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0378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9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多个发光单元以及多个封胶单元,背板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发光单元设置于背板上,封胶单元设置于发光单元远离背板的一侧,一封胶单元对应一发光单元设置,封胶单元包括封胶部和卡接部,封胶部位于卡接部远离背板的一侧,本申请通过设置一凹槽环绕一发光单元设置,凹槽包括倒钩结构,一封胶单元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中,封胶部覆盖发光单元,卡接部与倒钩结构相互卡接,从而增强了封胶单元与背板的结合力,解决现有背光模组在做高低温循环可靠性测试时,可能出现的脱胶现象,延长了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保证显示装置的亮度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微型发光二极管(mini-light-emitting diode,mini-led)显示中,通常采用大量密布的方式实现更小区域范围内的调光,因此在小混光距离的前提下依然可以实现良好的亮度均匀性,画面色彩鲜艳具有更高的对比度,搭配高色域配置效果可以媲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同时,因为大量密布的光源的存在相较于常规led显示更容易达到更高的亮度要求。

2、目前,鉴于mini-led显示存在诸多优点,使其在超薄、高显色性和省电等方面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已经受到了各大厂商广泛的关注;在现有的mini-led背光模组的应用中,通常采用点胶工艺将封装胶封装在led灯上,大量密布的led灯可以提高光效,但是也带来了成本高昂、散热困难等问题,其中,由于封装胶贴合于背光模组上,封装胶、led灯以及灯板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异,使得封装胶两边产生很大的剪应力,在做高低温循环可靠性测试时,可能出现脱胶现象,进而造成灯板显示不均等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以缓解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2、为实现上述功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4、背板,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

5、多个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背板上;

6、多个封胶单元,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一所述封胶单元对应一所述发光单元设置,所述封胶单元包括封胶部和卡接部,所述封胶部位于所述卡接部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7、其中,一所述凹槽环绕一所述发光单元设置,所述凹槽包括倒钩结构,一所述封胶单元与其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中,所述封胶部覆盖所述发光单元,所卡接部与所述倒钩结构相互卡接。

8、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倒钩结构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凹槽和第二子凹槽,所述第二子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子凹槽远离所述封胶单元的一侧;

9、其中,所述第一子凹槽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子凹槽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呈一预设角度。

10、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预设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或等于150度,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背板的延伸方向平行

11、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第一子凹槽具有倾斜侧壁,且所述第一子凹槽靠近所述封胶单元的水平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子凹槽远离所述封胶单元的水平截面面积。

12、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第一子凹槽的侧壁在垂直于所述背板方向上的截面呈直线或弧线。

13、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第一子凹槽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子凹槽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内;

14、所述第二子凹槽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所述第一凹槽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凹槽部的延伸方向相反。

15、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在垂直于所述背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子凹槽的宽度。

16、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第一子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凹槽的深度。

17、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凹槽的形状为楔形。

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

19、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多个发光单元以及多个封胶单元,背板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封胶单元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一所述封胶单元对应一所述发光单元设置,所述封胶单元包括封胶部和卡接部,所述封胶部位于所述卡接部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一所述凹槽环绕一所述发光单元设置,所述凹槽包括倒钩结构,一所述封胶单元与其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中,所述封胶部覆盖所述发光单元,所卡接部与所述倒钩结构相互卡接,从而增加了所述封胶单元与所述背板之间的结合力,解决现有背光模组在做高低温循环可靠性测试时,可能出现的脱胶现象,延长了所述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保证所述显示装置的亮度均匀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结构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凹槽和第二子凹槽,所述第二子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子凹槽远离所述封胶单元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或等于150度,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背板的延伸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凹槽具有倾斜侧壁,且所述第一子凹槽靠近所述封胶单元的水平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子凹槽远离所述封胶单元的水平截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凹槽的侧壁在垂直于所述背板方向上的截面呈直线或弧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凹槽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子凹槽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背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子凹槽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凹槽的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形状为楔形。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背光模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结构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凹槽和第二子凹槽,所述第二子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子凹槽远离所述封胶单元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或等于150度,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背板的延伸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凹槽具有倾斜侧壁,且所述第一子凹槽靠近所述封胶单元的水平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子凹槽远离所述封胶单元的水平截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凹槽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岑邓创华辛武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