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判别二维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相遇后延伸行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0596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判别二维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遇后延伸行为的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工程中石油和天然气增产技术领域。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判别二维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相遇后延伸行为的方法,基于天然裂缝走向与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计算逼近角;计算水力裂缝尖端作用下的应力影响函数;分别计算沿天然裂缝的法向应力、切向应力、剪应力;计算水力裂缝穿越天然裂缝的临界内摩擦系数;判别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相遇后的延伸行为。该发明专利技术填补了矿场真实条件下实施体积改造时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遇后相交作用的综合判别方法的空白,解决了模拟非常规储层增产改造体积(SRV)中裂缝网络演化机制的困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判别二维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相遇后延伸行为的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工程中水力压裂。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非常规储层缝网体积压裂改造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自从非常规储层体积压裂技术出现以来,人们深刻认识到储层原地应力状态和天然裂缝的强度性质及其协同作用决定了储层中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交后的破裂机制和延伸行为,从而制约储层增产改造体积,进而显著影响了体积压裂改造后的油气增产效果,促使工业界极度关注对储集层实施体积压裂时岩体中天然裂缝介质的破裂机制及其延伸演化进程。由于缝网体积改造中网络裂缝系统的复杂性,目前通常将水力压裂裂缝简化视为恒定缝高的二维水力裂缝。大量的室内实验已经证明,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遇后延伸行为主要归结为水裂缝穿越和滑移两种模式。这些实验成果主要采用人造岩样并在室内较低的两向应力条件下得到,一般而言,由于实际矿场原地应力几乎总是远远高于实验室的应力条件,因而这些成果并不能直接、有效地指导矿场体积压裂设计和应用。

2、blanton(1986)和warpinski(1987)率先建立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判别二维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相遇后的延伸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判别二维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相遇后延伸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远场原地水平两向主应力数值通过储层岩心进行Kaiser效应实验测试或者测试压裂停泵后压降解释或者校正后的测井解释方法获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判别二维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相遇后延伸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采用矿场微地震监测分析或岩心实验测试方法获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判别二维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相遇后延伸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判别二维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相遇后的延伸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判别二维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相遇后延伸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远场原地水平两向主应力数值通过储层岩心进行kaiser效应实验测试或者测试压裂停泵后压降解释或者校正后的测井解释方法获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判别二维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相遇后延伸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采用矿场微地震监测分析或岩心实验测试方法获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判别二维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相遇后延伸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天然裂缝走向采用成像测井或定向取芯在镜下观察或联合多种方法获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判别二维水力裂缝与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若菡李勇明赵金洲江有适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