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1362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下端四个顶角处均固定有一个支撑腿,底板的左右两端共同固定有C形框,C形框的内腔与底板的上端面共同组成一个前后贯通的通道;底板的上端设置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设置于通道,且传送装置的前后两侧分别延伸至C形框的前后方;C形框的左端连接有水冷装置,水冷装置出水口向右延伸到通道内,且与传送装置配合;C形框上设置有风冷装置,风冷装置位于水冷装置的后方;C形框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水冷装置和风冷装置之间;水冷装置、风冷装置、挡板均与传送装置间隔设置,本技术的一种快速冷却装置,加压泵将水泵入上下分布的冷却盒中,可对钢化玻璃的上下两端同时冷却,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快速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1、钢化玻璃属于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具有安全性好、强度高、热稳定性等优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对钢化玻璃生产加工时,由于钢化玻璃加工完成后具有较高的温度,需要利用冷却装置对钢化玻璃进行冷却降温,把钢化玻璃表面的热量散去。

2、冷却装置通常采用水冷或风冷的方式进行冷却,由于水冷装置的喷头多位于钢化玻璃的上方,对钢化玻璃的下端冷却效果较差,故此,我们提出一种快速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冷却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下端四个顶角处均固定有一个支撑腿,底板的左右两端共同固定有c形框,c形框的内腔与底板的上端面共同组成一个前后贯通的通道;底板的上端设置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设置于通道,且传送装置的前后两侧分别延伸至c形框的前后方;c形框的左端连接有水冷装置,水冷装置出水口向右延伸到通道内,且与传送装置配合;c形框上设置有风冷装置,风冷装置位于水冷装置的后方;c形框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水冷装置和风冷装置之间;水冷装置、风冷装置、挡板均与传送装置间隔设置。

4、优选的,底板的前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回流孔,底板的上端面设置为v形面,回流孔设置于v形面底部。

5、优选的,挡板包括上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和下隔板均位于c形框的中部且上下间隔分布,上隔板与c形框的上内壁固定连接,下隔板与c形框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

6、优选的,水冷装置包括连接管和冷却盒,冷却盒有两个且均与c形框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两个冷却盒上下间隔分布,两个冷却盒相对的一端均镂空设置,连接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加压泵,连接管的左端贯穿c形框的右壁且连通两个冷却盒,加压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抽水管的下方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设置于底板下方且与回流孔的位置相对应。

7、优选的,传送装置包括电机和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旋转轴,两个旋转轴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套设有固定板,四个固定板均固设于底板上端,电机固定安装于一固定板且与一旋转轴传动连接,前后两个旋转轴共同传动套接有传送带,传送带为网状结构,上隔板竖向设置于传送带上方,下隔板竖向设置于传送带内侧;冷却盒位于传送带的上方或内侧。

8、优选的,c形框的上端上下贯设有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安置槽;风冷装置包括一号冷却扇、二号冷却扇和安装板,一号冷却扇有两个且分别嵌设于两个安置槽,二号冷却扇设置有两个且呈左右间隔状嵌设于安装板上,安装板位于传送带的内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技术中,加压泵将水泵入上下分布的冷却盒中,可对钢化玻璃的上下两端同时冷却。

11、2.本技术中,启动上下间隔分布的冷却扇在钢化玻璃水冷后进行第二次风冷,使冷却效果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底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下端四个顶角处均固定有一个支撑腿(5),所述底板(11)的左右两端共同固定有C形框(12),所述C形框(12)的内腔与底板(11)的上端面共同组成一个前后贯通的通道;所述底板(11)的上端设置有传送装置(3),所述传送装置(3)设置于所述通道,且传送装置(3)的前后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C形框(12)的前后方;所述C形框(12)的左端连接有水冷装置(2),所述水冷装置(2)出水口向右延伸到所述通道内,且与传送装置(3)配合;所述C形框(12)上设置有风冷装置(4),所述风冷装置(4)位于所述水冷装置(2)的后方;所述C形框(12)的内部设置有挡板(6),所述挡板(6)位于所述水冷装置(2)和风冷装置(4)之间;所述水冷装置(2)、风冷装置(4)、挡板(6)均与传送装置(3)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前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回流孔(14),所述底板(11)的上端面设置为V形面,所述回流孔(14)设置于V形面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包括上隔板(61)和下隔板(62),所述上隔板(61)和下隔板(62)均位于C形框(12)的中部且上下间隔分布,所述上隔板(61)与C形框(12)的上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隔板(62)与C形框(12)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装置(2)包括连接管(22)和冷却盒(23),所述冷却盒(23)有两个且均与C形框(12)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冷却盒(23)上下间隔分布,两个冷却盒(23)相对的一端均镂空设置,所述连接管(2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加压泵(21),所述连接管(22)的左端贯穿C形框(12)的右壁且连通两个冷却盒(23),所述加压泵(2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25),所述抽水管(25)的下方设置有储水箱(24),所述储水箱(24)设置于底板(11)下方且与回流孔(14)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3)包括电机(34)和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旋转轴(32),两个所述旋转轴(32)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套设有固定板(31),四个所述固定板(31)均固设于底板(11)上端,所述电机(34)固定安装于一固定板(31)且与一旋转轴(32)传动连接,前后两个旋转轴(32)共同传动套接有传送带(33),所述传送带(33)为网状结构,所述上隔板(61)竖向设置于所述传送带(33)上方,所述下隔板(62)竖向设置于传送带(33)内侧;所述冷却盒(23)位于传送带(33)的上方或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框(12)的上端上下贯设有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安置槽(13);所述风冷装置(4)包括一号冷却扇(41)、二号冷却扇(42)和安装板(43),所述一号冷却扇(41)有两个且分别嵌设于两个安置槽(13)上,所述二号冷却扇(42)设置有两个且呈左右间隔状嵌设于安装板(43),所述安装板(43)位于传送带(33)的内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底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下端四个顶角处均固定有一个支撑腿(5),所述底板(11)的左右两端共同固定有c形框(12),所述c形框(12)的内腔与底板(11)的上端面共同组成一个前后贯通的通道;所述底板(11)的上端设置有传送装置(3),所述传送装置(3)设置于所述通道,且传送装置(3)的前后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c形框(12)的前后方;所述c形框(12)的左端连接有水冷装置(2),所述水冷装置(2)出水口向右延伸到所述通道内,且与传送装置(3)配合;所述c形框(12)上设置有风冷装置(4),所述风冷装置(4)位于所述水冷装置(2)的后方;所述c形框(12)的内部设置有挡板(6),所述挡板(6)位于所述水冷装置(2)和风冷装置(4)之间;所述水冷装置(2)、风冷装置(4)、挡板(6)均与传送装置(3)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前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回流孔(14),所述底板(11)的上端面设置为v形面,所述回流孔(14)设置于v形面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包括上隔板(61)和下隔板(62),所述上隔板(61)和下隔板(62)均位于c形框(12)的中部且上下间隔分布,所述上隔板(61)与c形框(12)的上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隔板(62)与c形框(12)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装置(2)包括连接管(22)和冷却盒(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乃振方超陈洪伟郭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恒瑞广泰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