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8429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37
本技术公开了涡旋压缩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电机组件、涡旋组件,所述电机组件通过电机轴与所述涡旋组件传动配合,所述机架内形成有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沿空气流动路径依次设有进气段、换热区和排气段,所述电机轴上在伸入到所述换热区内的位置处装配有平衡块,所述平衡块上具有在所述电机轴带动下旋转扰动空气从而使空气至少沿进气段、换热区和排气段流通的叶片。本方案能够在保持涡旋压缩机原有安装方式和精度不变的前提下,既起到了曲轴的偏心平衡作用,又提高了涡旋压缩机的整机散热效率,具有巨大的实用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实用创新意义出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设备,具体涉及涡旋压缩机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涡旋压缩机区别于活塞式压缩机,因其内部的特殊部件和运转方式,造成其转速可高达几千转,在此工况下,压缩机内部发热较为严重,通常依托静盘表面的散热翅片并借助外置风扇的强对流来实现整机的散热,维持内部额定温度,保持整机的正常运转。然而涡旋压缩机在整机设计上结构紧凑,空间狭窄,仅依靠散热翅片和风扇的效率并不十分理想。

3、为了避免曲轴对电机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在压缩机的曲轴上通常设有平衡块,通常其主要作用是平衡曲轴的偏心旋转带来的径向不平衡,故往往设计的三维结构较为简单,为一扇形圆弧块组成,中间留有安装孔与主轴实现固定安装,该结构在涡旋压缩机内部仅起到配重和平衡的作用,当电机高速旋转时保持整机的稳定运行,作用局部且有限,然而因压缩机内部的机械部件做功,加上整机结构紧凑,造成了机械热的大量淤积,在外部散热不利的情况下极易降低涡旋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4、因此亟需设计出一种能够优化整机散热效率的方案显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电机组件(2)、涡旋组件(3),所述电机组件(2)通过电机轴(21)与所述涡旋组件(3)传动配合,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组件(3)包括相互涡旋咬合的静盘(31)、动盘(32),所述静盘(31)定位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电机轴(21)与所述动盘(32)传动连接;所述动盘(32)的底部表面伸入换热区(4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51)为用于提供配重及空气扰流的轴流扇叶结构,所述叶片(51)的叶型压力面(511)朝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电机组件(2)、涡旋组件(3),所述电机组件(2)通过电机轴(21)与所述涡旋组件(3)传动配合,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组件(3)包括相互涡旋咬合的静盘(31)、动盘(32),所述静盘(31)定位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电机轴(21)与所述动盘(32)传动连接;所述动盘(32)的底部表面伸入换热区(4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51)为用于提供配重及空气扰流的轴流扇叶结构,所述叶片(51)的叶型压力面(511)朝向所述动盘(32)的底部设置,所述叶片(51)被配置成在所述电机轴(21)的带动下旋转时将空气扰动,使外部冷空气从进气段(41)进入换热区(42)并且吹向所述动盘(32)后再从排气段(43)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盘(32)上伸入所述换热区(42)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换热鳍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曲成林高宗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