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超高强汽车用钢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超高强汽车用钢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132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5
本申请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强汽车用钢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钢水进行冶炼,并控制所述冶炼过程中所述钢水的化学成分的波动范围,后进行连铸,得到铸坯;对所述铸坯进行第一加热,后进行粗轧、轧后边部加热补偿操作以及精轧,得到热轧板;采用边部遮挡操作对所述热轧板进行层流冷却,后卷取;对卷取后的所述热轧板进行第一保温,后进行冷轧,得到冷轧带钢;对所述冷轧带钢进行连续退火,得到超高强汽车用钢;其中,所述连续退火包括:对所述冷轧带钢进行分阶段加热,后进行第二保温。本申请内容解决了现有超高强汽车用钢横向力学性能差值较大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超高强汽车用钢的良好性能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金属材料,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强汽车用钢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为满足汽车行业更安全、更轻量化、更环保需求,先进高强钢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越来越更多的零件设计要求卷料具有较宽的规格,如某车型门梁长达2米,而为了落料设计采用沿着轧制方向45°落料,对应卷料板宽约1.5米。

2、目前,为了保障门槛梁两端尺寸精度一致性,对卷料原材料板宽性能一致性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因此,如何提升材料横向性能一致性是当前应对上述特殊需求制胜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高强汽车用钢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超高强汽车用钢横向力学性能差值较大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高强汽车用钢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对钢水进行冶炼,并控制所述冶炼过程中所述钢水的化学成分的波动范围,后进行连铸,得到铸坯;

4、对所述铸坯进行第一加热,后进行粗轧、轧后边部加热补偿操作以及精轧,得到热轧板;

5、采用边部遮挡操作对所述热轧板进行层流冷却,后卷取,并控制所述卷取的温度;

6、对卷取后的所述热轧板进行第一保温,并控制所述第一保温的工艺参数,后进行冷轧,得到冷轧带钢;

7、对所述冷轧带钢进行连续退火,得到超高强汽车用钢;其中,所述连续退火包括:

8、对所述冷轧带钢进行分阶段加热,以使所述冷轧带钢具有第一温度;

9、在所述第一温度和设定时间的条件下,对分阶段加热后的所述冷轧带钢进行第二保温。

10、可选的,所述钢水的化学成分的波动范围包括:c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015重量%,mn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1重量%,cr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1重量%,al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01重量%,mo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05重量%,nb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01重量%,ti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01重量%。

11、可选的,所述轧后边部加热补偿操作中,加热温度为40-200℃。

12、可选的,所述卷取的温度为500-540℃。

13、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温的工艺参数包括:

14、第一保温的温度为500-540℃,和或第一保温的时间为20-24h。

15、可选的,所述第一温度为620-650℃。

16、可选的,所述设定时间为2-5min。

17、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冷轧带钢进行分阶段加热,以使所述冷轧带钢具有第一温度,包括:

18、对所述冷轧带钢进行第二加热,以使所述冷轧带钢具有第二温度;

19、在设定加热速率的条件下,对预热后的所述冷轧带钢进行第三加热,以使所述冷轧带钢具有第一温度。

20、可选的,所述第二温度为200-240℃,所述设定加热速率为2-4℃/s。

21、可选的,所述层流冷却的冷却速率为4-45℃/s,和或所述层流冷却的终点温度为500-540℃。

2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超高强汽车用钢的制备方法,通过控制所述钢水各元素波动窄范围区间,避免了成分不均匀导致的组织及性能不均匀;将所述粗轧板进行边部加热,避免了粗轧时边部温降过大,板宽方向组织相变不均匀性导致的性能不均匀,层流冷却开启边部遮挡装置,有利于板宽方向冷却速率的一致性,确保了相变的均匀性,最终获得组织及性能的均匀性;卷取采用低温卷取,为了实现板宽方向最终都进入贝氏体区相变,实现相变的均匀性;卷取后放入保温罩进行保温,为了卷取后整个钢卷冷却的均匀性,并充分利用保温罩加热功能,进一步对热轧卷进行回火,提升整卷及板宽方向组织的均匀性。此外。在退火工序创新引入恒温段,进一步对冷轧板进行充分的高温回火,达到组织均匀化的目的。综上,通过上述方法解决现有超高强汽车用钢横向力学性能差值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强汽车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水的化学成分的波动范围包括:C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015重量%,Mn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1重量%,Cr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1重量%,Al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01重量%,Mo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05重量%,Nb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01重量%,Ti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01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后边部加热补偿操作中,加热温度为40-2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取的温度为500-5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的工艺参数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为620-65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时间为2-5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冷轧带钢进行分阶段加热,以使所述冷轧带钢具有第一温度,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为200-240℃,所述设定加热速率为2-4℃/s。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流冷却的冷却速率为4-45℃/s,和或所述层流冷却的终点温度为500-54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强汽车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水的化学成分的波动范围包括:c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015重量%,mn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1重量%,cr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1重量%,al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01重量%,mo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05重量%,nb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01重量%,ti的含量波动范围为±0.01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后边部加热补偿操作中,加热温度为40-2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取的温度为500-540℃。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木生韩赟刘华赛阳锋邹英韩龙帅张伟潘丽梅滕华湘王松涛朱国森李钊李一丁林兴明郑瑞张士杰张天越张环宇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