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9927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腔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内沿左右方向依次转动装设有多组橡胶辊,所述支撑架背面的两侧均竖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活动架背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架,所述连接架内设置有与活动架和橡胶辊配合使用的辅助卸力机构,所述辅助卸力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对称转动装设在加固架上的挤压板,每组所述连接架上沿上下方向依次滑动设置有两组滑动框架且挤压板的一端转动装设在滑动框架上,所述滑动框架两侧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通过辅助卸力机构的设计,利用三次同步的缓冲,可最大程度对撞击力进行卸力,可有效避免车辆严重受损或者行人受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车辆或者行人进入施工区域,需要用到防护栏等防护装置对施工区域进行拦阻;

2、但是传统防护装置的功能过于单一,仅仅只能对车辆或者行人进行拦阻,若是车辆或者行人直接撞击防护装置,则无法对撞击力快速卸力,从而无法对车辆或者行人进行很好的缓冲,易使车辆严重受损或者行人受伤,同时易使防护装置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可对外界的撞击力进行很好的缓冲卸力,提高了装置的整体功能性。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腔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内沿左右方向依次转动装设有多组橡胶辊,所述支撑架背面的两侧均竖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活动架背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架,所述连接架内设置有与活动架和橡胶辊配合使用的辅助卸力机构。

3、所述辅助卸力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对称转动装设在加固架上的挤压板,每组所述连接架上沿上下方向依次滑动设置有两组滑动框架且挤压板的一端转动装设在滑动框架上,所述滑动框架两侧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连接架的两侧沿上下方向依次固定连接有可在滑动框架上滑动的u型架,每组所述安装板的背面沿上下方向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辅助方杆且辅助方杆的一端贯穿u型架并固定连接有方块,所述辅助方杆上缠绕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板和u型架相互靠近的一侧。

4、所述辅助卸力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架内腔背面顶部的水囊,两组所述水囊分别位于上方两组滑动框架内,所述水囊的顶部连通有伸缩管,所述连接架上嵌设有固定筒且伸缩管的顶端连通在固定筒的底部,所述固定筒内腔的底部滑动设置有密封盘,所述密封盘上固定连接有移动方柱,所述移动方柱的顶端贯穿固定筒并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筒上。

5、所述活动架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弹力网,每组所述活动架内橡胶辊的数量至少为五组。

6、上方两组所述滑动框架底部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竖板,且竖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贴合在水囊上,所述支撑板的背面贯穿连接架并向背面延伸。

7、所述支撑架的正面粘接有u型反光贴,所述支撑架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连接架的底部固定有t型定位座。

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辅助卸力机构,装置在受到撞击力时,橡胶辊会预先受力并向背面摆动,此时利用橡胶辊的弹性回弹,可对撞击力进行初步缓冲,同时在橡胶辊在加固架的配合下,可带动挤压板、滑动框架和安装板同步后移,并对第一弹簧和水囊进行挤压,此时利用第一弹簧的弹性回弹,可对橡胶辊传输而来的撞击力进行二次缓冲卸力,同时水囊受到挤压会出现形变,并使内部净水快速经由伸缩管冲入固定筒内,并推动密封盘、移动方柱和顶板快速上移,并对多组第二弹簧同时拉伸,此时利用第二弹簧的弹性回弹和水囊自身的缓冲,可对橡胶辊传输而来的撞击力进行第三次缓冲卸力,利用三次同步的缓冲,可最大程度对撞击力进行卸力,可有效避免车辆严重受损或者行人受伤,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9、通过弹力网的设计,可将两组活动架进行弹性连接,一方面避免撞击物从活动架之间穿过,影响装置的缓冲卸力效果,另一方面可在一组活动架受到撞击时,会拉动另一组活动架略微摆动,以便提高卸力效果,同时支撑板的设计,可对水囊进行支撑限位,避免水囊下坠,影响挤压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内腔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活动架(2),所述活动架(2)内沿左右方向依次转动装设有多组橡胶辊(3),所述支撑架(1)背面的两侧均竖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架(5),所述活动架(2)背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架(7),所述连接架(5)内设置有与活动架(2)和橡胶辊(3)配合使用的辅助卸力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卸力机构(8)包括沿上下方向对称转动装设在加固架(7)上的挤压板(801),每组所述连接架(5)上沿上下方向依次滑动设置有两组滑动框架(802)且挤压板(801)的一端转动装设在滑动框架(802)上,所述滑动框架(802)两侧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03),所述连接架(5)的两侧沿上下方向依次固定连接有可在滑动框架(802)上滑动的U型架(804),每组所述安装板(803)的背面沿上下方向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辅助方杆(805)且辅助方杆(805)的一端贯穿U型架(804)并固定连接有方块,所述辅助方杆(805)上缠绕有第一弹簧(806)且第一弹簧(80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板(803)和U型架(804)相互靠近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卸力机构(8)还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架(5)内腔背面顶部的水囊(807),两组所述水囊(807)分别位于上方两组滑动框架(802)内,所述水囊(807)的顶部连通有伸缩管(808),所述连接架(5)上嵌设有固定筒(809)且伸缩管(808)的顶端连通在固定筒(809)的底部,所述固定筒(809)内腔的底部滑动设置有密封盘(810),所述密封盘(810)上固定连接有移动方柱(811),所述移动方柱(811)的顶端贯穿固定筒(809)并固定连接有顶板(812),所述顶板(812)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二弹簧(813)且第二弹簧(813)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筒(80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2)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弹力网(6),每组所述活动架(2)内橡胶辊(3)的数量至少为五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方两组所述滑动框架(802)底部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竖板,且竖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顶部贴合在水囊(807)上,所述支撑板(9)的背面贯穿连接架(5)并向背面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正面粘接有U型反光贴(4),所述支撑架(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连接架(5)的底部固定有T型定位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内腔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活动架(2),所述活动架(2)内沿左右方向依次转动装设有多组橡胶辊(3),所述支撑架(1)背面的两侧均竖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架(5),所述活动架(2)背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架(7),所述连接架(5)内设置有与活动架(2)和橡胶辊(3)配合使用的辅助卸力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卸力机构(8)包括沿上下方向对称转动装设在加固架(7)上的挤压板(801),每组所述连接架(5)上沿上下方向依次滑动设置有两组滑动框架(802)且挤压板(801)的一端转动装设在滑动框架(802)上,所述滑动框架(802)两侧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03),所述连接架(5)的两侧沿上下方向依次固定连接有可在滑动框架(802)上滑动的u型架(804),每组所述安装板(803)的背面沿上下方向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辅助方杆(805)且辅助方杆(805)的一端贯穿u型架(804)并固定连接有方块,所述辅助方杆(805)上缠绕有第一弹簧(806)且第一弹簧(80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板(803)和u型架(804)相互靠近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卸力机构(8)还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鹏顺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