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利用固定结构防风的岩边坡生态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志广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固定结构防风的岩边坡生态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9502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固定结构防风的岩边坡生态治理装置,包括上底板,所述上底板的一侧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远离所述上底板的一端均匀设有续接杆,各组所述续接杆依次转动连接,所述续接杆与所述第一转杆转动连接,底端所述续接杆远离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远离所述续接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下底板,所述上底板的两侧均贯穿有第一植筋,所述下底板的两侧均贯穿有第二植筋,所述第二植筋和所述第一植筋的上侧壁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避免在岩边坡上钻孔安装植筋的方式对镀锌钢丝网进行安装,造成的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治理,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固定结构防风的岩边坡生态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1、边坡指的是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岩边坡指边坡为岩石构成,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一般需要在边坡上进行生态治理,在治理前期需要在边坡上覆盖相应的镀锌钢丝网。

2、目前在岩边坡治理过程中需要岩边坡上钻孔安装植筋的方式对镀锌钢丝网进行安装,这种方式较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利用固定结构防风的岩边坡生态治理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设计一种利用固定结构防风的岩边坡生态治理装置,包括上底板,所述上底板的一侧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远离所述上底板的一端均匀设有续接杆,各组所述续接杆依次转动连接,所述续接杆与所述第一转杆转动连接,底端所述续接杆远离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远离所述续接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下底板,所述上底板的两侧均贯穿有第一植筋,所述下底板的两侧均贯穿有第二植筋,所述第二植筋和所述第一植筋的上侧壁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帽,所述第一转杆、续接杆和所述第二转杆的上侧壁平均垂直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加强片,所述续接杆的上方设有镀锌钢丝网,所述镀锌钢丝网靠近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均贯穿安装有u形螺栓,所述u形螺栓与所述支撑杆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内腔转动安装有贯穿轴,各组所述贯穿轴的内腔均开设有贯穿孔,所述上底板的上侧壁对称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远离所述上底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上顶板,相邻两组所述立柱之间固定安装有侧板,两组所述侧板之间转动安装有卷轴,所述卷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卷绕辊,所述卷绕辊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压紧钢索,所述压紧钢索贯穿各组所述贯穿孔延伸至所述下底板的上方,所述侧板的一侧设有锁定机构,所述下底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立板,所述立板远离所述下底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下顶板,所述下顶板的下侧壁固定安装有牵引块,所述压紧钢索远离所述卷绕辊的一端与所述牵引块固定连接,所述下顶板与所述下底板之间设有压紧机构。

4、优选的,所述续接杆的两端均设有一体成型的连接块,相邻两组所述连接块之间贯穿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棘轮,所述第一棘轮固定安装于所述卷轴的外侧,所述第一棘轮的外侧啮合安装有第一棘爪,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侧板转动连接,所述卷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手轮。

6、优选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底板上侧壁靠近所述第二转杆的一侧,所述滑动板远离所述下底板的一端与所述下顶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的内腔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滑动板的内腔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槽的内腔,所述导向槽的下侧壁转动安装有压紧滑轮,所述压紧钢索穿过所述压紧滑轮。

7、优选的,所述滑动座的上侧壁转动安装有第一牵引轴,所述第一牵引轴的外侧转动安装有拉杆,所述下顶板的下侧壁滑动安装有调节块,所述拉杆远离所述第一牵引轴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块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下底板的上侧壁对称固定安装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所述下顶板之间滑动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远离所述调节块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立板,所述转轴与所述立板螺纹连接,所述转轴远离所述推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手轮。

9、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侧滑动安装有第二棘轮,所述第二棘轮与所述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棘轮的外侧啮合安装有第二棘爪,所述第二棘爪与所述立板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上顶板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轴,左侧所述限位帽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和所述第一固定轴之间固定安装有牵引杆。

11、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的上侧壁竖直固定安装有轮架,所述轮架的顶端转动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压紧钢索穿过所述导向轮的顶端。

