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217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涉及锂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包括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包括支撑装配单元、驱动混合单元和收集单元,所述支撑装配单元包括回收分离罐、内置分离罐、内置加固块、固定环、进料斗和支撑腿,所述驱动混合单元包括驱动电机和搅拌齿叶。本技术通过利用回收分离罐、内置分离罐、封闭输送管、锥形封闭管、锥形封盖、承载环、侧位升降杆、液压推杆和中心杆的配合使用,使得回收分离罐和内置分离罐能够快速完成对电极材料的反应分离工作,同时排料无需手动操作,提高了后续反应分离的工作效率,利用分离滤筒和内置分离筒的配合使用,使得电极材料反应分离后的产物能够进行分类存放,方便后续分离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回收,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上,其中锂电池的集流体一般由金属材料构成,集流体上附着有各种活性材料,活性材料一般通过黏着剂负载在金属材料中,现有技术一般通过高温灼烧或强氧化剂等方法将活性材料与集流体分离,以实现对活性材料和集流体的回收利用,但是这些方法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对环境和能耗的压力较大。

2、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07719362u的中国专利,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分离装置,包括l形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两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设有碾碎滚轮,所述的碾碎滚轮后方设有碾碎板,所述碾碎滚轮通过转动轴穿过安装杆与底座一端连接,所述碾碎滚轮下方设有反应分离滚筒,所述反应分离滚筒内部设有环形筛选网,所述反应分离滚筒通过传动机构穿过安装杆与底座一端连接,所述反应分离滚筒下方设有收集槽,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包括主体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装置(1)包括支撑装配单元、驱动混合单元和收集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分离罐(8)的外壁与所述内置加固块(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置加固块(9)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收分离罐(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回收分离罐(2)的底端与所述锥形封闭管(16)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锥形封闭管(16)的顶端内壁与所述封闭输送管(14)的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输送管(14)的内壁与所述承载环(22)的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包括主体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装置(1)包括支撑装配单元、驱动混合单元和收集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分离罐(8)的外壁与所述内置加固块(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置加固块(9)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收分离罐(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回收分离罐(2)的底端与所述锥形封闭管(16)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锥形封闭管(16)的顶端内壁与所述封闭输送管(14)的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输送管(14)的内壁与所述承载环(2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环(22)的上表面与所述锥形封盖(21)的底面活动连接,所述锥形封盖(2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杆辅助杆(23),所述封闭输送管(14)的顶端外壁与所述内置分离罐(8)的底端内壁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集流体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输送管(14)的外壁与所述侧位升降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侧位升降杆(18)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鹏高贯良高冠军田芸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金万通电子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