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及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8677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39
本申请涉及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及施工方法,其包括开设于地下的井孔,井孔内部设置有第一井管,第一井管的周侧壁开设有多个进水孔,第一井管的外壁包裹有土工布,土工布覆盖每一进水孔,土工布的外壁与井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砂石滤层,第一井管底端的内部安装有潜水泵,潜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管,第一井管的顶端设置有盖板,盖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套筒,安装套筒螺纹套设于第一井管的顶端,第一井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环,盖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抽气泵,抽气泵的进气端与第一井管内部连通,排水管远离潜水泵的一端滑动贯穿盖板。本申请具有提高地下水的降水速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降水井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开挖基坑时,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一般在开挖基坑时会做降水措施。在深基坑中一般采用降水井进行降水。

2、目前,相关技术公开一种基坑降水井,包括开设于地下的井孔,井孔内部设置有井管。井管的周侧壁开设有多个沥水孔。井管底端的内部安装有潜水泵,潜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管。井管的顶端匹配设置有盖板,排水管远离潜水泵的一端滑动贯穿盖板。地下的水会冲沥水孔进入井管内部,然后潜水泵抽取水后从排水管排出,从而降低地下水位。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部分基坑会挖设在松软的地下,也就是软基基坑。软基基坑底侧的土壤松软,从而减小地下水在土壤的渗漏速度。地下水在地下的渗漏速度小,从而减小地下水从沥水孔进入井管内部的速度。地下水进入井管内部的速度慢,潜水泵也无法加快抽取地下水,从而降低对地下水的降水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地下水的降水速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及施工方法。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及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包括开设于地下的井孔,所述井孔内部设置有第一井管,所述第一井管的周侧壁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第一井管的外壁包裹有土工布,所述土工布覆盖每一所述进水孔,所述土工布的外壁与井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砂石滤层,所述第一井管底端的内部安装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管,所述第一井管的顶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螺纹套设于第一井管的顶端,所述第一井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盖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进气端与第一井管内部连通,所述排水管远离潜水泵的一端滑动贯穿盖板。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抽气泵,抽气泵抽取第一井管内部的空气,从而使第一井管内部形成负压。之后地下水受到第一井管内部的负压的吸引,地下水经过砂石滤层和土工布过滤后冲进水孔进入第一井管内部,从而提高地下水进入第一井管内部的速度。在地下水进入第一井管内部后,潜水泵将第一井管内部的地下水抽出,从而加快降低地下水的水位。

5、可选的,所述第一井管内部设置有第二井管,所述第二井管的外壁、第一井管的内壁、盖板和井孔的内底壁围合成吸水腔,所述第一井管的内壁和第二井管的外壁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潜水泵位于第二井管内部,所述潜水泵的进水端固定安装于第二井管的管壁,所述潜水泵的进水端和抽气泵的进气端均与吸水腔连通,所述第二井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紧抵于盖板的底面。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井管占用第一井管内部的空间,从而使抽气泵从吸水腔抽气,进而减小抽气泵需要抽气的空间大小。通过减小抽气泵需要抽气的空间大小,从而方便形成负压将地下水吸入吸水腔内部。

7、可选的,所述第二井管滑移套设有升降环,所述盖板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升降环升降,所述抽气泵的进气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位于吸水腔内部,所述进气管远离抽气泵的一端固定贯穿升降环,所述升降环安装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用于封堵升降环的内壁与第二井管的外壁之间的缝隙,所述密封机构还用于封堵升降环的外壁与第一井管内壁直径的缝隙。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气泵通过进气管抽取升降环下方空间的空气,通过升降环升降滑移,从而方便抽气泵通过进气管抽取的空间大小。在升降环的位置调整完成之后,启动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封堵升降环的外壁与第一井管内壁直径的缝隙,还有封堵升降环的内壁与第二井管的外壁之间的缝隙,从而使位于升降环上方的空气无法进入升降环下方,进而有利于减小抽气泵的功率。

