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方法与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方法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194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方法与系统,它们是一一对应的方案,方案主要包括:IP数据包在ICN网络中传输以及ICN协议包在IP网络中传输两个部分,以满足IP和ICN融合网络大部分需求,实现IP和ICN网络的融合,设计了基于可编程交换机的IP网络和ICN网络的融合机制,旨在实现数据在IP和ICN的融合网络中传播,主要优点是,不需要改动现有的网络机制,主要流程都在可编程交换机中实现,不会影响用户使用感受,有利于在生产环境中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网络,尤其涉及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方法与系统。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作用于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伴随着信息技术革新,新业务需求不断涌现,对网络服务承载能力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互联协议) 网络逐渐表露出在移动性、标识语义、安全性、网络资源复用等方面的缺陷。ip网络这种终端为中心、位置为寻址方式的网络存在固有缺陷,这也促使了以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ing,icn)相关研究。

2、信息中心网络是通过数据内容进行互联,核心对象为信息,通过数据名称来标记信息单元,用户或应用仅关注数据本身。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ndn)围绕当今互联网内容共享的需求和功能,基于icn的理念从整体设计上进行一系列设计,已经成为信息中心网络最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架构。ndn中的通信由接收者发起,通过两种类型的包来完成:兴趣(interest)包和数据(data)包,其中兴趣包用来请求数据,数据包用来响应被请求的数据,兴趣包和数据包通过名字进行匹配,且一个兴趣包至多只能匹配一个数据,因此过大的数据就需要连续发送数个兴趣包来请求,此外,未经请求的数据包不允许在ndn网络中传送,这为安全性提供了一定保障。为了实现ndn网络的基于命名的寻址转发,ndn网络内的每个节点都维护着三张表:pit表(pending interest table,待定兴趣表)、fib表(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转发表)、cs表(content store,内容缓存表)。pit表记录了每一个通过该节点的兴趣包及其对应的出入接口;fib表通过名字匹配为兴趣包的转发提供依据;cs表实现了网内节点缓存。与ip网络相比,ndn以内容标识路由的位置无关传输机制使得数据包中不包含明确的主机或接口位置信息,实现了位置与标识分离,这种数据请求驱动—反向路径返回的通信过程解决了移动性问题;ndn基于内容名的路由方案不存在名字空间不足、路由地址耗尽问题,这种灵活的路由标识具有较强的地址可扩展性;ndn通过数据内容签名在网络层实现了数据包完整性以及真实性验证,将数据安全性从主机移到内容本身,数据包中不再包含任何请求者信息,使网络流量难以被监控;最后ndn通过网络嵌入式缓存,路由设备能够重用数据,提高内容共享率以及减轻了带宽压力。

3、同样的,除了ndn网络之外,其他形式的icn网络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总体来说:ip网络体系应用已经十分成熟,ip协议根植于数量众多的网络设备中,在核心网中直接使用icn网络来替代ip网络架构是不现实的,虽然关于icn网络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远未达到商业化标准,icn网络独立部署存在困难,以内容名寻址的路由机制还需要漫长推进过程。从ip网络到icn网络的演进只能是逐步过渡式的,这就势必存在一个ip网络与icn网络融合共存的时期。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方法与系统,利用可编程交换机能够直接在数据平面修改数据包的特性,实现ip网络和icn网络的高效融合。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方法,包括:ip数据包在icn网络中传输以及icn协议包在ip网络中传输两个部分;其中,ip为网际互连协议,icn网络为信息中心网络;

4、ip数据包在icn网络中传输时,包含两个ip网络节点,且每一ip网络节点均单独通过可编程交换机与icn网络实现数据通信,一个ip网络节点产生ip数据包后,通过对应可编程交换机进行格式转换,再经过icn网络传输至另一可编程交换机并经过格式转换后达到另一ip网络节点;

5、icn协议包在ip网络中传输时,包含两个icn网络节点,且每一icn网络节点均单独通过可编程交换机与ip网络实现数据通信,一个icn网络节点产生icn协议包后,通过对应可编程交换机进行格式转换,再经过ip网络传输至另一可编程交换机并经过格式转换后达到另一icn网络节点。

6、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系统,包括:ip网络、icn网络与可编程交换机,ip网络中配置有若干ip网络节点,icn网络中配置有若干icn网络节点;系统工作过程中包括ip数据包在icn网络中传输以及icn协议包在ip网络中传输两个部分;其中,ip为网际互连协议,icn网络为信息中心网络;

7、ip数据包在icn网络中传输时,包含两个ip网络节点,且每一ip网络节点均单独通过可编程交换机与icn网络实现数据通信,一个ip网络节点产生ip数据包后,通过对应可编程交换机进行格式转换,再经过icn网络传输至另一可编程交换机并经过格式转换后达到另一ip网络节点;

8、icn协议包在ip网络中传输时,包含两个icn网络节点,且每一icn网络节点均单独通过可编程交换机与ip网络实现数据通信,一个icn网络节点产生icn协议包后,通过对应可编程交换机进行格式转换,再经过ip网络传输至另一可编程交换机并经过格式转换后达到另一icn网络节点。

9、由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基于可编程交换机的ip网络和icn网络的融合机制,旨在实现数据在ip和icn的融合网络中传播,主要优点是,不需要改动现有的网络机制,主要流程都在可编程交换机中实现,不会影响用户使用感受,有利于在生产环境中实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IP数据包在ICN网络中传输以及ICN协议包在IP网络中传输两个部分;其中,IP为网际互连协议,ICN网络为信息中心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IP数据包在ICN网络中传输时,将两个IP网络节点称为第一IP网络节点与第二IP网络节点,两个IP网络节点各自连接一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称为第一可编程交换机与第二可编程交换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先构建ICN数据包的转发路径,使得第一ICN数据包与第二ICN数据包能够在ICN网络中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ICN协议包在IP网络中传输时,将两个ICN网络节点称为第一ICN网络节点与第二ICN网络节点,两个ICN网络节点各自连接一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称为第三可编程交换机与第四可编程交换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可编程交换机进行格式转换包括:将IP数据包转换为ICN数据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可编程交换机进行格式转换包括:将ICN协议包转换为IP数据包;

8.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IP网络、ICN网络与可编程交换机,IP网络中配置有若干IP网络节点,ICN网络中配置有若干ICN网络节点;系统工作过程中包括IP数据包在ICN网络中传输以及ICN协议包在IP网络中传输两个部分;其中,IP为网际互连协议,ICN网络为信息中心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IP数据包在ICN网络中传输时,将两个IP网络节点称为第一IP网络节点与第二IP网络节点,两个IP网络节点各自连接一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称为第一可编程交换机与第二可编程交换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ICN协议包在IP网络中传输时,将两个ICN网络节点称为第一ICN网络节点与第二ICN网络节点,两个ICN网络节点各自连接一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称为第三可编程交换机与第四可编程交换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ip数据包在icn网络中传输以及icn协议包在ip网络中传输两个部分;其中,ip为网际互连协议,icn网络为信息中心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ip数据包在icn网络中传输时,将两个ip网络节点称为第一ip网络节点与第二ip网络节点,两个ip网络节点各自连接一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称为第一可编程交换机与第二可编程交换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先构建icn数据包的转发路径,使得第一icn数据包与第二icn数据包能够在icn网络中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icn协议包在ip网络中传输时,将两个icn网络节点称为第一icn网络节点与第二icn网络节点,两个icn网络节点各自连接一个可编程交换机,对应的称为第三可编程交换机与第四可编程交换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p网络和icn网络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小彬吴剑松袁莘智王顺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