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590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包括:管廊建筑体,管廊建筑体的一侧开设有电力管线腔,电力管线腔的一侧有油路管道腔,油路管道腔的另一侧开设有综合管线腔,油路管道腔的内部下方固定设置有油路管道支座;均设置在电力管线腔、油路管道腔和综合管线腔的上方,第一排水管道向下贯穿延伸至蓄水池的内部,蓄水池的内部两侧以及两端均设置连接座,设置有滑杆之间滑动连接有浮力板,浮力板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插接块,蓄水池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口;第二排水管道,排水口与第二排水管道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抽水泵,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能有效的防止管廊建筑体内进水同时还能对管廊内进行自动化实时监控,适用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管廊,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现有的建筑物智能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地下管廊是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各种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地下管廊的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常出现地下管廊内部渗水的现象,进而导致地下管廊内部管件进水,以及引起金属管件的腐蚀,使管件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甚至引起电力系统瘫痪、漏水、漏气等大型事故现象。

2、公开号为cn202011095581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所述疏水管内的水由于重量作用落至储水槽内,当密封板表面的水位逐渐升高,由于浮力作用,所述椭圆浮球向上运动,所述第二传感器与第一传感器接触,所述控制器控制警报器发出警报,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3、但是上述专利技术中的椭圆浮球在浮力作用下上升时得不到固定,可能会在水面上进行不规律的运动导致所述第二传感器与第一传感器无法接触,警报器无法发出警报。即使警报发出,在工作人员到达处理的空档期并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如果发生重大漏水事故不仅导致管廊结构损坏还有可能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带来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

4、管廊建筑体,管廊建筑体的一侧开设有电力管线腔,电力管线腔的一侧开设有油路管道腔,油路管道腔的另一侧开设有综合管线腔,电力管线腔、油路管道腔和综合管线腔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线管支架,油路管道腔的内部下方固定设置有油路管道支座,每个型腔(电力管线腔、油路管道腔和综合管线腔)内均设置有相对应的管道与线路,通过线管支架将其固定,油路管道设置有油路管道支座起到了支撑和稳固的作用;

5、土层,土层的下方设置有垫层,垫层的上方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的内部套接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的内部设置有防水灰浆,防水灰浆的内部设置有管廊建筑体,本专利技术采用粘型tpo防水卷材(上方铺设厚度为1.6m m,底部铺设厚度为1.5mm),防水灰浆采用pmc-421聚合物水泥(上方铺设厚度为2mm)外加保护层有效的保护了设置在土层中的管廊建筑体长时间不收到侵蚀导致建筑体的使用寿命减短;

6、防水斜板,均设置在电力管线腔、油路管道腔和综合管线腔的上方,防水斜板的两侧下方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排水管道,防止渗水长时间的堆积在各组型腔的上方导致电力管线腔、油路管道腔和综合管线腔内进水损坏线路管道,并且防水斜板连接有第一排水管道便于将渗水排至蓄水池内;

7、蓄水池,固定设置在垫层的下方,第一排水管道向下贯穿延伸至蓄水池的内部,每组第一排水管道的下方均固定设置有单向节流阀,蓄水池的内部两侧以及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座,每组连接座之间固定设置有滑杆,滑杆之间滑动连接有浮力板,浮力板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插接块,插接块的上方相对应设置有插接槽,蓄水池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口;

8、其中,蓄水池可以将第一排水管道排出的水进行收集,日积月累下来蓄水池内部的水位升高,浮力板由于浮力会随着水位一同升高,并且在滑杆的范围内进行升高与下降,保证了上方插接块与插接槽之间的精准相对应插接(插接槽内部设置有相对应的插接孔,图中未示出),当蓄水池内部储存到一定量的时候水位升高,插接块与插接槽插接后传感器电性连接启动抽水泵将蓄水池内部的积水通过排水口从第二排水管道排出;

9、第二排水管道,固定连接在排水口的外侧,且向上延伸至土层的外侧,排水口与第二排水管道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抽水泵,当蓄水池内部储存到一定量的时候水位升高,插接块与插接槽插接后传感器电性连接启动抽水泵将蓄水池内部的积水通过排水口从第二排水管道排出。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力管线腔、油路管道腔和综合管线腔之间贯穿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下方且电力管线腔、油路管道腔和综合管线腔的内部均设置有监测机构。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浮力板的四周边角处开设有连接孔,每组所述连接孔与滑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浮力板的中间部位固定设置有十字支架,所述浮力板与十字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滤网。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十字支架与插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插接块的上方设置有传感器,且呈三角形排布。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监测机构包括若干组横杆,每组所述横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栓。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监测机构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加强筋,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轨道,两侧所述滑动轨道的下方均固定设置有运动轨道。

