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1434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方法,属于供电设备领域。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切换开关,所述箱体的内部位于切换开关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切换组件降温组件和摆动组件的相互配合下,在装置对输送的电网线路监测时,通过切换组件对两个监测网电线路的传感器实时切换,并将测得数据进行对比,提高装置网电线路监测时的精准度,在切换的同时,可将外部的冷空气输送至内部,对传感器进行冷却降温,避免高温环境对传感器造成影响,从而提高装置网电线路监测时的稳定性,这样避免线路过载或短路对储能装置的损坏,节省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储能逆变器,也被称为储能变流器(pcs),是连接储能装置和电网的关键设备。其主要功能包括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以及进行交直流的变换。此外,它还具备将储能系统接入独立电网系统和输配电电网的能力。在无电网情况下,储能逆变器甚至可以直接为交流负载供电。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装置是并离网储能系统的核心部分,由光伏组串、luna2000储能、逆变器、交流开关、负载、并离网控制器和配电单元、电表、电网等组成。通过并离网控制器切换逆变器的并离网状态。

2、电网对蓄电池充电时,由于一些原因导致过载或短路,从而对储能设备造成损坏,一般在储能逆变器控制装置内安装传感器对经过的电流电压进行监测,这样方便对装置进行离并网切换控制,但现有技术中,安装的传感器对网电线路监测时整体稳定较差,容易受环境影响降低数据的准确性,装置在离并网切换不及时,对储能设备和照明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安装的传感器对网电线路监测时整体稳定较差,容易受环境影响降低数据的准确性,装置在离并网切换不及时,对储能设备和照明造成影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a:通过装置与接线端部位利用设置的两个传感器实时监测电网的电压和频率;

5、步骤b:根据监测到的电网电压和频率,以及设定的阈值,决定是否进行从并网到离网的切换,当需进行切换时,通过装置内安装的控制器控制切换开关进行离并网切换操作。

6、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切换开关,所述箱体的内部位于切换开关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切换开关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导线的表面套设有对称分布的传感器,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隔离板,还包括:设置在隔离板内的切换组件,其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外部,用于对监测的两个传感器切换使用;设置在箱体内的降温组件,用于对传感器内部吹风冷却降温;对称安装在隔离板内的摆动组件,用于提高降温组件处的吹风范围。

7、优选的,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安装在箱体一侧外壁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的输出端固定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隔离板通过轴承与箱体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一侧面安装有接触头,所述螺纹块的底部设置有限位件。

8、优选的,限位件包括固定在螺纹块底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杆的表面上,所述限位杆的端部与箱体的内壁固定相连。

9、优选的,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固定在螺纹块顶部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端部固定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滑动连接在安装框内,所述安装框固定在箱体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安装框内安装有条形气囊,所述条形气囊的一端固定有输气软管,所述输气软管的端部贯穿安装框规定有喷气头,所述喷气头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条形气囊的一端设置有吸风件。

10、优选的,吸风件包括固定在条形气囊端部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端部贯穿隔离板并延伸至箱体的外部固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连通管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活动阀。

11、优选的,所述摆动组件包括固定在丝杆表面的锥形齿轮,所述锥形齿轮的表面啮合有契合齿轮,所述契合齿轮的轴心处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端部通过轴承与固定板转动相连,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隔离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有凸轮,所述凸轮的表面设置有往复件。

12、优选的,往复件包括贴合在凸轮表面的t型杆,所述t型杆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喷气头固定相连,所述t型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与隔离板固定相连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限位板之间固定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套设在t型杆上。

13、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面固定有接线端,所述切换开关与控制器电性相连。

14、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表面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设置有防尘网。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装置,通过设置在切换组件,和箱体内设置的两个传感器相互配合,在对输送的网电线路进行进行实时的监测,在监测时,对两个监测位置进行自动切换,然后对监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可有效提高装置监测数据的精准度,避免传感器因故障造成的数据不准确情况发生。

17、2、该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装置,通过装置内切换组件运行时,可带动降温组件同步运行,将箱体外部的冷空气吸入箱体的内部并对箱体内安装的两个传感器的位置处进行吹风冷却降温,这样可避免传感器在长时间工作高温环境下发生故障,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装置网电线路监测时的稳定性。

