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钢管杆运输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170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钢管杆运输用辅助装置,涉及电力运输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和中间板,所述外壳顶部为开口状,所述中间板设在外壳顶部的中间位置处,所述中间板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设有夹持块,所述外壳内部的两侧均通过支点轴转动设有L型支臂,且两组所述L型支臂的上端均铰接有推臂;本发明专利技术固定在运输设备上,钢管压下压杆,即可推动滑套沿着固定筒下移,使得联动臂旋转,拉动连接臂旋转,使得L型支臂以支点轴为支点旋转,利用两组推臂推动两组夹持块在中间板上相对位移,夹持住钢管,固定更加方便,拆卸时,只需提起钢管,由于复位弹杆弹性,拉动两组L型支臂复位旋转,从而拉动两组夹持块解除固定,拆卸更加方便,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运输,尤其涉及一种电力钢管杆运输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建设城市,改造城市的浪潮中,传统的输电铁塔和拉线杆塔均存在着占地面积大的缺点,然而在当前经济条件下,土地价格一再上涨,输电占地变得越来越困难,投资越来越大,而且在一些特殊地区,如城市中心区等地方根本不具备建立电塔的条件,由此,电力钢管杆就成了输电施工的首选,电力钢管杆占地面积小,一般为自立式铁塔的1/3左右,电力钢杆由多边形钢管、圆形钢管等钢才制成,采用热浸镀锌或热喷锌(及锌合金)涂层防腐处理,主要用于电力线路架设;

2、在电力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电力钢管杆进行运输,现有的电力钢管杆通常是由货车进行运输,电力钢管杆在放置于货车车斗内后,通过铁链、绳索等工具将其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在安装以及后续拆卸的过程中,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不够方便,影响施工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力钢管杆运输用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力钢管杆运输用辅助装置,该电力钢管杆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钢管杆运输用辅助装置,包括外壳(1)和中间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为开口状,所述中间板(2)设在外壳(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所述中间板(2)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设有夹持块(3),所述外壳(1)内部的两侧均通过支点轴(4)转动设有L型支臂(5),且两组所述L型支臂(5)的上端均铰接有推臂(6),两组所述推臂(6)的内侧分别与两组所述夹持块(3)铰接,所述中间板(2)底部的中间位置处有固定筒(7),且固定筒(7)的外侧活动设有滑套(8),所述滑套(8)的两侧均铰接有联动臂(9),两组所述L型支臂(5)的内侧均设有连接臂(10),两组所述联动臂(9)的一端分别与两组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钢管杆运输用辅助装置,包括外壳(1)和中间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为开口状,所述中间板(2)设在外壳(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所述中间板(2)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设有夹持块(3),所述外壳(1)内部的两侧均通过支点轴(4)转动设有l型支臂(5),且两组所述l型支臂(5)的上端均铰接有推臂(6),两组所述推臂(6)的内侧分别与两组所述夹持块(3)铰接,所述中间板(2)底部的中间位置处有固定筒(7),且固定筒(7)的外侧活动设有滑套(8),所述滑套(8)的两侧均铰接有联动臂(9),两组所述l型支臂(5)的内侧均设有连接臂(10),两组所述联动臂(9)的一端分别与两组所述连接臂(10)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钢管杆运输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7)的两侧均设有导槽(12),且导槽(12)连通至固定筒(7)内部,所述滑套(8)的内部贯穿所述导槽(12),所述压杆(11)的下端与滑套(8)贯通导槽(12)的部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钢管杆运输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8)的两侧均设有第一铰接耳(13),两组所述联动臂(9)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一铰接耳(13)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钢管杆运输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2)顶部的两侧均设有t型槽(14),两组所述夹持块(3)的底部均设有与t型槽(14)相适配的t型块(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钢管杆运输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夹持块(3)的外侧均设有第二铰接耳(16),所述推臂(6)的内侧与所述第二铰接耳(16)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钢管杆运输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大威高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盘锦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