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肚菌采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2280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羊肚菌采收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两侧外壁均安装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伸缩端连接移动架,移动架内部安装第一移动杆,第一移动杆内部安装第二移动杆,第二移动杆一端底部安装采收机构,箱体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安装槽之间安装收集机构。该发明专利技术中,控制采收机构移动至羊肚菌上方,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两个安装块移动至羊肚菌的两侧,先控制其中两个第一电动推杆带动夹板对羊肚菌的菌柄进行夹持,然后控制另外两个第一电动推杆带动第一刀片对羊肚菌进行切割,从而达到自动对羊肚菌采收的效果,无需工作人员蹲坐在大棚内手动对羊肚菌进行采收,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羊肚菌采收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羊肚菌,具体涉及一种羊肚菌采收装置


技术介绍

1、羊肚菌是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真菌,菌盖近球形、卵形至椭圆形,高可达10厘米,顶端钝圆,表面有似羊肚状的凹坑。凹坑不定蛋壳色至淡黄褐色,棱纹色较浅,柄近圆柱形,近白色,中空,圆筒形,孢子长椭圆形,无色,侧丝顶端膨大,体轻,质酥脆。羊肚菌在中国的分布极为广泛,羊肚菌多生长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腐殖质层上。主要生长于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中或褐土、棕壤等。羊肚菌在火烧后的林地上比较容易大发生。羊肚菌是食药兼用菌,其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有机锗,一直被欧美等国家作为人体营养的高级补品。

2、随着羊肚菌在市场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们也开始大量的种植,但在收获时还是采用人工手动进行采收,由于羊肚菌的种植区域较大,因此人工采收效率较为低下,而且人工采收羊肚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长时间蹲坐在大棚内部,较为费时费力;并且人工采收容易对大棚内还未生长成型的羊肚菌造成踩踏,无法满足人们快速对羊肚菌采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羊肚菌采收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3),多个第一电动伸缩杆(3)的伸缩端共同连接有移动架(4),移动架(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移动杆(6),第一移动杆(6)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移动杆(7),第二移动杆(7)的远离箱体(1)的一端底部安装有用于对羊肚菌自动采收的采收机构,箱体(1)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多个安装槽,箱体(1)的正面安装有多个与安装槽相连通的导轨(11),两个相配合的安装槽和导轨(11)之间均安装有用于储存羊肚菌的收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肚菌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4)的两侧内壁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羊肚菌采收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3),多个第一电动伸缩杆(3)的伸缩端共同连接有移动架(4),移动架(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移动杆(6),第一移动杆(6)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移动杆(7),第二移动杆(7)的远离箱体(1)的一端底部安装有用于对羊肚菌自动采收的采收机构,箱体(1)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多个安装槽,箱体(1)的正面安装有多个与安装槽相连通的导轨(11),两个相配合的安装槽和导轨(11)之间均安装有用于储存羊肚菌的收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肚菌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4)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第一移动杆(6)通过两端设置的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5)内来回移动,第一移动杆(6)靠近箱体(1)正面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二滑槽(14),第二移动杆(7)通过一端设置的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14)内来回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肚菌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机构包括第二移动杆(7)底部开设的第三滑槽,第三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三滑块(15),第三滑块(15)的底端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8),第二电动伸缩杆(8)的伸缩端通过螺栓螺纹安装有安装板(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羊肚菌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的底端通过两个第三电动伸缩杆(16)连接有安装块(10),两个安装块(10)相远离的一侧外壁均铰接有压板(18),安装板(9)的底部设有用于对羊肚菌表面杂质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羊肚菌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块(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琦琦刘冰倩周冬冬王芳潘凯袁祖勇罗来娟宗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舒城县舒丰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