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笼草工厂化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16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猪笼草工厂化大规模试管快繁方法。包括以猪笼草侧芽、顶芽及带潜伏芽的枝条为外植体,对其进行脱分化及再分化的诱导。对于组培继代得到的试管成苗,在100%草炭中无菌过渡2-3周,pH值约5.4-5.8,再经过三至四个月的培养,就可得到5-6片叶,株高10-13厘米,可达销售水平的商品苗。本方法设备简单、成本低、节省土地、繁殖快、不受野生食虫植物资源日益减少的约束、不受季节和地域限制,是一种便于工厂化生产的有效方法。(*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进行猪笼草工厂化试管繁殖的方法。近年来,利用组培技术繁殖珍稀植物以解决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关于食虫植物组培快繁工作在国内有关的专利还未见。猪笼草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亚热带食虫植物,传统的繁殖方式可用种子进行繁殖也可用分株、扦插等方法繁殖,但繁殖效率低,加之当前环境资源的破坏,猪笼草的野生资源在日益减少。采用组培的方法进行猪笼草的快繁,既可打破地域界限,又不受资源限制,可以大规模的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能大规模工厂化进行猪笼草组培快繁生产。本专利技术的过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组培快繁过程和无土栽培过程。具体操作如下一、试管苗组培快繁过程包括1、猪笼草外植体的采集准备选择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盆栽猪笼草为母株,在其叶腋处,施用25-50PPM的BA,每隔3-7天施用一次,大约经过30-40天后,母株每节腋芽陆续生出并长大,可供随时采集。2、猪笼草外植体的采集选择芽长约0.5-1.5厘米,生长健壮且无病虫侵害的侧芽为外植体,流水冲洗。3、外植体的消毒、接种采用常规消毒、清洗方法即用75%的酒精浸泡30-50秒,然后用0.1%的新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猪笼草工厂化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培试管苗的快繁过程和无土栽培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猪笼草工厂化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培试管苗的快繁过程和无土栽培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笼草工厂化快繁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培试管苗快繁过程包括1) 猪笼草外植体的采集准备选择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盆栽猪笼草为母株,在其叶腋处,施用25-50PPM的BA,每隔3-7天施用一次,大约经过30-40天后,母株每节腋芽陆续生出并长大,可供随时采集。2) 猪笼草外植体的采集选择芽长约0.5-1.5厘米,生长健壮且无病虫侵害的顶芽、侧芽或带潜伏芽的枝条为外植体,流水冲洗。3) 外植体的消毒、接种将选定的外植体进行常规浸泡、消毒和冲洗后接种在1/3MS+BA0.1-6PPM+NAA0.1-5PPM或1/2LS+BA0.1-6PPM+IBA0.1-2PPM的培养基上。4) 外植体的脱分化诱导外植体的脱分化诱导过程接种在1/2LS+BA0.1-6PPM+IBA0.1-2PPM的培养基上,黑暗预处理6周。然后转移至1/2LS+BA0.1-6PPM+NAA0.1-2PPM培养基上,置于光下培养。再经三个月的培养,可产生丛生芽,将丛生芽切割培养,芽丛每三至四个月继代一次,增值率为5-10。5) 外植体的再分化及试管苗的继代外植体的再分化及试管苗继代接种在1/3MS+BA0.1-6PPM+NAA0.1-5PPM培养基上的外植体经过4-5个月的培养,株高可达4-5厘米,生3-4侧芽。将新生侧芽切割、转接,每隔三至四个月继代一次,增值率为3。6) 试管苗的生根将株高2-3厘米,具有3-4片叶的健壮试管苗从分化培养基移至1/3MS+NAA0.1-2PPM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加少量活性炭可提高生根效率。大约6周后基部即可生出3-5条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笼草工厂化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土栽培过程包括1)草炭基质消毒将100%草炭置于培养瓶中,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旗吴翠霞王玉忠林翔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