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与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1351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与应用。该中药组合物包括黄芪30~50份、水蛭2~10份、赶黄草50~70份、海藻5~20份、鳖甲5~20份。该中药组合物可用于制备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制剂。该中药组合物对慢性肾脏病导致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恶化,尤其是肌酐升高具有良好疗效,可显著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症状;其对肝功能、凝血功能无明显损伤,安全性较高,在慢性肾脏病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与应用


技术介绍

1、慢性肾脏病(ckd)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与功能的慢性进展性破坏,病程超过3个月,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尿蛋白、浮肿、高血压、肾功能损伤等的一组综合征。《thelancet》发表关于1990-2017年ckd的研究报告,2017年全球有6.975亿ckd患者,占全球人口的9.1%,因ckd及其并发症引起的死亡人数,共260万人,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4.6%,是全球第12大死因。我国以1.323亿患者,成为全球ckd患者最多的国家,2017我国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达到290万人,预计到2030年,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人数将突破400万人。我国尿毒症透析总数60余万人,我国每年因透析医疗支出却高达400多亿。可见ckd早期实施针对性干预,改善患者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预防ckd患者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对延长肾脏寿命,保护劳动力,节约经济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发达国家糖尿病肾脏病是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因素且是导致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而我国近期研究表明住院患者中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已经超过肾小球肾炎相关慢性肾脏病,成为慢性肾脏病的首要病因。目前,对于慢性肾脏病临床仍无特效疗法,而中医药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如何发挥中医药理论优势深入探索ckd特异性疗法是当前学科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按质量份数计的成分:黄芪30~50份、水蛭2~10份、赶黄草50~70份、海藻5~20份、鳖甲5~20份;优选包括如下按质量份数计的成分:黄芪35~45份、水蛭3~7份、赶黄草55~65份、海藻10~20份、鳖甲10~20份;更优选包括如下按质量份数计的成分:黄芪40份、水蛭5份、赶黄草60份、海藻15份、鳖甲15份。

4、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制剂中的应用,优选包括如下步骤:对上述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提取,将得到的提取物制备得到所需剂型。

5、所述的提取包括水提、超临界萃取。

6、所述的水提的步骤优选如下:

7、(1)用水浸泡上述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接着煎煮,固液分离,获得药液和药渣;

8、(2)将药渣重复煎煮0次以上,复煎是为了更好的提取上述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

9、(3)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药液合并,为水提物;当重复煎煮的次数为0,步骤(1)得到的药液即为水提物。

10、步骤(1)中所述的水的用量优选按上述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水=料液比1:1~1:5(g:ml)配比计算;更优选按上述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水=料液比1:3(g:ml)配比计算。

11、步骤(1)中所述的煎煮的时间优选为30~60min;更优选为40min。

12、步骤(2)中所述的重复煎煮中的水的用量优选按上述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水=料液比1:1~1:5(g:ml)配比计算;更优选按上述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水=料液比1:3(g:ml)配比计算。

13、步骤(2)中所述的重复煎煮的时间优选为30~60min;更优选为40min。

14、所述的重复煎煮的次数优选为1~2次;更优选为1次。

15、所述的剂型优选为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冲剂、口服液剂、胶囊剂、片剂、注射剂。

16、所述的制剂包括普通制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靶向制剂及微粒给药系统。

17、所述的慢性肾脏病优选为糖尿病肾脏病。

18、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制剂,由上述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得到。

19、上述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制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三次服用,每隔四小时服用一次。

20、目前慢性肾脏病尚无特效药物,晚期需靠血液净化和肾移植维持生命。虽然近年来不断有包括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肤-1(glp-1)受体激动剂在内的新型药物被报道具有肾脏获益,推荐应用于临床,但在中重度肾病人群中应用仍旧十分局限,缺乏疗效确切对抗肾纤维化,延缓肾功能进展的药物。本专利技术旨通过降低血肌酐、降低血尿素氮、提高肾小球滤过率等方面改善患者肾功能,扩大中医药在慢性肾脏病治疗方面独有优势。

21、中医学认为慢性肾脏病属于“水肿”、“关格”、“肾风”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慢性肾脏病病因与禀赋不足,外感六淫,内生毒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等因素相关,其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位主要在肾并涉及其余四脏。慢性肾衰竭病机多复杂多变,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及团队前期基础,专利技术人认为慢性肾脏病病位主要在于肾络,主因内外之邪隐匿于肾络,受诱因引动致使伏而外发,导致肾络出现“痹阻”,使络内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继而产生气滞、痰浊、湿热、瘀血等病变耗伤正气,致使蕴而化毒,结为窠臼而变生积聚,从而构成从慢性肾脏病到慢性肾衰竭的病机演变过程。

22、根据上述病机,专利技术人创新性的确立了“益肾通络,泄浊达邪”的治法,根据临床用药规律创立了“益气通络泄浊方”,方由黄芪40g,水蛭5g,赶黄草60g,海藻15g,鳖甲15g组成。其方解如下:

23、黄芪:为补气之要药,可补五脏之元气,擅益肾气,有托邪外达之效;

24、水蛭:破血逐瘀,通经消癥,擅逐恶血而破积,有疏逐肾络之效;

25、赶黄草:清热利湿,解毒退黄,擅邪浊毒,有逐邪外出之能;

26、海藻:散结利水,消痰,擅消痰软坚,具有散结消癥之功;

27、鳖甲:滋阴退热,软坚散结,擅益阴补气而破癥积,有益肾通络消积之能。

28、方中黄芪甘温益肾,益气而不燥,赶黄草清热泄浊,并反佐黄芪助火之弊、水蛭活血通络又不伤血,鳖甲、海藻散结消癥兼有通补之效,方中诸药攻补兼施,寒热同调,标本兼顾共奏益肾通络,泄浊达邪,散结消癥之效。

29、专利技术人团队进一步在临床实验中进行证明,综合治疗31例慢性肾脏病患者2个月、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比较西医基础治疗与益气养阴通络方的功效。此外,专利技术人团队还采用平行、拆方及阳性药对照的方法,比较在西医基础治疗上运用益气通络泄浊方、赶黄草组、“黄芪-水蛭”组、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益气通络泄浊方在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水平,在提高肾小球滤过率(egfr)方面具有较好效果,同时益气通络泄浊方在改善肾功能方面的疗效优于赶黄草组、“芪-蛭”组、及尿毒清颗粒,并且具有临床安全性。该组方可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质量份数计的成分:黄芪30~50份、水蛭2~10份、赶黄草50~70份、海藻5~20份、鳖甲5~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质量份数计的成分:黄芪35~45份、水蛭3~7份、赶黄草55~65份、海藻10~20份、鳖甲10~20份。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制剂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对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提取,将得到的提取物制备得到所需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包括水提和超临界萃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提的步骤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慢性肾脏病为糖尿病肾脏病。

10.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制剂,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得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质量份数计的成分:黄芪30~50份、水蛭2~10份、赶黄草50~70份、海藻5~20份、鳖甲5~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质量份数计的成分:黄芪35~45份、水蛭3~7份、赶黄草55~65份、海藻10~20份、鳖甲10~20份。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制剂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对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敬王耀献刘玉宁刘忠杰张轶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