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建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1337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5
本申请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建造方法。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混凝土单元、连接钢筋、抗剪连接座和抗剪连接板,混凝土单元包括若干立柱组件和若干横梁组件,立柱组件内部开设有装配孔,立柱组件的底部设置有让位缺口;连接钢筋贯穿装配孔;每个立柱组件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抗剪连接座,抗剪连接座套设在连接钢筋的外周,并与连接钢筋螺纹连接;抗剪连接板位于让位缺口内,且抗剪连接板套设在抗剪连接座的外周,抗剪连接板的周部与横梁组件抵接。本方案有效增大相邻混凝土单元连接位置的承受水平剪切力的结构面积,进而提高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整体抵抗水平剪切力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装配式建筑,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有力途径,装配式建筑具有构件质量高、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和施工周期短的优点。相比传统的构件预制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装配式建筑具有建造速度更快、建筑集成度更高、现场施工人力需求更低和节能减排效率更高的特点。一个典型的模块化建筑,它的建筑、结构、装饰和设备均可在工厂集成,通过整体运输、现场吊装拼装,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目标。

2、模块化装配式建筑常用体系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目前大多混凝土结构采用后浇节点进行拼接,连接相邻模块的节点常用后浇混凝土湿连接,湿连接是通过钢筋搭接和少量的现浇混凝土实现连接,在节点数量较多时,质量难以保证。而干连接常用于钢结构体系,多数通过螺栓、焊接等进行连接,但螺栓连接对精度和人工要求高,现场对中对齐问题较多,安装误差的积累可能导致后续安装就位和对中困难。另外,不管是湿连接还是干连接,它们的水平剪切力均由钢筋直接承受,因此,连接相邻模块的节点位置的抗剪切性能明显不如其它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建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节点位置的抗剪切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方面,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包括:

4、至少两个混凝土单元,所述混凝土单元包括若干立柱组件和若干横梁组件,所述立柱组件与所述横梁组件形成长方体框架,所述立柱组件内部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立柱组件的装配孔,所述立柱组件的底部设置有让位缺口;

5、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贯穿所述装配孔;

6、抗剪连接座,每个所述立柱组件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所述抗剪连接座,所述抗剪连接座套设在所述连接钢筋的外周,并与所述连接钢筋螺纹连接;

7、抗剪连接板,所述抗剪连接板位于所述让位缺口内,且所述抗剪连接板套设在所述抗剪连接座的外周,所述抗剪连接板的周部与所述横梁组件抵接。

8、具体地,通过设置所述抗剪连接座和贯穿所述立柱组件的所述连接钢筋,能够实现上下相邻的所述混凝土单元之间的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抗剪连接座的外周设置所述抗剪连接板,且所述抗剪连接板的周部与所述横梁组件抵接,一方面,能够实现上下相邻的所述混凝土单元的竖向可靠对齐,保证上下相邻的所述混凝土单元之间形成稳定可靠的承重体系,有利于提高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有效增大相邻所述混凝土单元连接位置的承受水平剪切力的结构面积,进而提高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整体抵抗水平剪切力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可靠性和抗震性能。

9、作为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抗剪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直径等于所述抗剪连接座的外径,所述抗剪连接座插入所述连接孔;

10、当所述抗剪连接板是角位连接板时,所述抗剪连接板的周部尺寸与所述立柱组件的端面的周部尺寸相同;当所述抗剪连接板是边位连接板时,所述抗剪连接板的长度等于所述立柱组件的端面的长度的两倍,所述抗剪连接板的宽度等于所述立柱组件的端面的宽度;当所述抗剪连接板是中心连接板时,所述抗剪连接板的长度等于所述立柱组件的端面的长度的两倍,所述抗剪连接板的宽度等于所述立柱组件的端面的宽度的两倍。

11、具体地,一方面,通过将所述连接孔的直径设计为等于所述抗剪连接座的外径,且所述抗剪连接板的周部尺寸与所述立柱组件的周部尺寸匹配,这种设计能够使所述连接钢筋所承受的水平剪切力可靠地传递至所述抗剪连接板与所述横梁组件之间,有利于避免水平晃动冲击和提高抗剪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将所述抗剪连接板的周部尺寸与不同组装工况下的所述立柱组件的尺寸匹配,能够实现水平方向的相邻的所述混凝土单元的可靠连接。

12、作为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抗剪连接座包括圆柱座和设置在所述圆柱座的顶部的第一圆锥台,所述圆柱座的底面与所述立柱组件的顶面抵接,所述立柱组件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辅助孔,所述第一辅助孔与所述装配孔连通,所述第一圆锥台插入所述第一辅助孔内。