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板与横杆设置呈一体,所述固定栓将横杆与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横梁的下方。

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动轨道与运动轨道之间活动连接有运动支架,所述运动支架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运动齿轮,所述运动齿轮与运动轨道之间啮合连接,所述运动支架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监测设备。

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监测设备包括固定板、旋转块、旋转架、摄像头和照明灯,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移动板的下方,所述旋转块和旋转架之间设置呈一体,且转动连接在固定板的下方,所述旋转架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头,另一侧设置有照明灯。

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9、(1)本专利技术中蓄水池可以将第一排水管道排出的水进行收集,日积月累下来蓄水池内部的水位升高,浮力板由于浮力会随着水位一同升高,并且在滑杆的范围内进行升高与下降,保证了上方插接块与插接槽之间的精准相对应插接(插接槽内部设置有相对应的插接孔,图中未示出),当蓄水池内部储存到一定量的时候水位升高,插接块与插接槽插接后传感器电性连接启动抽水泵将蓄水池内部的积水通过排水口从第二排水管道排出。

20、(2)本专利技术中土层的下方设置有垫层,垫层的上方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的内部套接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的内部设置有防水灰浆,防水灰浆的内部设置有管廊建筑体,本专利技术采用粘型tpo防水卷材(上方铺设厚度为1.6mm,底部铺设厚度为1.5mm),防水灰浆采用pmc-421聚合物水泥(上方铺设厚度为2mm)外加保护层有效的保护了设置在土层中的管廊建筑体长时间不收到侵蚀导致建筑体的使用寿命减短。

21、(3)本专利技术中横梁下方设置有监测机构,运动支架与运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移动板的上方,运动支架的上方滑动连接在滑动轨道的上方,运动齿轮与运动轨道之间啮合连接,运动齿轮转动带动运动支架沿着轨道轨迹进行移动,旋转块转动带动旋转架进行360°转动,通过摄像头实现对型腔(电力管线腔、油路管道腔和综合管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管线腔(2)、油路管道腔(3)和综合管线腔(4)之间贯穿设置有横梁(16),所述横梁(16)的下方且电力管线腔(2)、油路管道腔(3)和综合管线腔(4)的内部均设置有监测机构(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板(20)的四周边角处开设有连接孔(2001),每组所述连接孔(2001)与滑杆(19)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浮力板(20)的中间部位固定设置有十字支架(2002),所述浮力板(20)与十字支架(2002)之间固定连接有滤网(20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支架(2002)与插接块(2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插接块(21)的上方设置有传感器(2101),且呈三角形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机构(15)包括若干组横杆(1501),每组所述横杆(1501)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栓(15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机构(15)还包括连接块(1505),所述连接块(1505)的上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503),所述连接板(1503)与连接块(1505)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加强筋(1504),所述连接块(150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轨道(1506),两侧所述滑动轨道(1506)的下方均固定设置有运动轨道(15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503)与横杆(1501)设置呈一体,所述固定栓(1502)将横杆(1501)与连接块(1505)固定连接在横梁(16)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轨道(1506)与运动轨道(1507)之间活动连接有运动支架(1509),所述运动支架(1509)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运动齿轮(15010),所述运动齿轮(15010)与运动轨道(1507)之间啮合连接,所述运动支架(1509)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5011),所述移动板(1501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监测设备(150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1508)包括固定板(15081)、旋转块(15082)、旋转架(15083)、摄像头(15084)和照明灯(15085),所述固定板(15081)固定连接在移动板(15011)的下方,所述旋转块(15082)和旋转架(15083)之间设置呈一体,且转动连接在固定板(15081)的下方,所述旋转架(15083)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头(15084),另一侧设置有照明灯(1508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管线腔(2)、油路管道腔(3)和综合管线腔(4)之间贯穿设置有横梁(16),所述横梁(16)的下方且电力管线腔(2)、油路管道腔(3)和综合管线腔(4)的内部均设置有监测机构(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板(20)的四周边角处开设有连接孔(2001),每组所述连接孔(2001)与滑杆(19)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浮力板(20)的中间部位固定设置有十字支架(2002),所述浮力板(20)与十字支架(2002)之间固定连接有滤网(20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支架(2002)与插接块(2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插接块(21)的上方设置有传感器(2101),且呈三角形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机构(15)包括若干组横杆(1501),每组所述横杆(1501)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栓(15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信息化地下管廊监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机构(15)还包括连接块(1505),所述连接块(1505)的上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503),所述连接板(1503)与连接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春刘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伟腾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