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065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搭建柱体;S2:搭建平面框架梁;S3:依次搭建第二盘扣支架、弧形主龙骨和次龙骨;S4:搭建覆膜清水木底模,覆膜清水木底模两端分别具有用于形成变截面端头节点的第一弧形面的第一弧形模面;S5:搭建第一覆膜清水木侧模,第一覆膜清水木侧模的两端分别具有用于形成变截面端头节点的第二弧形面的第二弧形模面;S6:搭建第二覆膜清水木侧模,第二覆膜清水木侧模的两端分别具有用于形成变截面端头节点的第三弧形面的第三弧形模面;S7:组成弧形框架梁模具并在内搭建钢筋并浇注仿清水混凝土,以形成弧形框架梁;S8:在成型的弧形框架梁顶部搭建弧形板;该施工方法有效节省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棚屋顶施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其包括的与柱体连接的弧形梁为平面弧形形状,该弧形梁在施工过程中,只需要其底面采用弧形底模,两侧面采用平面底模,其三者配合形成弧形梁模具并往里浇注即可。传统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的施工缺点在于:

2、1.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具有多个变截面端头的立体弧形梁构造,传统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不能适应于新的具有多个变截面端头的立体弧形梁的建造,同时,目前对复杂的多个变截面端头的立体弧形梁的构造主要采用一体式的木模具进行浇注,但是该一体式的木模具的开模成本很高,开模厚度只适应于载荷较小的建筑结构、吊装困难以及脱模困难。

3、2.目前仍采用普通混凝土进行建造,其形成后的普通混凝土外观较差,装饰效果较差。

4、3.目前仍然采用弧形梁和弧形板进行一体浇注,可能造成弧形梁和弧形板浇注不均匀、弧形板混凝土初凝过快形成较多冷缝所造成的施工和浇注困难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第一,该施工方法对弧形框架梁两端的变截面端头节点分别采用多段拼接形成的覆膜清水木底模的第一弧形模面、第一覆膜清水木侧模的第二弧形模面和第二覆膜清水木侧模的第三弧形模面组合形成,其开模成本低,只需要通过bim排版和数控雕刻机控制其三者的拼装精度和尺寸精度即可,其三者的开模厚度可以设置较大,保证了施工时稳固,以及组装简单,第二,其采用了仿清水混凝土浇注,能够与该弧形框架梁共同形成独特的外观,装饰效果佳,第三,其先搭建弧形框架后搭建弧形板,让冷缝隐藏于弧形框架上,避免了梁板一体浇注使得弧形板初凝过快形成冷缝造成施工和浇注困难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搭建柱体;

4、s2:沿柱体的顺轨方向上,搭建平面框架梁;

5、s3:沿柱体的垂轨方向上,搭建第二盘扣支架,在第二盘扣支架上搭建弧形主龙骨,在弧形主龙骨的垂直方向上搭建次龙骨;

6、s4:在次龙骨上搭建多段拼接形成的覆膜清水木底模,覆膜清水木底模两端分别具有用于形成变截面端头节点的第一弧形面的第一弧形模面;

7、s5:在覆膜清水木底模一端搭建多段拼接形成的第一覆膜清水木侧模,第一覆膜清水木侧模的两端分别具有用于形成变截面端头节点的第二弧形面的第二弧形模面;

8、s6:在覆膜清水木底模另一端搭建多段拼接形成的第二覆膜清水木侧模,第二覆膜清水木侧模的两端分别具有用于形成变截面端头节点的第三弧形面的第三弧形模面;

9、s7:覆膜清水木底模、第一覆膜清水木侧模和第二覆膜清水木侧模组成弧形框架梁模具,往弧形框架梁模具内搭建钢筋并浇注仿清水混凝土,以形成弧形框架梁;

10、s8:在弧形框架梁顶部搭建弧形板。

11、作为优选的,在步骤s1中,先搭建柱体钢筋,在柱体钢筋上搭建定型钢模并浇注混凝土,以形成柱体。

12、作为优选的,在步骤s2中,依次搭建第一盘扣支架、第一主龙骨、第一次龙骨以及平面框架梁木模,并往平面框架梁木模内搭建钢筋并浇注混凝土,以形成平面框架梁。

13、作为优选的,在步骤s3中,弧形主龙骨为工厂预先定制的弧形10号工字钢,次龙骨为规格是5cmx7cm的直方木。

14、作为优选的,还包括与覆膜清水木底模固定连接的水滴状装饰构件结构,其中,水滴状装饰构件结构的施工步骤包括:水滴状装饰构件结构通过数控雕刻机90°斜刀开料,接着通过木刨和美工刀将其斜边毛刺处理干净,再分别用180目、400目砂纸将其边缘打磨光滑,再接着对覆膜清水木底模测量放样,通过2寸圆丁分别将覆膜清水木底模和水滴状装饰构件结构连接一起,最后进行钢筋绑扎。

15、作为优选的,在步骤s4、s5和s6中,采用主肋、次肋分别对覆膜清水木底模、第一覆膜清水木侧模和第二覆膜清水木侧模进行支撑。

16、作为优选的,在步骤s4、s5和s6中,覆膜清水木底模、第一覆膜清水木侧模和第二覆膜清水木侧模的厚度为15mm。

17、作为优选的,在步骤s4、s5和s6中,覆膜清水木底模、第一覆膜清水木侧模和第二覆膜清水木侧模采用bim建模排版、工厂预先定制成型,接着,根据实际施工现场勘测尺寸、通过数控雕刻机雕刻成型为符合施工现场的尺寸,最后,覆膜清水木底模、第一覆膜清水木侧模和第二覆膜清水木侧模各自分别进行拼缝,通过拉杆空洞一次成型。