9、位于升降环下方的地下水受到吸水腔的负压吸引,地下水进入吸水腔内部。而位于升降环上方的地下水主要受到重力向下流动,部分地下水会积蓄在升降环上方时。在地下水积蓄在升降环上方时,关闭密封机构,从而使水排向升降环的下方,然后重新启动密封机构。

10、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卷扬机和牵引绳,所述卷扬机固定安装于盖板的顶面,所述牵引绳的一端连接于卷扬机,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滑动贯穿盖板且固定连接于升降环的顶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扬机收卷牵引绳,牵引绳拉动升降环上升;卷扬机放卷牵引绳,升降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降,从而方便驱动升降环升降。

12、可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一三通管和充放气组件,所述第一气囊固定安装于升降环的周侧,所述第二气囊固定安装于升降环的内壁,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一端与第一气囊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二端与第二气囊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的第三端与充放气组件连接,所述充放气组件通过第一三通管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放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整完升降环的位置后,充放气组件向第一三通管内部吹气,然后第一三通管内部的空气进入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中,从而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膨胀。第一气囊膨胀后封堵升降环的外壁与第一井管的内壁之间的缝隙,第二气囊膨胀后封堵升降环的内壁与第二井管的外壁之间的缝隙。在升降环需要升降移动时,充放气组件进行放气,从而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收缩,进而方便升降环升降。

14、可选的,所述充放气组件包括第二三通管、通气管、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一端与抽气泵的出气端连接,所述第一阀门固定安装于第二三通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三通管的第三端固定贯穿盖板,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第二三通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阀门安装于第二三通管的第三端。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抽气泵通过进气管抽气时,抽气泵的出气端将空气排入第二三通管内部。若需要向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气,则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从而向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气。若不需要向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气,则关闭第二阀门,打开第一阀门,从而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保持充气状态。若需要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放气时,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通过通气管和第二三通管将空气排出,从而方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进行放气。

16、可选的,所述升降环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内部穿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浮块。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环下方的负压带动导向杆和浮块向下移动,还有导向杆和浮块自身的重量向下移动,从而使浮块抵贴于升降环的顶侧后封堵排水孔,进而方便升降环下方的空间形成负压。地下水在升降环的上方聚集时,通过浮块的浮力,从而使排水孔打开。之后水从排水孔排入升降环的下方,从而方便排出升降环上方的水。在升降环上方的水排完后,浮块重新封堵排水孔。

