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2383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8
本技术具体公开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所述建筑物减震装置包括安装板、夹持组件和减震单元,安装板适于与建筑物相连;夹持组件设在安装板的下方,夹持组件用于固定安装板;减震单元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一减震组件,第一连接板与夹持组件相连,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一连接板的下方,第一减震组件位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可以提高建筑减震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物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在风力和地震的情况下产生震动,相关技术中的建筑物减震装置,通过固定在地基的减震弹簧、固定在减震弹簧上的减震护帽和设置在建筑物底端上的顶部支撑座减小建筑物的震动的振动力。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减震弹簧与建筑物之间仅通过支撑座相连,因支撑座缺少固定,容易导致支撑座位置发生偏移影响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可以提高建筑减震的稳定性。

2、根据本技术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包括安装板、夹持组件和减震单元,所述安装板适于与建筑物相连;所述夹持组件设在所述安装板的下方,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固定所述安装板;所述减震单元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一减震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夹持组件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减震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

3、根据本技术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在进行与建筑物的装配连接时,通过夹持组件对安装板进行固定夹持连接,以此来提高装配结构的稳定性,优化装配过程中定位效果和结构的稳定性,也降低了装配时的操作难度,使得减震单元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减震性能,避免因为装配不稳定出现减震效果差或减震失效的问题。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限位座、支撑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限位座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座内,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可以相互靠近和远离以夹持和放开所述支撑件。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阻尼器、伸缩件和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阻尼器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件的一端相连,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阻尼器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阻尼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阻尼器上,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阻尼器上。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一护筒和第二护筒,所述第一护筒套设在所述第一弹簧外部,所述第二护筒套设在所述第二弹簧外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减震组件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单元还包括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二减震组件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间隔布置,第二减震组件包括支撑座、第一连接座、缓冲垫和缓冲部件,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垫的一端相连,所述缓冲垫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所述缓冲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相连,所述缓冲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相连。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座和缓冲部件,所述第二连接座设在所述缓冲垫和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缓冲部件包括支撑杆、第一滑块、第一连接杆和第三弹簧,所述支撑杆沿水平延伸,且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座相连,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支撑座相连,所述第一滑块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支撑杆上可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枢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枢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连,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相连。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二滑块和第四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枢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枢接,所述第二滑块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且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支撑杆上可移动,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抵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抵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减震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座和支撑座相连,且多个所述第二减震组件环绕在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四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限位座、支撑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限位座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座内,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可以相互靠近和远离以夹持和放开所述支撑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阻尼器、伸缩件和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阻尼器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件的一端相连,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阻尼器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阻尼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阻尼器上,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阻尼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一护筒和第二护筒,所述第一护筒套设在所述第一弹簧外部,所述第二护筒套设在所述第二弹簧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减震组件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单元还包括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二减震组件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间隔布置,第二减震组件包括支撑座、第一连接座、缓冲垫和缓冲部件,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垫的一端相连,所述缓冲垫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所述缓冲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相连,所述缓冲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座和缓冲部件,所述第二连接座设在所述缓冲垫和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缓冲部件包括支撑杆、第一滑块、第一连接杆和第三弹簧,所述支撑杆沿水平延伸,且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座相连,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支撑座相连,所述第一滑块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支撑杆上可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枢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枢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连,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二滑块和第四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枢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枢接,所述第二滑块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且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支撑杆上可移动,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抵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座和支撑座相连,且多个所述第二减震组件环绕在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四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限位座、支撑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限位座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座内,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可以相互靠近和远离以夹持和放开所述支撑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阻尼器、伸缩件和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阻尼器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件的一端相连,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阻尼器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阻尼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阻尼器上,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阻尼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一护筒和第二护筒,所述第一护筒套设在所述第一弹簧外部,所述第二护筒套设在所述第二弹簧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减震组件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物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单元还包括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二减震组件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间隔布置,第二减震组件包括支撑座、第一连接座、缓冲垫和缓冲部件,所述支撑座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硕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