机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2)的前面设有按钮(25),所述保护壳(2)的后面设有散热网板(2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温风机风扇,包括动力机构(1)和保护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2)的前面设有前罩壳(3),所述保护壳(2)的内部开设有冷却环腔(4),所述冷却环腔(4)内壁的上侧设有第一注水管道(5),所述保护壳(2)内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水泵腔(6),所述第一水泵腔(6)内壁的左右两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7),所述第一水泵(7)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均设有软管(8),所述保护壳(2)表面开设有多个放置槽(9),多个所述放置槽(9)的内壁均设有制冷板(10),多个所述制冷板(10)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导温板(11),所述冷却环腔(4)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二导温板(12),所述冷却环腔(4)的内壁设有多个三角块(13),所述前罩壳(3)的前面设有喷雾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风机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装置包括圆形块(14),所述圆形块(14)的后面与前罩壳(3)的前面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块(14)的前面设有雾化喷头(16),所述圆形块(14)内部的一侧开设有注水腔(15),所述注水腔(15)内壁的上侧设有第二注水管道(17),所述圆形块(14)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水泵腔(18),所述第二水泵腔(1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19),所述第二水泵(19)的输出端贯穿第二水泵腔(18)内壁的左侧且设有出水管道(20),所述第二水泵(19)的输入端贯穿第二水泵腔(18)内壁的右侧延伸至注水腔(15)内壁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彬张金星储艳慈会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赫法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