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0801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2
本技术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电阻调节环的顶部嵌有环形电阻片,转盘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摆动杆,摆动杆的底部嵌有电刷,装置主体的底部嵌有转动控制环,装置主体底部活动连接调节转轴,转动控制环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铁,调节转轴的内部设置有永磁铁,转动控制环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块,调节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该汽车转弯时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通过汽车左转弯时摆动球在惯性的作用下带着摆动杆向右转动,打开和调节电磁铁的磁性大小,电磁铁和永磁铁的相互作用下,使调节转轴带着录像装置向右移动,从而达到转弯时拍摄角度跟着反向转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用品,具体为一种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


技术介绍

1、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4288320u中公布了一种拍摄角度大的行车记录仪,其提出:现有的行车记录仪,包括底座和头部,所述头部内设有摄像头,所述底座内设有与所述头部相连h控制头部左右旋转的第一轴承和旋转的第二轴承,该技术方案中的行车记录仪的拍摄角度仅120度,还不够理想,需进一步改进;而上述行车记录仪还存有以下的不足之处:①正常用户驾驶车辆进行转弯时,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时候,而左转弯时车身右侧有我们的视野盲区,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右转弯时同理,但是一般我们的行车记录仪只能照到前方,从而导致行车记录仪无法很好地拍摄到转弯时的画面;②此外,安装行车记录仪就是为了记录交通事故的证据,但是在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不能为我们进行记录,由此可见拍摄记录的效果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技术者提供了一种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具备根据车辆转弯角度不同时行车记录仪拍摄角度自动反向变化一定角度的优点,解决了车辆转弯时行车记录仪无法拍摄到危险角度的问题。

2、(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根据车辆转弯角度不同时行车记录仪拍摄角度自动反向变化一定角度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杆,左右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电阻调节环,中间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与腔体的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电阻调节环的顶部嵌有环形电阻片,所述转盘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摆动球,所述摆动杆的底部嵌有电刷,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嵌有转动控制环,所述装置主体底部活动连接调节转轴,所述调节转轴的顶部与腔体的外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复位铁片,所述转动控制环的内部设置有四个电磁铁,所述调节转轴的内部设置有四个永磁铁,所述转动控制环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调节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调节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录像装置。

3、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套在中间支撑杆外侧。

4、优选的,四个所述电磁铁与四个永磁铁位置对应。

5、优选的,所述转动控制环上的限位块在每个电磁铁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

6、优选的,所述调节转轴上的限位块位于对应电磁铁与永磁铁之间。

7、优选的,所述电刷位于摆动杆与环形电阻片的接触点。

8、优选的,前后两个所述永磁铁与左右两个永磁铁向外的一侧磁极名不同,对应电磁铁与永磁铁相对的一侧磁极名相同。

9、优选的,所述转盘与电阻调节环同心,摆动杆的顶部与电阻调节环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10、优选的,所述电阻调节环左侧开设有圆弧形凹槽,凹槽深度为摆动杆的高度,凹槽长度为四个摆动杆的宽度,凹槽未嵌有环形电阻片。

11、优选的,所述电刷连接电源的一端,环形电阻片的最右侧连接电源的另一端。

12、(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汽车转弯时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通过汽车左转弯时摆动球在惯性的作用下带着摆动杆向右转动,打开和调节电磁铁的磁性大小,电磁铁和永磁铁的相互作用下,使调节转轴带着录像装置向右移动,从而达到转弯时拍摄角度跟着反向转动的效果。2、该汽车转弯时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通过根据转弯半径不同,摆动球和摆动杆摆动的角度不,电磁铁中通入的电流大小不同,电磁铁的磁性不同,电磁铁与永磁铁之间的作用力不同,可以控制录像装置摆动的角度,从而达到了根据转弯角度可以控制拍摄角度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腔体(16),所述腔体(16)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杆(10),左右两个所述支撑杆(10)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电阻调节环(6),中间所述支撑杆(10)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底部与腔体(16)的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1),所述电阻调节环(6)的顶部嵌有环形电阻片(7),所述转盘(9)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摆动杆(8),所述摆动杆(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摆动球(2),所述摆动杆(8)的底部嵌有电刷(12),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嵌有转动控制环(14),所述装置主体(1)底部活动连接调节转轴(3),所述调节转轴(3)的顶部与腔体(16)的外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复位铁片(17),所述转动控制环(14)的内部设置有四个电磁铁(13),所述调节转轴(3)的内部设置有四个永磁铁(4),所述转动控制环(1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块(15),所述调节转轴(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5),所述调节转轴(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录像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11)套在中间支撑杆(10)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电磁铁(13)与四个永磁铁(4)位置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控制环(14)上的限位块(15)在每个电磁铁(1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转轴(3)上的限位块(15)位于对应电磁铁(13)与永磁铁(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12)位于摆动杆(8)与环形电阻片(7)的接触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前后两个所述永磁铁(4)与左右两个永磁铁(4)向外的一侧磁极名不同,对应电磁铁(13)与永磁铁(4)相对的一侧磁极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9)与电阻调节环(6)同心,摆动杆(8)的顶部与电阻调节环(6)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调节环(6)左侧开设有圆弧形凹槽,凹槽深度为摆动杆(8)的高度,凹槽长度为四个摆动杆(8)的宽度,凹槽未嵌有环形电阻片(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12)连接电源的一端,环形电阻片(7)的最右侧连接电源的另一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腔体(16),所述腔体(16)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杆(10),左右两个所述支撑杆(10)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电阻调节环(6),中间所述支撑杆(10)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底部与腔体(16)的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1),所述电阻调节环(6)的顶部嵌有环形电阻片(7),所述转盘(9)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摆动杆(8),所述摆动杆(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摆动球(2),所述摆动杆(8)的底部嵌有电刷(12),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嵌有转动控制环(14),所述装置主体(1)底部活动连接调节转轴(3),所述调节转轴(3)的顶部与腔体(16)的外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复位铁片(17),所述转动控制环(14)的内部设置有四个电磁铁(13),所述调节转轴(3)的内部设置有四个永磁铁(4),所述转动控制环(1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块(15),所述调节转轴(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5),所述调节转轴(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录像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11)套在中间支撑杆(10)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整拍摄角度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电磁铁(13)与四个永磁铁(4)位置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七洞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