13、具体地,首先,通过设置相互抵接配合的所述第一圆锥台和所述第一辅助孔,一方面,能够方便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混凝土单元在组装过程中快速对齐,提高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制造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承受水平剪切力的结构面积,进而进一步提高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整体抵抗水平剪切力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可靠性和抗震性能。其次,通过使所述抗剪连接座的底面与所述立柱组件的顶面抵接,使所述抗剪连接座和所述连接钢筋共同实现上下相邻的所述混凝土单元的竖向锁紧固定,进而实现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全干装配,从而提高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现场施工便捷性和降低施工对现场环境的影响,且这种全干装配能够允许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组成部件为预制件,这个组成部件预先在工厂中完成,结构层、面层、设备等在工厂均能提前加工制作完成,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减少现场施工工作量,显著提高施工效率,也可以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在所述混凝土单元内预埋管线或者管槽,而该部分的管线碰撞可以预先在工厂内设计时通过相关设计软件进行管线碰撞测试或最优化选择,有效提高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

14、作为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立柱组件包括上端板、下端板、t形板、主钢筋,所述上端板位于所述下端板的上方,所述上端板与所述下端板相互平行,所述上端板的底部和所述下端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所述t形板,所述主钢筋贯穿所述t形板,所述上端板与所述下端板之间浇注有混凝土,所述t形板和所述主钢筋均位于固化后的混凝土内部,所述下端板开设有所述第一辅助孔。

15、具体地,通过设置与所述上端板、所述下端板连接的所述t形板,且所述主钢筋贯穿所述t形板,并将所述主钢筋和所述t形板浇注在混凝土的内部,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与所述上端板、下端板的连接可靠性,使所述立柱组件的整体性更强。

16、作为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抗剪连接座还包括第二圆锥台,所述第二圆锥台设置在所述圆柱座的底部,所述立柱组件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辅助孔,所述第二圆锥台插入所述第二辅助孔内。

17、具体地,通过设置相互抵接配合的所述第二圆锥台和所述第二辅助孔,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承受水平剪切力的结构面积,进而进一步提高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整体抵抗水平剪切力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可靠性和抗震性能;另一方面,使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混凝土单元之间的水平剪切力能够直接通过所述抗剪连接座进行传递,进而减小所述连接钢筋所承受的水平剪切力。

18、作为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钢筋是预应力钢筋。

19、具体地,通过将所述连接钢筋设置为预应力钢筋,能够提高上下相邻的所述混凝土单元的竖向连接可靠性,降低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纹的风险。

20、作为一种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直径等于所述抗剪连接座的外径,所述抗剪连接座插入所述连接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连接座包括圆柱座和设置在所述圆柱座的顶部的第一圆锥台,所述圆柱座的底面与所述立柱组件的顶面抵接,所述立柱组件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辅助孔,所述第一辅助孔与所述装配孔连通,所述第一圆锥台插入所述第一辅助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组件包括上端板、下端板、T形板、主钢筋,所述上端板位于所述下端板的上方,所述上端板与所述下端板相互平行,所述上端板的底部和所述下端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所述T形板,所述主钢筋贯穿所述T形板,所述上端板与所述下端板之间浇注有混凝土,所述T形板和所述主钢筋均位于固化后的混凝土内部,所述下端板开设有所述第一辅助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连接座还包括第二圆锥台,所述第二圆锥台设置在所述圆柱座的底部,所述立柱组件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辅助孔,所述第二圆锥台插入所述第二辅助孔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是预应力钢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包括连接套筒和至少两根钢筋本体,相邻两根所述钢筋本体通过所述连接套筒连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组件还包括箍筋,所述箍筋套设在所述主钢筋的周部。

9.一种混凝土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结构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提供混凝土单元”包括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直径等于所述抗剪连接座的外径,所述抗剪连接座插入所述连接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连接座包括圆柱座和设置在所述圆柱座的顶部的第一圆锥台,所述圆柱座的底面与所述立柱组件的顶面抵接,所述立柱组件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辅助孔,所述第一辅助孔与所述装配孔连通,所述第一圆锥台插入所述第一辅助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组件包括上端板、下端板、t形板、主钢筋,所述上端板位于所述下端板的上方,所述上端板与所述下端板相互平行,所述上端板的底部和所述下端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所述t形板,所述主钢筋贯穿所述t形板,所述上端板与所述下端板之间浇注有混凝土,所述t形板和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宇张潮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