18、作为优选的,仿清水混凝土的水胶比为0.38~0.42,其砂率为0.42~0.44,其入模坍塌度在160~200mm,其扩展度为380~420mm。

19、作为优选的,在步骤s8中,搭建弧形框架梁后,在次龙骨上搭建弧形板木模,以形成弧形板。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1、1.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搭建弧形框架梁的施工工具为:弧形主龙骨、次龙骨、多段拼接形成的覆膜清水木底模、第一覆膜清水木侧模和第二覆膜清水木侧模,其中,该弧形框架梁的两端具有多个变截面的变截面端头节点,覆膜清水木底模、第一覆膜清水木侧模和第二覆膜清水木侧模两端各具有与变截面端头节点相符合的成型弧形模面;因此,该覆膜清水木底模、第一覆膜清水木侧模和第二覆膜清水木侧模的施工优点在于:开模成本低,通过bim排版和数控雕刻机控制其三者具有较高的拼装精度和尺寸精度,由于其三者是运输到次龙骨上再组装拼接,因此,吊装简单,其三者的开模厚度自然可以设计较厚,不影响吊装和搭建,同时脱模时可以一片片脱离脱模,不需要额外的辅助脱模器,脱模简单。

22、2.本专利技术搭建弧形框架梁时采用仿清水混凝土,仿清水混凝土和该弧形框架梁的外观相得益彰,起到了很好地装饰效果。

23、3.本专利技术先成型弧形框架梁后施工弧形板的施工方法的优点在于:弧形框架梁成型后,其表面会产生冷缝,此时,再施工弧形板可覆盖掉该冷缝,不会影响美观,还便于施工和浇注,该施工方法便于大批量施工和复制。

24、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对于具有变截面端头节点的弧形框架梁,有效节省施工成本,使得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更简单,其弧形框架梁尺寸精度较高,另外,施工方法可以大批量施工和复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先搭建柱体(1)钢筋,在柱体(1)钢筋上搭建定型钢模并浇注混凝土,以形成柱体(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依次搭建第一盘扣支架、第一主龙骨、第一次龙骨以及平面框架梁(2)木模,并往平面框架梁(2)木模内搭建钢筋并浇注混凝土,以形成平面框架梁(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弧形主龙骨为工厂预先定制的弧形10号工字钢,次龙骨为规格是5CMX7CM的直方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还包括与覆膜清水木底模固定连接的水滴状装饰构件结构,其中,水滴状装饰构件结构的施工步骤包括:水滴状装饰构件结构通过数控雕刻机90°斜刀开料,接着通过木刨和美工刀将其斜边毛刺处理干净,再分别用180目、400目砂纸将其边缘打磨光滑,再接着对覆膜清水木底模测量放样,通过2寸圆丁分别将覆膜清水木底模和水滴状装饰构件结构连接一起,最后进行钢筋绑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S5和S6中,采用主肋、次肋分别对覆膜清水木底模、第一覆膜清水木侧模和第二覆膜清水木侧模进行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S5和S6中,覆膜清水木底模、第一覆膜清水木侧模和第二覆膜清水木侧模的厚度为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S5和S6中,覆膜清水木底模、第一覆膜清水木侧模和第二覆膜清水木侧模采用BIM建模排版、工厂预先定制成型,接着,根据实际施工现场勘测尺寸、通过数控雕刻机雕刻成型为符合施工现场的尺寸,最后,覆膜清水木底模、第一覆膜清水木侧模和第二覆膜清水木侧模依据BIM的排版方式分别进行拼缝,通过拉杆空洞一次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仿清水混凝土的水胶比为0.38~0.42,其砂率为0.42~0.44,其入模坍塌度在160~200mm,其扩展度为380~4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8中,搭建弧形框架梁(3)后,在次龙骨上搭建弧形板(4)木模,以形成弧形板(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先搭建柱体(1)钢筋,在柱体(1)钢筋上搭建定型钢模并浇注混凝土,以形成柱体(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依次搭建第一盘扣支架、第一主龙骨、第一次龙骨以及平面框架梁(2)木模,并往平面框架梁(2)木模内搭建钢筋并浇注混凝土,以形成平面框架梁(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弧形主龙骨为工厂预先定制的弧形10号工字钢,次龙骨为规格是5cmx7cm的直方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房的圆弧形雨棚屋顶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还包括与覆膜清水木底模固定连接的水滴状装饰构件结构,其中,水滴状装饰构件结构的施工步骤包括:水滴状装饰构件结构通过数控雕刻机90°斜刀开料,接着通过木刨和美工刀将其斜边毛刺处理干净,再分别用180目、400目砂纸将其边缘打磨光滑,再接着对覆膜清水木底模测量放样,通过2寸圆丁分别将覆膜清水木底模和水滴状装饰构件结构连接一起,最后进行钢筋绑扎。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菲杨翔康胜国于健陈浩黄祖铭何志鑫齐宏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设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