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一贤专利>正文

一种非拱形防雨集水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1959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6
一种非拱形防雨集水大棚,涉及大棚技术领域。若干立柱均匀垂直设置,通过连接件横纵连接立柱顶端,使得每四根立柱构成一个棚格,棚膜形状尺寸与立柱构成的棚格相匹配,棚膜四边与连接件相连接,棚膜中心贯穿设置有集水漏斗,所述的立柱顶部面向集水漏斗一侧设置棚膜凹陷限幅绳,每一个棚格内四条棚膜凹陷限幅绳于集水漏斗下方相连接对棚膜进行约束。通过将大棚整体设置为矩阵式结构,形成若干棚格,棚膜为分体式组件结构,安装于每个棚格之上,极大的方便了棚膜的安装搭建,且通过每个棚膜可进行雨水的收集,便于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非拱形的大棚结构也更为节省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非拱形防雨集水大棚,涉及大棚。


技术介绍

1、大棚是目前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设施,通过建造大棚来获得保温效果,以使得农作物更好的生产。

2、现有的大棚结构多为拱形结构,主体框架搭建完成后在顶部搭建拱形棚顶,棚顶安装完成后再覆上棚膜,通过设备或人力将棚膜拉紧,以防止因棚膜未抻紧而被风刮破,拱形结构能有利于雨水流向两边,同时整体的抗风性能较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采用拱形结构,需要耗费较多钢材进行搭建,人力物力耗费大,同时现有结构的棚膜在安装时较也为费时费力,不论是人力安装,或者机器设备安装,均易在安装过程中因棚膜与框架的摩擦拉扯出现损坏或未拉紧,导致棚膜较为松散,在长时间风吹抖动过程中进一步损坏,且整体式的棚膜安装也不便于后续维护,当因意外出现较大面积破损时,重新打胶粘贴进行修补工作量较大,而要更换则成本过高,给实际使用带来不便,且由于是拱形结构,无法较好的对雨水进行收集使用,农作物的灌溉大多只能依靠其他水源,在缺水地区无法最大程度的利用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或者不足,提供一种非拱形防雨集水大棚,通过将大棚整体设置为矩阵式结构,形成若干棚格,棚膜为分体式组件结构,安装于每个棚格之上,极大的方便了棚膜的安装搭建,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消耗,且通过每个棚膜可进行雨水的收集,便于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非拱形的大棚结构也更为节省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推广使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立柱1、棚膜2、连接件3,若干立柱1均匀垂直设置,通过连接件3横纵连接立柱1顶端,使得每四根立柱1构成一个棚格,棚膜2形状尺寸与立柱1构成的棚格相匹配,棚膜2四边与连接件3相连接,棚膜2中心贯穿设置有集水漏斗4,所述的立柱1顶部面向集水漏斗4一侧设置棚膜凹陷限幅绳6,每一个棚格内四条棚膜凹陷限幅绳6于集水漏斗4下方相连接对棚膜2进行约束。

3、进一步的,所述的棚膜2四角设置有缺口2-1,使得棚膜2四边形成四段包覆边2-2,棚膜2中心设置有安装孔2-4。

4、进一步的,所述的包覆边2-2向内收卷封口形成通过槽孔2-3,通过槽孔2-3内贯穿设置有棚膜撑杆13。

5、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水漏斗4下方设置有集水桶5,集水桶5与集水漏斗4通过螺纹、螺丝连接或卡扣连接,集水桶5下方设置有配重物7,配重物7通过悬挂勾11与集水桶5相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水桶5侧壁上端开设有溢水口5-1,溢水口5-1上设置有溢水管5-2,溢水管5-2前端设置有软管9,软管9通过卡环约束于立柱1上,集水桶5底部还设置有带阀门的排水管10。

7、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水桶5顶部设置有配合桶口形状的托板5-3,托板5-3外侧设置有挂板5-4,挂板5-4与棚膜凹陷限幅绳6相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柱1顶部设置有连接杆8,连接杆8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固定连接件3的固定孔8-1,两个固定孔8-1通过方向垂直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件3选用钢筋或钢缆。

