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载手机支架,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车载手机支架。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车载手机支架由于结构设置局限存在以下问题:
2、1、装夹手机时需手动调节夹臂,取放不方便;另外通过感应装置感应自动装置,该结构方式成本且取放手机过程存在延迟,使用体验感差。
3、2、只有简单的手机装夹功能,缺乏多功能性,无法满足现有用户的使用需求。
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研发一种手机装夹方便且具有多功能性的车载手机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新型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连接部,以及与支架本体活动连接的左夹臂、右夹臂和下夹臂;
3、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底座、上盖、面板和控制模块;所述底座与上盖和面板之间形成第一安装腔室;
4、所述下夹臂与左夹臂和右夹臂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下夹臂上下运动通过联动机构带动左夹臂和右夹臂同步靠近或远离运动;所述联动机构和控制模块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室内;
5、所述上盖与面板之间设置有灯光组件。
6、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腔室内设置有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所述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分别与左夹臂、右夹臂和下夹臂滑动连接的滑轨;所述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之间形成有与滑轨连通的第二安装腔室。
7、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左联动杆、右联动杆和拉簧;
8、所述左联动杆位于左夹臂与下夹臂之间,所述左联动杆的两端分别
9、所述下夹臂位于第二安装腔室内的一端端部设置有钩部,所述拉簧位于钩部的上方,所述拉簧的其中一端与钩部连接,另一端于后固定板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灯光组件包括灯罩和led灯显示模块;
11、所述灯罩内嵌于上盖与面板之间,所述led灯显示模块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室内;所述led灯显示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12、优选的,所述面板为透明面板,所述第一安装腔室位于透明面板位置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13、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
14、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装夹部和转动部,所述底座远离上盖的表面设置有转动连接部,所述转动部与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部的外侧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用于锁紧或释放转动部相对转动连接部转动的自由度;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部和锁紧件形成所述角度调节机构。
1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6、该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下夹臂与左夹臂和右夹臂之间设置联动机构,下夹臂上下运动通过联动机构带动左夹臂和右夹臂同步靠近或远离运动,从而采用机械联动结构,方便自动的实现手机装夹或取出;同时在支架本体上设置灯光组件,通过显示不同颜色的灯,直观表示支架使用状态,也可以通过控制模块进行控制显示不同色彩的灯光,提升车内氛围感,满足更多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连接部,以及与支架本体活动连接的左夹臂、右夹臂和下夹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内设置有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所述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分别与左夹臂、右夹臂和下夹臂滑动连接的滑轨;所述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之间形成有与滑轨连通的第二安装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左联动杆、右联动杆和拉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组件包括灯罩和LED灯显示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为透明面板,所述第一安装腔室位于透明面板位置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装夹部和转动部,所述底座远离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连接部,以及与支架本体活动连接的左夹臂、右夹臂和下夹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室内设置有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所述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分别与左夹臂、右夹臂和下夹臂滑动连接的滑轨;所述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之间形成有与滑轨连通的第二安装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左联动杆、右联动杆和拉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组件包括灯罩和led灯显示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宸源电子科技发展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