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软管生产成品用缠绕打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875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橡胶软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橡胶软管生产成品用缠绕打包设备,包括装置框架,所述装置框架的一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外侧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装置框架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轴端安装有内撑调节机构,所述内撑调节机构的内部安装有电动夹爪,所述装置框架靠近电机的一侧安装有润滑机构,启动电机带动伸缩气缸进行旋转,软管随着伸缩气缸的旋转缠绕在第一撑板的表面,实现不同大小的收卷,形成不同的收缩直径,通过进行润滑,这样的润滑设计有效减少了磨损和损耗,降低了维护频率,同时还提升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软管加工设备,具体为一种橡胶软管生产成品用缠绕打包设备


技术介绍

1、橡胶软管,又称橡胶管或橡胶管道,是一种由橡胶材料制成的柔软管道,通常用于输送液体、气体或颗粒物料,橡胶软管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密封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和家庭等领域,橡胶软管可以用于输送各种液体和气体,如水、油、酸碱溶液、蒸汽和空气等,橡胶软管的特点在于它们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可塑性,可以弯曲、扭转和压缩,便于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使用,此外,橡胶软管也常用于家庭用途,如洗衣机排水软管、花园喷头软管等,它们可以灵活地连接在各种设备和管道上,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总之,橡胶软管是一种重要的输送介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它们在工业和家庭领域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促进了流体和气体的输送和应用。

2、目前在专利公告号“cn219567136u”中公布了一种塑料打包带自动生产用收卷装置,该装置通过在收卷底座的内部设置热熔胶机,并通过加热软管将热熔胶机连接到引导板上,引导板可进行移动,避免使用硬质管道对引导板的移动产生影响,但是该装置对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软管生产成品用缠绕打包设备,包括装置框架(1),所述装置框架(1)的一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01),所述电动伸缩杆(101)的外侧安装有缓冲弹簧(102),所述装置框架(1)远离电动伸缩杆(101)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0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101)的伸缩轴端设置有内撑调节机构,所述内撑调节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电动夹爪(104),所述装置框架(1)靠近电机(103)的一侧设置有润滑机构,所述润滑机构内设置有蠕动泵(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软管生产成品用缠绕打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电机(103)远离装置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软管生产成品用缠绕打包设备,包括装置框架(1),所述装置框架(1)的一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01),所述电动伸缩杆(101)的外侧安装有缓冲弹簧(102),所述装置框架(1)远离电动伸缩杆(101)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0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101)的伸缩轴端设置有内撑调节机构,所述内撑调节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电动夹爪(104),所述装置框架(1)靠近电机(103)的一侧设置有润滑机构,所述润滑机构内设置有蠕动泵(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软管生产成品用缠绕打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电机(103)远离装置框架(1)一侧的输出轴端的伸缩气缸(21),所述伸缩气缸(21)的外侧等距均匀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一连杆(22),所述第一连杆(22)远离伸缩气缸(2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撑板(23),所述伸缩气缸(21)的缸体表面等距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滑槽(29)与第三滑槽(210),所述第二滑槽(29)与第三滑槽(210)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11)与第二滑块(212),所述第一滑块(211)与第二滑块(212)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24),所述第二连杆(24)远离伸缩气缸(21)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撑板(28),所述电动伸缩杆(101)靠近伸缩气缸(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213),所述第二挡板(213)远离电动伸缩杆(101)的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214),所述限位槽(214)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15),所述限位块(215)转动连接有推动杆(216),所述推动杆(216)远离限位块(21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滑块(212)靠近电动伸缩杆(101)的一侧,所述伸缩气缸(21)的缸体等距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滑槽(26),所述第一滑槽(26)内滑动连接有立柱(27),所述第一撑板(23)远离第二挡板(21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橡胶软管生产成品用缠绕打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槽(210)、第二滑槽(29)与限位槽(214)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三滑槽(210)、第二滑槽(29)与限位槽(214)的位置互相对应,相邻所述第二滑槽(29)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滑槽(2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华谢水平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瑞金市鑫达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