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注塑成型机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1192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4
本技术涉及注塑成型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注塑成型机出料装置,包括螺纹输送杆、底模座和顶模座,所述底模座内部开设有模腔,所述顶模座外侧连接有凸模,且所述凸模与所述模腔相连,所述模腔内底部开设有底槽,所述底槽内部安装有隔断,所述隔断上方连接有底板。本技术通过隔断内部遮挡部对塑液进行遮挡,出料时,由缓冲出料机构工作,推动套杆以及推动杆移动,将输料管和底板顶出,顶出的力度由缓冲弹簧进行缓冲,防止力度过大,减少成品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成型机,具体为一种塑料注塑成型机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1、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注射系统的作用:注射系统是注塑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有柱塞式、螺杆式、螺杆预塑柱塞注射式3种主要形式,应用最广泛的是螺杆式,其作用是,在注塑料机的一个循环中,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一定数量的塑料加热塑化后,在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下,通过螺杆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中,注射结束后,对注射到模腔中的熔料保持定型,合模系统的作用:合模系统的作用是保证模具闭合、开启及顶出制品,同时,在模具闭合后,供给模具足够的锁模力,以抵抗熔融塑料进入模腔产生的模腔压力。

2、专利号cn214726194u公开了一种注塑成型机用出料装置,涉及注塑成型机
,为解决现有的注塑成型机的出料结构单一,导致出料时容易堵塞的问题。所述排料箱体的内部安装有抽拉盒,所述抽拉盒的上端设置有出料管道,所述排料箱体的上方安装有下模板结构,所述下模板结构的上方设置有上合模结构,所述上合模结构的上方安装有注塑结构,所述下模板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存水盒,所述上合模结构的外侧安装有密封胶条,所述上合模结构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的一侧安装有震动器,所述震动器的一侧设置有顶槽,所述下模板结构的下端安装有电动升降器,所述下模板结构的底部设置有控制密封阀,所述下模板结构的内部安装有顶出器。

3、该出料装置通过下模板结构的内部安装有顶出器,方便将下模内部注塑产品顶出,但是下模板可以被顶出的情况下,自然是处于活动连接状态,存在间隙,如此一来在注塑结构注入到下模板内部时会存在融化的塑液流入到间隙中,长时间使用,导致底槽内部积攒大量的凝固塑液,造成底板与模腔之前存在偏差,影响后续产品精度,同时出料机构未设置缓冲结构,导致出料时顶出力度过大,造成产品出现碎裂的情况,为此,我们公开了一种塑料注塑成型机出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注塑成型机出料装置,实现通过设置有缓冲出料机构、螺纹输送杆、底模座和顶模座,首先由螺纹输送杆将融化塑液输送至底模座内部,由输送腔输送至波纹管内部,波纹管输送至输料管中,投入至底板输入至模腔中,凸模与模腔形成产品,塑液会通过底板与底槽之间的间隙进入到隔断内,隔断内部遮挡部对塑液进行遮挡,出料时,由缓冲出料机构工作,推动套杆以及推动杆移动,将输料管和底板顶出,顶出的力度由缓冲弹簧进行缓冲,防止力度过大,减少成品损坏的风险。

2、因此,本技术给出了一种塑料注塑成型机出料装置,包括螺纹输送杆、底模座和顶模座,所述底模座内部开设有模腔,所述顶模座外侧连接有凸模,且所述凸模与所述模腔相连,所述模腔内底部开设有底槽,所述底槽内部安装有隔断,所述隔断上方连接有底板,所述隔断下方安装有退模板,所述底模座内部两侧安装有缓冲出料机构,且所述缓冲出料机构与所述退模板相连,所述退模板中段位置连接有输料管一端,且所述输料管另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底模座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输料腔,所述输料腔一端连接有波纹管一端,且所述波纹管一端与所述退模板和输料管相连,所述螺纹输送杆的出料口与所述输料腔另一端相连。

3、优选的:所述缓冲出料机构包括缓冲腔、安装柱和电机,所述缓冲腔开设在所述底模座内部两侧,所述安装柱安装在所述缓冲腔内部远离所述模腔的一端,所述安装柱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部,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外侧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外侧端面连接有套杆一端,所述套杆另一端连接有推动杆一端,且所述推动杆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退模板外侧,所述推动杆外侧连接有弹簧座,所述推动杆外部位于所述弹簧座和缓冲腔内部一段套接有缓冲弹簧。

4、优选的:所述安装柱内部位于所述安装槽两侧开设有稳定槽,所述稳定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稳定杆一端,且所述稳定杆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螺套两侧。

