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表项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表项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1628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8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表项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每个业务所需要的带宽,从各业务中确定带宽最大的第一业务,将第一业务填充至预设的一级表项中,从一级表项中获取未填充的表项构成二级表项,从各业务中确定除第一业务后的带宽最大的第二业务,将第二业务填充至二级表项中,从各业务中确定除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的带宽最大的第三业务,从二级表项中获取未填充的表项构成三级表项,将第三业务填充至三级表项中,直至各业务全部填充完成,将填充后的各级表项融合,得到目标表项,提升表项配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表项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进入2010年代之后,人们开始发现,光传输设备的发展,渐渐无法跟上需求:一方面是光通信场景较多,用户网络接口可能出现多种情况,而底层光传输链路接口和模块是固定的,难以应对这些变化;另一方面也是高速率光模块的价格较高,行业需要寻找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两方面都指向一个需求的产生,就是解耦——将ethernet接口的速率和光传输的能力速率解除匹配,也就是将mac层和phy层解除匹配。

2、2016年,国际标准组织oif(optical internetworking forum,光互联论坛)提出灵活以太网flexe实现协议,如图1所示,它在传统以太网架构的基础上,引入了全新的flexe shim层,实现mac和phy的解耦。

3、flexe除去flexe shim层还包含flexe client以及flexe group两部分,其中flexe client对应于外在观察到的用户接口,为64/66b的以太网码流,支持n*5g的速率,相当于一个mac口;而flexe group则是绑定的一组flexe phy,本质上就是ieee 802.3标准定义的各种以太网phy层。

4、如图2,flexe的核心——flexe shim作为其间的子层,完成flexe client到flexegroup携带的内容之间的复用和解复用,在映射的过程中将client端的数据流划分成一个个64b/66b的数据块,然后将phy按照slot划分,让phy的一个或多个slot承载client端的64b/66b数据流。

5、flexe通过捆绑、子速率、通道化三种方式,实现了mac速率的灵活可变,flexeshim通过calendar实现多个不同速率的flexe client数据流在flexe group的映射、承载与带宽分配。最终通过协议规定的一系列方式,calendar循环往复最终形成了5g为颗粒度的slot数据承载通道。

6、但是,随着网络应用越来越丰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价值的小带宽业务,使用flexe网络传输这些业务数据,数据切片的最小颗粒度为5gbps,小带宽业务无法完全占用传输带宽,造成了带宽浪费。由此,细颗粒切片技术应运而生。

7、spn细颗粒切片技术在基于spn的5gbps颗粒通道硬切片基础上实现最小10mbps的硬切片。其采用创新的fg-bu帧结构,以10ge的接口作为基础,当工作在细粒度切片模式时,传输如图3所示。由于切片层细颗粒层的添加,导致原有通信芯片常见架构中的由内至外,由上层(mac层)至下层(phy层)的单向传输有了一定的变化。通信芯片的发送方向,在服务于新增的切片层的mac模块部分,往往需要采用pull bus的方式,通过下面细颗粒送过的多业务请求信号,来驱动系统侧的数据通路层发送对应的报文内容进行以协议规定的方式再解析。

8、为了同步实现切片层想达到的解耦的目的,由于发送方向系统侧(即细颗粒层上层)数据传输有着自己的调度顺序,而细颗粒层的入口数据又需要根据内部提供的时隙调度表来按序对业务进行请求和处理,芯片的设计架构中往往需要在数据流中添加如cache的物理架构,用以暂存系统侧发送数据并等待细颗粒层调度。为保证细颗粒层各业务的平均带宽满足,不会出现报文数据流供应不及时的情况,cache对应的calendar需要满足不同业务间大带宽优先分配,且各个业务所占表项平均散布的需求。而在时隙表只有一份或少数时,可以根据需求手动配置calendar表项。

9、由于需要求手动配置calendar表项,过程冗杂,消耗时间长,且非自动化会导致配置错误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项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提高表项配置的准确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表项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4、确定每个业务所需要的带宽;

5、从各所述业务中确定带宽最大的第一业务;

6、将所述第一业务填充至预设的一级表项中;

7、从所述一级表项中获取未填充的表项构成二级表项;

8、从各所述业务中确定除所述第一业务后的带宽最大的第二业务;

9、将所述第二业务填充至所述二级表项中;

10、从各所述业务中确定除所述第一业务和所述第二业务的带宽最大的第三业务;

11、从所述二级表项中获取未填充的表项构成三级表项;

12、将所述第三业务填充至所述三级表项中,直至各所述业务全部填充完成;

13、将填充后的各级表项融合,得到目标表项。

14、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业务填充至预设的一级表项中的步骤,包括:

15、确定所述一级表项的第一总带宽;

16、计算所述第一业务的带宽与所述第一总带宽的第一比值;

17、基于所述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一业务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一填充规则;

18、基于所述第一填充规则将所述第一业务的id填充至所述一级表项中。

19、可选地,所述确定一级表项的第一总带宽的步骤,包括:

20、确定所述一级表项的第一总行数和各所述行数对应的调度粒度;

21、计算所述第一总行数与所述调度粒度的乘积,作为所述一级表项的第一总带宽。

22、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一业务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一填充规则的步骤,包括:

23、基于所述第一比值,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填充间隔;

24、基于所述第一业务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一业务在所述一级表项中所需的行数;

25、将所述填充间隔和所述第一业务在所述一级表项中所需的行数作为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一填充规则。

26、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填充规则将所述第一业务的id填充至所述一级表项中的步骤,包括:

27、基于所述第一业务在所述一级表项中所需的行数,从所述一级表项中获取待填充表项;

28、基于所述填充间隔,将所述待填充表项分割为多个子表项;

29、针对各子表项,将所述第一业务的id填充至所述子表项中的首行;

30、将填充后的待填充表项与所述一级表项融合,完成所述第一业务的填充。

31、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二业务填充至所述二级表项中的步骤,包括:

32、确定所述二级表项的第二总带宽;

33、计算所述第二业务的带宽与所述第二总带宽的第二比值;

34、基于所述第二比值和第二业务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二业务的第二填充规则;

35、基于所述第二填充规则将所述第二业务的id填充至所述二级表项中。

36、可选地,所述将填充后的各级表项融合,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项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业务填充至预设的一级表项中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一级表项的第一总带宽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一业务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一填充规则的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填充规则将所述第一业务的ID填充至所述一级表项中的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业务填充至所述二级表项中的步骤,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填充后的各级表项融合,得到目标表项的步骤,包括:

8.一种表项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项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业务填充至预设的一级表项中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一级表项的第一总带宽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一业务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一填充规则的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填充规则将所述第一业务的id填充至所述一级表项中的步骤,包括: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扈一楠丁兴仪吴都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