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红松茸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1、红松茸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以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为亲本,通过诱变和系统选择,并结合组培繁殖技术等方法培育而成的新型食用菌品种,因其菇盖呈红色,口感接近野生松茸而得名,目前市场价格高,种植效益好。该品种可以利用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木屑和刨花、林地的枯枝落叶、水稻和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谷壳和花生壳等农林产业废弃物为种植基质,在华南地区林下(果园)露天种植,也可利用冬闲田(地)和闲置简易大棚种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松茸的种植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红松茸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a、种植场地选择与清理
4、(1)选择地面相对平坦、林下植物相对较少、基本没有白蚁且靠近水源的林地或果园种植,在种植前清理干净地面杂草和小權木;
5、(2)在清理干净后的林地地面洒施生石灰;
6、b、种植基质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松茸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堆的高度1.5米、宽度3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是发酵4天或料堆中的温度超过70度时,翻堆一次,半堆外的基质翻到堆内,在翻堆过程中同时补水,翻堆后再继续发酵6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垅,其垅宽40cm,垅距60cm,厚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匀点播在铺好的种植基质上,菌块间距10cm。
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松茸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堆的高度1.5米、宽度3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是发酵4天或料堆中的温度超过70度时,翻堆一次,半堆外的基质翻到堆内,在翻堆过程中同时补水,翻堆后再继续发酵6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春梅,司灿,黄磊,段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