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固态储氢材料吸放氢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915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固态储氢材料吸放氢循环装置,包括:两套反应器,即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且第一反应器、第一阀门、气体管路、第二阀门和第二反应器依次连接;气体管路上设有用于连接氢气源、带有进气阀的进气支路和用于连接抽气装置、带有抽气阀的排气支路;两套恒温装置,即第一恒温装置和第二恒温装置;任一反应器均可被任一恒温装置控制在指定温度,且当某一反应器被某一恒温装置控温时,另一反应器被另一恒温装置控温。利用本技术的固态储氢材料吸放氢循环装置进行循环测试,可以同时实现至少两个或者两种固态储氢材料的循环性能测试,过程操作简单,测试高效省时,无需调整升降温程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固态储氢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态储氢材料吸放氢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1、氢能是一种无污染、比能量密度高、资源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目前限制氢能产业链推广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氢能高效高安全的存储。

2、固态储氢技术相比于气态以及液态储氢有着高体积储氢密度、高安全性、维护便捷性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基本的吸放氢性能,储氢材料的循环耐久性能也是储氢装置/材料极其重要的使用寿命的考虑因素。

3、目前已有循环性能测试技术分为自动以及手动两类,然而两者都存在着操作繁琐(阀门开关以及升降温程序)以及测试时间长等缺点。公告号为cn202379727u的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储氢合金热致吸放氢循环装置,通过水相、热交换装置、制冷装置、气管、水管、电磁阀、四通管接头、水泵、水温测量装置、样品室、加热装置等部件的组合,完成储氢合金热致吸放氢循环。

4、如何更快地实现固态储氢材料循环的进行,减少过程操作的复杂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本领域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态储氢材料吸放氢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储氢材料吸放氢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储氢材料吸放氢循环装置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储氢材料吸放氢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态储氢材料吸放氢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组件(10)与移动组件(9)连接,旋转组件(10)可通过控制移动组件(9)的转动带动所述气体管路和/或所述两套恒温装置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固态储氢材料吸放氢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装置顶端开口,可供所述反应器进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态储氢材料吸放氢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储氢材料吸放氢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储氢材料吸放氢循环装置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储氢材料吸放氢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态储氢材料吸放氢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组件(10)与移动组件(9)连接,旋转组件(10)可通过控制移动组件(9)的转动带动所述气体管路和/或所述两套恒温装置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固态储氢材料吸放氢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装置顶端开口,可供所述反应器进入和抽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态储氢材料吸放氢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管路为水平直管,第一恒温装置(1)和第二恒温装置(2)分别位于所述气体管路的两端下方,第一反应器(3)和第二反应器(4)位于所述气体管路和所述恒温装置之间,第一反应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学章周盼盼陈立新李寿权严密王利赵玉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