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爬楼行走助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9843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6
本技术公开了石墨烯爬楼行走助力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铆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履带,所述底板顶部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铆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相对一侧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载物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通过支架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活动块,活动块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顶端通过转轴与载物板活动连接。本技术通过第一支板、导向杆、弹簧、缓冲块、缓冲板和阻尼器的配合,具备缓冲保护功能的优点,能够对陀螺仪传感器进行缓冲保护,使其不易受到颠簸的影响,进而提升后续的角度监测和调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墨烯生产,具体为石墨烯爬楼行走助力器


技术介绍

1、爬楼机是新型的载物爬楼工具,它利用本身配备的动作执行机构,来实现上下楼动作的,进而完成上下楼的目的,在对石墨烯板材进行搬运时,经常需要使用到爬楼机。

2、经检索,专利号为cn213566202u,名称为履带爬楼机的技术,包括行走履带系统和平台水平调节系统,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能轻松省力地搬运货物上下楼梯、携带轮椅上下楼梯或平地履行等优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以下缺点。

3、如:在对爬楼机的载物平台角度进行调节时,需要使用到陀螺仪传感器,用于对载物平台的角度进行实时监测和修正,然而上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具有防护结构,导致在行走过程中机械容易发生颠簸,而颠簸产生的冲击力容易对陀螺仪的性能产生影响,造成角度测量容易发生误差,从而影响后续对载物平台角度的调节效果,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设计出石墨烯爬楼行走助力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石墨烯爬楼行走助力器,具备防护功能及能够对货物进行夹持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爬楼助力器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陀螺仪传感器进行缓冲保护,同时不能对货物进行夹持固定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石墨烯爬楼行走助力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铆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履带,所述底板顶部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铆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相对一侧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载物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通过支架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通过转轴与载物板活动连接,所述载物板顶部的左侧铆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右侧的顶部铆接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的右侧铆接有夹持板,所述横板的左侧铆接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陀螺仪传感器。

3、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左侧与横板铆接,所述框体的前侧贯穿活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后端通过轴承与框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丝杆表面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丝杆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螺纹套设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右侧铆接有矩形杆,所述框体的右侧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杆的右端贯穿矩形孔并与夹持板铆接,所述丝杆的前端铆接有手轮。

4、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右侧与横板铆接,所述第一支板相对的一侧铆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表面的底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导向杆表面的顶部活动套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左侧铆接有缓冲板,所述陀螺仪传感器的右侧通过螺栓与缓冲板连接,所述缓冲板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的右侧与横板铆接。

5、优选的,所述横板右侧的底部铆接有挡板,挡板位于夹持机构的底部。

6、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固定架之间等距离排列。

7、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池组,所述底板的右侧铆接有拖杆,拖杆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驱动履带和液压杆单向电连接,电池组的输出端与控制器单向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陀螺仪传感器双向电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技术通过第一支板、导向杆、弹簧、缓冲块、缓冲板和阻尼器的配合,具备缓冲保护功能的优点,能够对陀螺仪传感器进行缓冲保护,使其不易受到颠簸的影响,进而提升后续的角度监测和调节效果。

10、2、本技术通过夹持板、框体、丝杆、矩形块、矩形杆、矩形孔和手轮的配合,具备夹持功能的优点,能够对货物进行夹持固定,使其在爬楼的过程中货物不易发生晃动现象,进而提升了爬楼器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石墨烯爬楼行走助力器,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铆接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履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铆接有调节板(4),所述调节板(4)相对一侧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载物板(5),所述底板(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通过支架连接有液压杆(6),所述液压杆(6)的输出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活动块(7),所述活动块(7)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8),所述活动杆(8)的顶端通过转轴与载物板(5)活动连接,所述载物板(5)顶部的左侧铆接有横板(9),所述横板(9)右侧的顶部铆接有夹持机构(10),所述夹持机构(10)的右侧铆接有夹持板(11),所述横板(9)的左侧铆接有缓冲机构(12),所述缓冲机构(12)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陀螺仪传感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爬楼行走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0)包括框体(14),所述框体(14)的左侧与横板(9)铆接,所述框体(14)的前侧贯穿活动连接有丝杆(15),所述丝杆(15)的后端通过轴承与框体(14)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丝杆(15)表面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丝杆(15)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螺纹套设有矩形块(16),所述矩形块(16)的右侧铆接有矩形杆(17),所述框体(14)的右侧开设有矩形孔(18),所述矩形杆(17)的右端贯穿矩形孔(18)并与夹持板(11)铆接,所述丝杆(15)的前端铆接有手轮(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爬楼行走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12)包括第一支板(20),所述第一支板(20)的右侧与横板(9)铆接,所述第一支板(20)相对的一侧铆接有导向杆(21),所述导向杆(21)表面的底部套设有弹簧(22),所述导向杆(21)表面的顶部活动套设有缓冲块(23),所述缓冲块(23)的左侧铆接有缓冲板(24),所述陀螺仪传感器(13)的右侧通过螺栓与缓冲板(24)连接,所述缓冲板(24)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阻尼器(25),所述阻尼器(25)的底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支板(26),所述第二支板(26)的右侧与横板(9)铆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爬楼行走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9)右侧的底部铆接有挡板,挡板位于夹持机构(10)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爬楼行走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固定架(2)之间等距离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爬楼行走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池组,所述底板(1)的右侧铆接有拖杆,拖杆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控制器(27),所述控制器(27)的输出端分别与驱动履带(3)和液压杆(6)单向电连接,电池组的输出端与控制器(27)单向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7)与陀螺仪传感器(13)双向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石墨烯爬楼行走助力器,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铆接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履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铆接有调节板(4),所述调节板(4)相对一侧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载物板(5),所述底板(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通过支架连接有液压杆(6),所述液压杆(6)的输出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活动块(7),所述活动块(7)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8),所述活动杆(8)的顶端通过转轴与载物板(5)活动连接,所述载物板(5)顶部的左侧铆接有横板(9),所述横板(9)右侧的顶部铆接有夹持机构(10),所述夹持机构(10)的右侧铆接有夹持板(11),所述横板(9)的左侧铆接有缓冲机构(12),所述缓冲机构(12)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陀螺仪传感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爬楼行走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0)包括框体(14),所述框体(14)的左侧与横板(9)铆接,所述框体(14)的前侧贯穿活动连接有丝杆(15),所述丝杆(15)的后端通过轴承与框体(14)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丝杆(15)表面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丝杆(15)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螺纹套设有矩形块(16),所述矩形块(16)的右侧铆接有矩形杆(17),所述框体(14)的右侧开设有矩形孔(18),所述矩形杆(17)的右端贯穿矩形孔(18)并与夹持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康宁康方南张坐国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行通天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