1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利用固定结构防风的岩边坡生态治理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压紧钢索、支撑杆、卷绕辊和压紧滑轮,使得在对岩边坡进行生态治理时,只需将上底板和下底板分别安装在待治理的岩边坡的上下两端,然后沿着边坡铺设相应数量的续接杆,接着只需转动第二手轮,使得第二手轮带动卷轴和卷绕辊转动,卷绕辊在转动时可以对压紧钢索进行收卷,进而使压紧钢索张紧,并带动各组支撑杆向岩边坡的一侧运动,进而带动相应的续接杆、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与岩边坡相贴合,进而将续接杆、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固定在岩边坡上,接着依此方式在岩边坡均匀安装该装置,然后在两组该装置之间的边坡表面覆盖镀锌钢丝网,接着将u形螺栓贯穿镀锌钢丝网的边缘,然后将各组u形螺栓螺接固定在相应的支撑杆上,从而实现对边坡的固定,从而防止岩石滚落以及水土流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避免在岩边坡上钻孔安装植筋的方式对镀锌钢丝网进行安装,造成的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固定结构防风的岩边坡生态治理装置,包括上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1)的一侧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转杆(2),所述第一转杆(2)远离所述上底板(1)的一端均匀设有续接杆(3),各组所述续接杆(3)依次转动连接,所述续接杆(3)与所述第一转杆(2)转动连接,底端所述续接杆(3)远离所述第一转杆(2)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杆(7),所述第二转杆(7)远离所述续接杆(3)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下底板(6),所述上底板(1)的两侧均贯穿有第一植筋(8),所述下底板(6)的两侧均贯穿有第二植筋(39),所述第二植筋(39)和所述第一植筋(8)的上侧壁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帽(9),所述第一转杆(2)、续接杆(3)和所述第二转杆(7)的上侧壁平均垂直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1),所述支撑杆(2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加强片(22),所述续接杆(3)的上方设有镀锌钢丝网(45),所述镀锌钢丝网(45)靠近所述支撑杆(21)的一侧均贯穿安装有U形螺栓(40),所述U形螺栓(40)与所述支撑杆(21)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21)的内腔转动安装有贯穿轴(23),各组所述贯穿轴(23)的内腔均开设有贯穿孔(24),所述上底板(1)的上侧壁对称固定安装有立柱(10),所述立柱(10)远离所述上底板(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上顶板(11),相邻两组所述立柱(10)之间固定安装有侧板(12),两组所述侧板(12)之间转动安装有卷轴(13),所述卷轴(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卷绕辊(14),所述卷绕辊(1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压紧钢索(38),所述压紧钢索(38)贯穿各组所述贯穿孔(24)延伸至所述下底板(6)的上方,所述侧板(12)的一侧设有锁定机构,所述下底板(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立板(25),所述立板(25)远离所述下底板(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下顶板(26),所述下顶板(26)的下侧壁固定安装有牵引块(36),所述压紧钢索(38)远离所述卷绕辊(14)的一端与所述牵引块(36)固定连接,所述下顶板(26)与所述下底板(6)之间设有压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固定结构防风的岩边坡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接杆(3)的两端均设有一体成型的连接块(5),相邻两组所述连接块(5)之间贯穿有连接轴(4),所述连接轴(4)与所述连接块(5)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固定结构防风的岩边坡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棘轮(43),所述第一棘轮(43)固定安装于所述卷轴(13)的外侧,所述第一棘轮(43)的外侧啮合安装有第一棘爪(44),所述第一棘爪(44)与所述侧板(12)转动连接,所述卷轴(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手轮(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固定结构防风的岩边坡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滑动板(27),所述滑动板(27)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底板(6)上侧壁靠近所述第二转杆(7)的一侧,所述滑动板(27)远离所述下底板(6)的一端与所述下顶板(26)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27)的内腔开设有导向槽(28),所述滑动板(27)的内腔设有滑动座(29),所述滑动座(29)滑动安装于所述导向槽(28)的内腔,所述导向槽(28)的下侧壁转动安装有压紧滑轮(37),所述压紧钢索(38)穿过所述压紧滑轮(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固定结构防风的岩边坡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29)的上侧壁转动安装有第一牵引轴(30),所述第一牵引轴(30)的外侧转动安装有拉杆(31),所述下顶板(26)的下侧壁滑动安装有调节块(32),所述拉杆(31)远离所述第一牵引轴(30)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块(32)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固定结构防风的岩边坡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6)的上侧壁对称固定安装有滑动座(34),所述滑动座(34)与所述下顶板(26)之间滑动安装有推板(33),所述推板(33)远离所述调节块(32)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轴(35),所述转轴(35)贯穿所述立板(25),所述转轴(35)与所述立板(25)螺纹连接,所述转轴(35)远离所述推板(3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手轮(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固定结构防风的岩边坡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5)的外侧滑动安装有第二棘轮(46),所述第二棘轮(46)与所述立板(2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棘轮(46)的外侧啮合安装有第二棘爪(47),所述第二棘爪(47)与所述立板(25)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固定结构防风的岩边坡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板(11)的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固定结构防风的岩边坡生态治理装置,包括上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1)的一侧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转杆(2),所述第一转杆(2)远离所述上底板(1)的一端均匀设有续接杆(3),各组所述续接杆(3)依次转动连接,所述续接杆(3)与所述第一转杆(2)转动连接,底端所述续接杆(3)远离所述第一转杆(2)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杆(7),所述第二转杆(7)远离所述续接杆(3)的一端转动安装有下底板(6),所述上底板(1)的两侧均贯穿有第一植筋(8),所述下底板(6)的两侧均贯穿有第二植筋(39),所述第二植筋(39)和所述第一植筋(8)的上侧壁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帽(9),所述第一转杆(2)、续接杆(3)和所述第二转杆(7)的上侧壁平均垂直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1),所述支撑杆(2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加强片(22),所述续接杆(3)的上方设有镀锌钢丝网(45),所述镀锌钢丝网(45)靠近所述支撑杆(21)的一侧均贯穿安装有u形螺栓(40),所述u形螺栓(40)与所述支撑杆(21)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21)的内腔转动安装有贯穿轴(23),各组所述贯穿轴(23)的内腔均开设有贯穿孔(24),所述上底板(1)的上侧壁对称固定安装有立柱(10),所述立柱(10)远离所述上底板(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上顶板(11),相邻两组所述立柱(10)之间固定安装有侧板(12),两组所述侧板(12)之间转动安装有卷轴(13),所述卷轴(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卷绕辊(14),所述卷绕辊(1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压紧钢索(38),所述压紧钢索(38)贯穿各组所述贯穿孔(24)延伸至所述下底板(6)的上方,所述侧板(12)的一侧设有锁定机构,所述下底板(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立板(25),所述立板(25)远离所述下底板(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下顶板(26),所述下顶板(26)的下侧壁固定安装有牵引块(36),所述压紧钢索(38)远离所述卷绕辊(14)的一端与所述牵引块(36)固定连接,所述下顶板(26)与所述下底板(6)之间设有压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固定结构防风的岩边坡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接杆(3)的两端均设有一体成型的连接块(5),相邻两组所述连接块(5)之间贯穿有连接轴(4),所述连接轴(4)与所述连接块(5)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固定结构防风的岩边坡生态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棘轮(43),所述第一棘轮(43)固定安装于所述卷轴(13)的外侧,所述第一棘轮(43)的外侧啮合安装有第一棘爪(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志广
申请(专利权)人:俞志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