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具体为一种基于注射针头的微液滴产生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乳液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液体的混合物体系。其中,以液滴形式被分散的一相称为分散相(或称内相,不连续相),另一相称为连续相(或称外相,分散介质)。通常其中一相是水或水溶液,通称水相;另一相是与水不相溶的有机相,通称油相。外相为水,内相为油的为水包油型乳液(o/w),反之则为油包水型乳液(w/o)。乳液体系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化工、生药、食品等领域。
2、目前,乳液的主要制备方式是在乳化罐中通过混合分散相与连续相并进行机械搅拌,在高剪切作用下,分散相破碎成液滴分布于连续相中,上述方式对液滴的组分与尺寸无法精准控制,且所需设备复杂,清洗与维护不便。新发展的液滴微流控技术通过微流控芯片,可以产生尺寸高度均一且组分可控的微液滴,从而制备高质量乳液。然而,现有的液滴微流控芯片与装置,存在芯片结构不灵活、制备工艺复杂、日常维护不便、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制约因素;双层乳滴微流控芯片通常需要复杂的通道壁面处理,以实现液滴的包裹;低成本的3d打印技术可实现微液滴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注射针头的微液滴产生装置,包括针头(1)、管连接头(2),以及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单乳液制备的微流控芯片一(4)和用于拓展制备双层乳液的微流控芯片二(5),以及包括用于连接微流控芯片一(4)和微流控芯片二(5)的连接模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注射针头的微液滴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结构一(811)沿靠近该圆柱结构(812)方向逐渐收缩,所述微液滴产生通道(71)为棱台结构,该棱台结构沿远离该分散相通道(91)方向逐渐收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注射针头的微液滴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注射针头的微液滴产生装置,包括针头(1)、管连接头(2),以及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单乳液制备的微流控芯片一(4)和用于拓展制备双层乳液的微流控芯片二(5),以及包括用于连接微流控芯片一(4)和微流控芯片二(5)的连接模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注射针头的微液滴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结构一(811)沿靠近该圆柱结构(812)方向逐渐收缩,所述微液滴产生通道(71)为棱台结构,该棱台结构沿远离该分散相通道(91)方向逐渐收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注射针头的微液滴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组件(12)包括:针头底座(121)以及螺母一(122),其中所述针头底座(121)为一内外双层螺纹结构,其包括外螺纹一(1211)和内螺纹一(1212),所述外螺纹一(1211)分别与微流控芯片一(4)和微流控芯片二(5)入口处的内螺纹二(126)配合安装,所述微流控芯片一(4)入口端侧的内螺纹一(1212)与插有管(3)的管连接头(2)配合连接,所述微流控芯片二(5)入口端侧的内螺纹一(1212)与微流控芯片一(4)出口处的连接模块(6)活动连接,所述螺母一(122)套设在外螺纹一(12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注射针头的微液滴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组件(12)还包括圆台结构二(123)、延伸凸段(124)以及垫圈一(125),圆台结构二(123)设在针头底座(121)的前端,其抵接在针头(1)的凹腔里用以连接针头(1),所述内螺纹一(1212)顶部的外端和内端设有延伸凸段(124),所述内螺纹一(1212)顶部外端的延伸凸段(124)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军,张家铭,施我大,刘召越,唐峰伟,程熠敏,皮俊杰,张雯馨,陈海航,李泽文,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