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医用在线诊疗系统及数据采集终端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医用在线诊疗系统及数据采集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31772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在线诊疗系统及数据采集终端,涉及医用在线诊疗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身份输入单元、不适症输入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库和识别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采集控制模块、采集辅助模块、采集模块和采集判断模块,所述身份输入单元用于用户自身信息的输入,并将身份信息传输至不适症输入单元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患者提供的数据通过智能诊疗判断患者病情,诊疗速度快,缓解线上医生的问诊压力,也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大大提高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通过数据采集终端引导患者采集自身数据,避免拍摄位置出现错误,使用更加简单,还避免因为美颜导致诊断失败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在线诊疗,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在线诊疗系统及数据采集终端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实现了线上医院,在线门诊按照实际业务需求,可提供快捷的挂号、预约、就诊服务,现有的互联网在线门诊中一般由医院安排专职在线医生通对患者进行服务,按照患者情况进行线上问诊后开具药品,并提供线上支付与物流配送药品,改善了医疗服务效率,患者无需去医院直接通过线上进行诊疗,大大节约了去医院的时间。

2、但是线上医院并不适合中医诊疗,因为中医在问诊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面象、舌象和眼象等进行判断,但是现在的手机自身就带有美颜功能,获得的图像与实际具有一定的差异,容易导致诊断失败,而且因为患者的不专业,会导致拍摄位置出现错误,影响问诊时间,而且线上问诊需要患者与医生一对一,医生数量较少,所以就会导致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医用在线诊疗系统及数据采集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医用在线诊疗系统及数据采集终端,包括身份输入单元、不适症输入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库和识别单元;

4、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采集控制模块、采集辅助模块、采集模块和采集判断模块;

5、所述身份输入单元用于用户自身信息的输入,并将身份信息传输至不适症输入单元内,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和家族遗传病史等;

6、所述不适症输入单元用于患者输入自己的不适症状,并将不适症状和身份信息传输至数据采集单元的采集控制模块,所述采集控制模块对不适症状和身份信息进行分析,分析出需要采集的部位,然后启动采集模块,并且采集控制模块控制采集辅助模块引导用户操作;

7、所述采集模块启动灯光和摄像头,用户根据采集辅助模块的引导对眼象、面象和舌象进行拍摄,采集模块采集在灯光照射下眼珠和瞳孔的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灯光下的面部状态图像,采集模块采集舌头图像,从图像可以看出舌头颜色、舌苔和舌型;

8、所述采集判断模块实时接收采集模块在采集过程中的拍摄影像,并根据拍摄影响判断拍摄操作正确与否,并控制采集辅助模块进行再次引导,辅助拍摄,直至拍摄采集完毕;

9、所述识别单元接收数据采集单元的采集判断模块传输来的采集影像,然后结合数据库内的特征对影像内的舌象、面象和眼象进行特征识别。

10、优选的,系统还包括结合判断单元、建议单元和问诊单元;

11、所述结合判断单元接收不适症输入单元输入的不适症状和身份信息,同时接收识别单元传输来的眼象、面象或舌象的特征数据,然后将身份信息、不适症状和特征信息相结合,然后筛选数据库内相符合的数据,判断出病因,然后传输至建议单元,所述建议单元根据病因对用户提出建议,并将此次诊疗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库内,后期根据身份信息可以查询,结合判断单元将患者的不适症状、身份信息和识别出的特征进行结合,然后搜索数据库查找与之相对应的病状,快速判断病因;

12、所述问诊单元用于与真实医生进行问诊,可以选择通过建议单元将数据传输至问诊单元供医生进行查看,实现一对一问诊。

13、优选的,所述身份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不适症输入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采集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采集辅助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采集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采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采集判断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采集判断模块的输出端均与识别单元和采集辅助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识别单元与数据库之间实现双向连接。

14、优选的,所述识别单元的输出端与结合判断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不适症输出单元的输出端与结合判断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结合判断单元的输出端与建议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建议单元与数据库之间实现双向连接,所述建议单元的输出端与问诊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15、数据采集终端,所述数据采集终端适用于上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用在线诊疗系统,包括壳体;

16、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部位置;

17、引导播音器,所述引导播音器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部位置;

18、补光机构,所述补光机构安装在壳体的一侧位置,所述补光机构包括两个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套设有多个扇骨,所述扇骨之间通过布料连接,所述扇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补光灯一,所述壳体的前侧固定安装有补光灯二,补光机构对摄像头进行补光,保障拍摄清晰度;

19、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安装在壳体的一侧位置,限位机构对扇骨进行限位。

20、优选的,所述补光机构还包括开设在壳体一侧的通槽二,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安装有通槽一,所述通槽一与通槽二的内部套设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板一,所述滑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板二,所述推板二的一侧与两个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柱一和两个限位柱二。

21、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开设在壳体一侧的两个滑槽,所述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套设有u型限位套。

22、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采集控制器,所述采集控制器均与摄像头、补光灯一、补光灯二和引导播音器电性连接。

2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4、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引导患者进行采集所需要采集的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特征对比,在根据特征对比结合数据库智能识别区别特征,并结合不适症以及身份信息,判断出病情,并给出建议,本专利技术根据患者提供的数据通过智能诊疗判断患者病情,诊疗速度快,缓解线上医生的问诊压力,也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大大提高效率,本专利技术还通过数据采集终端引导患者采集自身数据,避免拍摄位置出现错误,使用更加简单,还避免因为美颜导致诊断失败的情况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用在线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身份输入单元、不适症输入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库和识别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用在线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结合判断单元、建议单元和问诊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用在线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不适症输入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采集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采集辅助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采集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采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采集判断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采集判断模块的输出端均与识别单元和采集辅助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识别单元与数据库之间实现双向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用在线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的输出端与结合判断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不适症输出单元的输出端与结合判断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结合判断单元的输出端与建议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建议单元与数据库之间实现双向连接,所述建议单元的输出端与问诊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5.数据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终端适用于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用在线诊疗系统,包括壳体(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机构(4)还包括开设在壳体(1)一侧的通槽二(43),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安装有通槽一(42),所述通槽一(42)与通槽二(43)的内部套设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板一(41),所述滑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板二(44),所述推板二(44)的一侧与两个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柱一(48)和两个限位柱二(4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开设在壳体(1)一侧的两个滑槽(51),所述两个所述滑槽(51)的内部套设有U型限位套(5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采集控制器,所述采集控制器均与摄像头(2)、补光灯一(46)、补光灯二(47)和引导播音器(3)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用在线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身份输入单元、不适症输入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库和识别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用在线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结合判断单元、建议单元和问诊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用在线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不适症输入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采集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采集辅助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采集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采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采集判断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采集判断模块的输出端均与识别单元和采集辅助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识别单元与数据库之间实现双向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用在线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的输出端与结合判断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不适症输出单元的输出端与结合判断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结合判断单元的输出端与建议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建议单元与数据库之间实现双向连接,所述建议单元的输出端与问诊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晓梅赵天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科教育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