18、3、该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装置,在切换组件运行时,同时可带动降温组件同步运行,使得降温组件处的喷气头位置做水平往复运动,这样可增加降温组件对传感器的吹喷范围,降低传感器因高温发生故障的概率,避免受高温监测环境影响。

19、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专利技术通过切换组件降温组件和摆动组件的相互配合下,在装置对输送的电网线路监测时,通过切换组件对两个监测网电线路的传感器实时切换,并将测得数据进行对比,提高装置网电线路监测时的精准度,在切换的同时,可将外部的冷空气输送至内部,对传感器进行冷却降温,避免高温环境对传感器造成影响,从而提高装置网电线路监测时的稳定性,这样避免线路过载或短路对储能装置的损坏,节省维修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2.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装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切换开关(2),所述箱体(1)的内部位于切换开关(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3),所述切换开关(2)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导线(4),所述导线(4)的一端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导线(4)的表面套设有对称分布的传感器(5),所述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隔离板(9),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6)包括安装在箱体(1)一侧外壁的驱动部(61),所述驱动部(61)的输出端固定有丝杆(62),所述丝杆(62)的一端贯穿隔离板(9)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丝杆(6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63),所述螺纹块(63)一侧面安装有接触头(66),所述螺纹块(63)的底部设置有限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件包括固定在螺纹块(63)底部的限位块(64),所述限位块(64)滑动连接在限位杆(65)的表面上,所述限位杆(65)的端部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7)包括固定在螺纹块(63)顶部的移动杆(71),所述移动杆(71)的端部固定有挤压板(72),所述挤压板(72)滑动连接在安装框(73)内,所述安装框(73)固定在箱体(1)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安装框(73)内安装有条形气囊(74),所述条形气囊(74)的一端固定有输气软管(75),所述输气软管(75)的端部贯穿安装框(73)规定有喷气头(76),所述喷气头(76)上设置有单向阀(791),所述条形气囊(74)的一端设置有吸风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吸风件包括固定在条形气囊(74)端部的连通管(77),所述连通管(77)的端部贯穿隔离板(9)并延伸至箱体(1)的外部固定有进气管(78),所述进气管(78)与连通管(77)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活动阀(79)。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8)包括固定在丝杆(62)表面的锥形齿轮(81),所述锥形齿轮(81)的表面啮合有契合齿轮(82),所述契合齿轮(82)的轴心处固定有转动轴(83),所述转动轴(83)的端部通过轴承与固定板(84)转动相连,所述固定板(84)的一端与隔离板(9)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83)的表面固定有凸轮(85),所述凸轮(85)的表面设置有往复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往复件包括贴合在凸轮(85)表面的T型杆(86),所述T型杆(86)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块(88),所述固定块(88)与喷气头(76)固定相连,所述T型杆(8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与隔离板(9)固定相连的限位板(89),所述限位板(89)与限位板(89)之间固定有挤压弹簧(87),所述挤压弹簧(87)套设在T型杆(86)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面固定有接线端(10),所述切换开关(2)与控制器(3)电性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11),所述箱门(11)的表面设置有排气口(12),所述排气口(12)上设置有防尘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2.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装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切换开关(2),所述箱体(1)的内部位于切换开关(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3),所述切换开关(2)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导线(4),所述导线(4)的一端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导线(4)的表面套设有对称分布的传感器(5),所述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隔离板(9),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6)包括安装在箱体(1)一侧外壁的驱动部(61),所述驱动部(61)的输出端固定有丝杆(62),所述丝杆(62)的一端贯穿隔离板(9)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丝杆(6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63),所述螺纹块(63)一侧面安装有接触头(66),所述螺纹块(63)的底部设置有限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件包括固定在螺纹块(63)底部的限位块(64),所述限位块(64)滑动连接在限位杆(65)的表面上,所述限位杆(65)的端部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的离并网切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7)包括固定在螺纹块(63)顶部的移动杆(71),所述移动杆(71)的端部固定有挤压板(72),所述挤压板(72)滑动连接在安装框(73)内,所述安装框(73)固定在箱体(1)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安装框(73)内安装有条形气囊(74),所述条形气囊(74)的一端固定有输气软管(75),所述输气软管(75)的端部贯穿安装框(73)规定有喷气头(76),所述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光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