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带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1410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5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传送带打磨装置,包括:架体;侧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侧表面,所述侧板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架体的侧表面;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固定连接;滑动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打磨器,与所述滑动部件连接,所述滑动部件带动打磨器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做往复直线运动;直角靠山结构,与所述滑动部件连接,直角靠山结构具有与待磨输送带接触的第二挤压部,第二挤压部上连接有调整其与待磨输送带间距的调节部件。通过滑动结构带动打磨器运动,打磨力度及打磨的薄厚度可以做到统一,且打磨运动方向稳定性,提高打磨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及打磨机器加工生产,具体的说,是关于一种传送带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1、用于工业装配上的传送带,在装配前,需要选取合适长度的传送带,然后对两个端面进行手工打磨,然后在磨削面上涂满胶水,将两端面固定成环形,完成传送带的装配。但是,手工打磨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由于施力不均匀,也无法保证打磨的两侧端面表面光滑且厚度一致,如果出现上述问题,在后续粘接过程中,就会因为表面不光滑等原因造成粘结不牢靠,容易脱离等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打磨精度高的传送带打磨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传送带打磨装置,包括:

3、架体;

4、侧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侧表面,所述侧板包括:

5、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架体的侧表面;

6、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固定连接;

7、滑动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

8、打磨器,与所述滑动部件连接,所述滑动部件带动打磨器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做往复直线运动;

9、直角靠山结构,与所述滑动部件连接,直角靠山结构具有与待磨输送带接触的第二挤压部,第二挤压部上连接有调整其与待磨输送带间距的调节部件。

10、通过滑动结构带动打磨器运动,打磨力度及打磨的薄厚度可以做到统一,且打磨运动方向稳定性,提高打磨精度。>

11、直角靠山结构与滑动结构连接,可以根据传送带的宽窄进行调节,保证宽度定位精准,提高适用性。

12、根据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部件包括直线滑轨,直线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打磨器和直角靠山结构。直线滑轨不但运动顺滑,平稳,而且成本低,安装方便。

13、根据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打磨器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一对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条直线滑轨上。

14、根据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直角靠山结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任意一条直线滑轨。

15、根据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方平行设置有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一端与第一侧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侧板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板的设置用于放置传送带,给传送带一个支撑力,更加便于打磨。

16、根据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相对侧表面上均设置有夹头结构,两个夹头结构处于同一高度,每个夹头结构的结构为: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带有容置腔的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的容置腔内连接有驱动部,驱动部的伸缩方向上连接有纵向压紧部,纵向压紧部外圆周固定套装有第一挤压部。通过夹头结构挤压第一挤压部,对待打磨传送带进行定位,使其在打磨过程中固定在第四连接板上,不会在打磨过程中发生位置变动。

17、根据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压紧部位于第一挤压部上方直径大于其位于压紧部下方部分的直径,且纵向挤压部的作业端面与待磨传送带表面接触。

18、根据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挤压部朝向待磨传送带一侧表面为齿形表面。齿形表面的设置增加第一挤压部和待磨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保证其打磨过程中的稳定性。

19、根据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直角靠山结构还包括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部的下表面,第三固定部的上表面设置有靠板。

20、根据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固定部上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的上表面高于第三固定部的上表面,第四连接板上连接有可回弹第一调节部和不可回弹第二调节部,第一调节部朝向传送带一侧的端面连接有第二挤压部,且位于第三固定部的上方。

21、本技术的一种传送带打磨装置,其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直线滑轨行滑动连接有打磨机和直角靠山结构,既可以确保直角靠山结构可以稳定固定传送带的宽度方向,又因打磨机滑动连接在直线滑轨上,可以使打磨机的打磨力度及打磨的薄厚度可以做到统一,且打磨运动方向稳定性,提高打磨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送带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包括直线滑轨,直线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打磨器和直角靠山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带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器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一对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条直线滑轨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带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靠山结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任意一条直线滑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方平行设置有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一端与第一侧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侧板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传送带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相对侧表面上均设置有夹头结构,两个夹头结构处于同一高度,每个夹头结构的结构为: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带有容置腔的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的容置腔内连接有驱动部,驱动部的伸缩方向上连接有纵向压紧部,纵向压紧部外圆周固定套装有第一挤压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送带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压紧部位于第一挤压部上方直径大于其位于压紧部下方部分的直径,且纵向挤压部的作业端面与待磨传送带表面接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送带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部朝向待磨传送带一侧表面为齿形表面。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带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靠山结构还包括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部的下表面,第三固定部的上表面设置有靠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送带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部上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的上表面高于第三固定部的上表面,第四连接板上连接有可回弹第一调节部和不可回弹第二调节部,第一调节部朝向传送带一侧的端面连接有第二挤压部,且位于第三固定部的上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送带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包括直线滑轨,直线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打磨器和直角靠山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带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器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一对第一滑块,两个第一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条直线滑轨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带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靠山结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任意一条直线滑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方平行设置有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一端与第一侧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侧板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传送带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相对侧表面上均设置有夹头结构,两个夹头结构处于同一高度,每个夹头结构的结构为:第一固定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岳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福派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