5、优选的:所述弹簧座的直径大于所述缓冲弹簧的直径。

6、优选的:所述隔断包括底环、凸环和通孔,所述底环和凸环同轴心连接,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底环和凸环轴心,且所述输料管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底板相连通。

7、优选的:所述底环与凸环外侧形成有遮挡部。

8、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数量为若干。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缓冲出料机构、螺纹输送杆、底模座和顶模座,首先由螺纹输送杆将融化塑液输送至底模座内部,由输送腔输送至波纹管内部,波纹管输送至输料管中,投入至底板输入至模腔中,凸模与模腔形成产品,塑液会通过底板与底槽之间的间隙进入到隔断内,隔断内部遮挡部对塑液进行遮挡,出料时,由缓冲出料机构工作,推动套杆以及推动杆移动,将输料管和底板顶出,顶出的力度由缓冲弹簧进行缓冲,防止力度过大,减少成品损坏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注塑成型机出料装置,包括螺纹输送杆(1)、底模座(2)和顶模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座(2)内部开设有模腔(5),所述顶模座(3)外侧连接有凸模(4),且所述凸模(4)与所述模腔(5)相连,所述模腔(5)内底部开设有底槽(6),所述底槽(6)内部安装有隔断(10),所述隔断(10)上方连接有底板(8),所述隔断(10)下方安装有退模板(7),所述底模座(2)内部两侧安装有缓冲出料机构(9),且所述缓冲出料机构(9)与所述退模板(7)相连,所述退模板(7)中段位置连接有输料管(11)一端,且所述输料管(11)另一端与所述底板(8)相连,所述底模座(2)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输料腔(12),所述输料腔(12)一端连接有波纹管(13)一端,且所述波纹管(13)一端与所述退模板(7)和输料管(11)相连,所述螺纹输送杆(1)的出料口与所述输料腔(12)另一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成型机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出料机构(9)包括缓冲腔(901)、安装柱(902)和电机(903),所述缓冲腔(901)开设在所述底模座(2)内部两侧,所述安装柱(902)安装在所述缓冲腔(901)内部远离所述模腔(5)的一端,所述安装柱(902)内部开设有安装槽(912),所述电机(903)安装在所述安装槽(912)内部,所述电机(903)动力输出轴连接有螺杆(905),所述螺杆(905)外侧螺纹连接有螺套(906),所述螺套(906)外侧端面连接有套杆(909)一端,所述套杆(909)另一端连接有推动杆(911)一端,且所述推动杆(911)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退模板(7)外侧,所述推动杆(911)外侧连接有弹簧座(910),所述推动杆(911)外部位于所述弹簧座(910)和缓冲腔(901)内部一段套接有缓冲弹簧(9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成型机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902)内部位于所述安装槽(912)两侧开设有稳定槽(908),所述稳定槽(908)内部滑动连接有稳定杆(907)一端,且所述稳定杆(907)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螺套(906)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成型机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910)的直径大于所述缓冲弹簧(904)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成型机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10)包括底环(101)、凸环(103)和通孔(104),所述底环(101)和凸环(103)同轴心连接,且所述通孔(104)贯穿所述底环(101)和凸环(103)轴心,且所述输料管(11)穿过所述通孔(104)与所述底板(8)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成型机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环(101)与凸环(103)外侧形成有遮挡部(1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成型机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904)的数量为若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注塑成型机出料装置,包括螺纹输送杆(1)、底模座(2)和顶模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座(2)内部开设有模腔(5),所述顶模座(3)外侧连接有凸模(4),且所述凸模(4)与所述模腔(5)相连,所述模腔(5)内底部开设有底槽(6),所述底槽(6)内部安装有隔断(10),所述隔断(10)上方连接有底板(8),所述隔断(10)下方安装有退模板(7),所述底模座(2)内部两侧安装有缓冲出料机构(9),且所述缓冲出料机构(9)与所述退模板(7)相连,所述退模板(7)中段位置连接有输料管(11)一端,且所述输料管(11)另一端与所述底板(8)相连,所述底模座(2)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输料腔(12),所述输料腔(12)一端连接有波纹管(13)一端,且所述波纹管(13)一端与所述退模板(7)和输料管(11)相连,所述螺纹输送杆(1)的出料口与所述输料腔(12)另一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成型机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出料机构(9)包括缓冲腔(901)、安装柱(902)和电机(903),所述缓冲腔(901)开设在所述底模座(2)内部两侧,所述安装柱(902)安装在所述缓冲腔(901)内部远离所述模腔(5)的一端,所述安装柱(902)内部开设有安装槽(912),所述电机(903)安装在所述安装槽(912)内部,所述电机(903)动力输出轴连接有螺杆(905),所述螺杆(905)外侧螺纹连接有螺套(906),所述螺套(9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津陈锦钦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五维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