18、可选的,所述导向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带动导向杆和浮块下降,从而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于地下的井孔(1),所述井孔(1)内部设置有第一井管(2),所述第一井管(2)的周侧壁开设有多个进水孔(4),所述第一井管(2)的外壁包裹有土工布(5),所述土工布(5)覆盖每一所述进水孔(4),所述土工布(5)的外壁与井孔(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砂石滤层(6),所述第一井管(2)底端的内部安装有潜水泵(23),所述潜水泵(23)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管(24),所述第一井管(2)的顶端设置有盖板(8),所述盖板(8)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套筒(9),所述安装套筒(9)螺纹套设于第一井管(2)的顶端,所述第一井管(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环(16),所述盖板(8)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抽气泵(11),所述抽气泵(11)的进气端与第一井管(2)内部连通,所述排水管(24)远离潜水泵(23)的一端滑动贯穿盖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井管(2)内部设置有第二井管(3),所述第二井管(3)的外壁、第一井管(2)的内壁、盖板(8)和井孔(1)的内底壁围合成吸水腔(10),所述第一井管(2)的内壁和第二井管(3)的外壁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杆(7),所述潜水泵(23)位于第二井管(3)内部,所述潜水泵(23)的进水端固定安装于第二井管(3)的管壁,所述潜水泵(23)的进水端和抽气泵(11)的进气端均与吸水腔(10)连通,所述第二井管(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环(17),所述第二密封环(17)紧抵于盖板(8)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井管(3)滑移套设有升降环(12),所述盖板(8)安装有驱动机构(14),所述驱动机构(14)用于驱动升降环(12)升降,所述抽气泵(11)的进气端连接有进气管(13),所述进气管(13)位于吸水腔(10)内部,所述进气管(13)远离抽气泵(11)的一端固定贯穿升降环(12),所述升降环(12)安装有密封机构(15),所述密封机构(15)用于封堵升降环(12)的内壁与第二井管(3)的外壁之间的缝隙,所述密封机构(15)还用于封堵升降环(12)的外壁与第一井管(2)内壁直径的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4)包括卷扬机(141)和牵引绳(142),所述卷扬机(141)固定安装于盖板(8)的顶面,所述牵引绳(142)的一端连接于卷扬机(141),所述牵引绳(142)的另一端滑动贯穿盖板(8)且固定连接于升降环(12)的顶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15)包括第一气囊(151)、第二气囊(152)、第一三通管(153)和充放气组件(154),所述第一气囊(151)固定安装于升降环(12)的周侧,所述第二气囊(152)固定安装于升降环(12)的内壁,所述第一三通管(153)的第一端与第一气囊(151)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153)的第二端与第二气囊(152)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153)的第三端与充放气组件(154)连接,所述充放气组件(154)通过第一三通管(153)对第一气囊(151)和第二气囊(152)充放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组件(154)包括第二三通管(1541)、通气管(1542)、第一阀门(1543)和第二阀门(1544),所述第二三通管(1541)的第一端与抽气泵(11)的出气端连接,所述第一阀门(1543)固定安装于第二三通管(154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三通管(1541)的第三端固定贯穿盖板(8),所述通气管(1542)的一端与第二三通管(1541)的第三端连接,所述通气管(1542)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管(153)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阀门(1544)安装于第二三通管(1541)的第三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环(12)开设有排水孔(18),所述排水孔(18)内部穿设有导向杆(19),所述导向杆(1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浮块(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环(12)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磁块(22),所述磁块(22)用于吸引配重块(21)。

10.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的施工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于地下的井孔(1),所述井孔(1)内部设置有第一井管(2),所述第一井管(2)的周侧壁开设有多个进水孔(4),所述第一井管(2)的外壁包裹有土工布(5),所述土工布(5)覆盖每一所述进水孔(4),所述土工布(5)的外壁与井孔(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砂石滤层(6),所述第一井管(2)底端的内部安装有潜水泵(23),所述潜水泵(23)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管(24),所述第一井管(2)的顶端设置有盖板(8),所述盖板(8)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套筒(9),所述安装套筒(9)螺纹套设于第一井管(2)的顶端,所述第一井管(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环(16),所述盖板(8)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抽气泵(11),所述抽气泵(11)的进气端与第一井管(2)内部连通,所述排水管(24)远离潜水泵(23)的一端滑动贯穿盖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井管(2)内部设置有第二井管(3),所述第二井管(3)的外壁、第一井管(2)的内壁、盖板(8)和井孔(1)的内底壁围合成吸水腔(10),所述第一井管(2)的内壁和第二井管(3)的外壁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杆(7),所述潜水泵(23)位于第二井管(3)内部,所述潜水泵(23)的进水端固定安装于第二井管(3)的管壁,所述潜水泵(23)的进水端和抽气泵(11)的进气端均与吸水腔(10)连通,所述第二井管(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环(17),所述第二密封环(17)紧抵于盖板(8)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井管(3)滑移套设有升降环(12),所述盖板(8)安装有驱动机构(14),所述驱动机构(14)用于驱动升降环(12)升降,所述抽气泵(11)的进气端连接有进气管(13),所述进气管(13)位于吸水腔(10)内部,所述进气管(13)远离抽气泵(11)的一端固定贯穿升降环(12),所述升降环(12)安装有密封机构(15),所述密封机构(15)用于封堵升降环(12)的内壁与第二井管(3)的外壁之间的缝隙,所述密封机构(15)还用于封堵升降环(12)的外壁与第一井管(2)内壁直径的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层软基基坑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吴景华杨振钦张峰徐洪广代瑞平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