10、进一步的,所述的棚膜2通过卡件12卡接棚膜撑杆13与连接件3。

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立柱1均匀垂直设置,通过横纵交错的连接件3贯穿固定孔8-1将所有立柱1牵引固定,使得大棚的整体由若干立柱1构成的棚格所形成,棚膜2四边的包覆边2-2向内收卷形成通过槽孔2-3,棚膜撑杆13套接于通过槽孔2-3内,通过四根棚膜撑杆13对棚膜2进行拉伸,安装时只需通过卡件12卡接支棚膜撑杆13与连接件3即可完成棚膜的安装,之后将集水桶5与集水漏斗4相连接,配重物7悬挂于集水桶下即完成大棚的整体安装,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模块化的棚膜结构不仅安装方便,无需耗费大量人力进行拉膜覆盖作业,更方便雨水的收集利用,且后续维护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拱形防雨集水大棚,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立柱(1)、棚膜(2)、连接件(3),若干立柱(1)均匀垂直设置,通过连接件(3)横纵连接立柱(1)顶端,使得每四根立柱(1)构成一个棚格,棚膜(2)形状尺寸与立柱(1)构成的棚格相匹配,棚膜(2)四边与连接件(3)相连接,棚膜(2)中心贯穿设置有集水漏斗(4),所述的立柱(1)顶部面向集水漏斗(4)一侧设置棚膜凹陷限幅绳(6),每一个棚格内四条棚膜凹陷限幅绳(6)于集水漏斗(4)下方相连接对棚膜(2)进行约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拱形防雨集水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棚膜(2)四角设置有缺口(2-1),使得棚膜(2)四边形成四段包覆边(2-2),棚膜(2)中心设置有安装孔(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拱形防雨集水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覆边(2-2)向内收卷封口形成通过槽孔(2-3),通过槽孔(2-3)内贯穿设置有棚膜撑杆(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拱形防雨集水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漏斗(4)下方设置有集水桶(5),集水桶(5)下方设置有配重物(7),配重物(7)通过悬挂勾(11)与集水桶(5)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拱形防雨集水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桶(5)侧壁上端开设有溢水口(5-1),溢水口(5-1)上设置有溢水管(5-2),溢水管(5-2)前端设置有软管(9),软管(9)通过卡环约束于立柱(1)上,集水桶(5)底部还设置有带阀门的排水管(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拱形防雨集水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桶(5)顶部设置有配合桶口形状的托板(5-3),托板(5-3)外侧设置有挂板(5-4),挂板(5-4)与棚膜凹陷限幅绳(6)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拱形防雨集水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1)顶部设置有连接杆(8),连接杆(8)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固定连接件(3)的固定孔(8-1),两个固定孔(8-1)通过方向垂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拱形防雨集水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3)选用钢筋或钢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拱形防雨集水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棚膜(2)通过卡件(12)卡接棚膜撑杆(13)与连接件(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拱形防雨集水大棚,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立柱(1)、棚膜(2)、连接件(3),若干立柱(1)均匀垂直设置,通过连接件(3)横纵连接立柱(1)顶端,使得每四根立柱(1)构成一个棚格,棚膜(2)形状尺寸与立柱(1)构成的棚格相匹配,棚膜(2)四边与连接件(3)相连接,棚膜(2)中心贯穿设置有集水漏斗(4),所述的立柱(1)顶部面向集水漏斗(4)一侧设置棚膜凹陷限幅绳(6),每一个棚格内四条棚膜凹陷限幅绳(6)于集水漏斗(4)下方相连接对棚膜(2)进行约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拱形防雨集水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棚膜(2)四角设置有缺口(2-1),使得棚膜(2)四边形成四段包覆边(2-2),棚膜(2)中心设置有安装孔(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拱形防雨集水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覆边(2-2)向内收卷封口形成通过槽孔(2-3),通过槽孔(2-3)内贯穿设置有棚膜撑杆(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拱形防雨集水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漏斗(4)下方设置有集水桶(5),集水桶(5)下方设置有配重物(7),配重物(7)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一贤
申请(专利权)人:曾一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